曾 蓉 羅 寧 黃偉東
[摘要]目的:探討方便快捷、標本兼治地治療變應性鼻炎的方法。方法: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和曲安奈德混懸液肌肉注射,對360例變應性鼻炎患者進行療效觀察。結果:顯效122例,占33.9%;有效183例,占50.8%;無效55例,占15.2%;總有效率為84.7%。結論:采用上述方法治療變應性鼻炎,一方面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持續(xù)控制癥狀;另一方面能在相對長的時間內調節(jié)身體免疫狀態(tài),從而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關鍵詞] 卡介菌多糖核酸;曲安奈德;變應性鼻炎
[中圖分類號] R765.21 [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673-7211(2009)01(a)-164-01
變應性鼻炎在深圳地區(qū)是發(fā)病率居首位的耳鼻喉科常見病之一。我院2002年3月~2007年5月采用斯奇康、康寧克通-A聯(lián)合治療此病360 例,獲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360例患者,其中,男233例,女127例;年齡16~55歲。符合常年性變應性鼻炎或季節(jié)性變應性鼻炎診斷標準才可進行試用觀察。主要表現噴嚏、鼻塞、清涕、鼻癢;鼻腔蒼白水腫、下鼻甲肥大;病程在2個月以上者。排除鼻竇炎、急性鼻炎、精神病、器質性疾病以及妊娠或哺乳期患者。
1.2 治療方法
斯奇康注射液2 ml肌肉注射,隔日1次,18支為一療程,使用1~3療程不等,每個療程間隔1周??祵幙送?A 40 mg,就診當日肌肉注射1支,每月1次,可連續(xù)注射3次。
1.3 療效評定
根據《耳鼻咽喉科全書》關于變應性鼻炎癥狀、體征分級計分標準對患者進行療效評定,(治療前總分-治療后總分)/治療后總分×100%;≥51%為顯效,50%~21%為有效,≤20%為無效。
2 結果
顯效122例,占33.9%;有效183例,占50.8%;無效55例,占15.2%;總有效率為84.7%。
3 典型病例
例1,男,18歲,高中生?;甲儜员茄?年,每天晨起或進入空調環(huán)境后癥狀發(fā)作并持續(xù)數小時不等。曾多次中西藥治療,停藥即復發(fā)。本次治療1個療程后,各種癥狀明顯好轉,改善的百分率為52%,自動要求再治療1個療程后改善率為80%,未再復診。
例2,男,35歲,個體?;甲儜员茄?年,每日晨起開始發(fā)作,癥狀持續(xù),時輕時重,長期服用抗組胺藥,停藥即復發(fā)。治療1個療程后,除鼻塞外其他癥狀明顯好轉,改善率為45%。連續(xù)治療共3個療程后,觀察2個月無復發(fā)。
4 討論
變應性鼻炎屬1型變態(tài)反應,在深圳地區(qū)(以常年性為主)發(fā)病率相對較高,可能與這一地區(qū)工廠較多,大氣污染(主要為甲醛、二氧化硫)較重;加之移民城市生活節(jié)奏快,環(huán)境變遷,精神壓力大等原因,導致自主神經不平衡,使副交感神經系統(tǒng)活性相對增高有關。由于具體的致敏原多不明確,敏感試驗結果多為十幾種甚至幾十種過敏原共同致敏,特異性脫敏療法較為困難,大都采用非特異性治療。
康寧克通-A混懸液為合成皮質類固醇,它的抗炎和抗變態(tài)反應作用強而持久,其主要作用有:減少嗜堿粒細胞數量,從而減少介質釋放;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癥細胞向炎癥部位移動以減少黏膜水腫;阻止炎癥介質如激肽類、組胺等慢反應物質發(fā)生反應,降低噴嚏神經或受體的敏感性;穩(wěn)定上皮和內皮屏障。采用肌肉注射而非下鼻甲注射,更安全和方便。
斯奇康為卡介菌多糖、核酸生物制品,主要利用它的以下作用:雙向免疫調節(jié);增強細胞免疫功能特別是T抑制細胞的功能以抑制過度活躍的體液免疫反應;增強自然殺傷(NK)細胞的活性;穩(wěn)定肥大細胞膜;封閉IgE的作用。
采用上述方法治療變應性鼻炎,一方面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持續(xù)控制癥狀;另一方面能在相對長的時間內調節(jié)身體免疫狀態(tài),從而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辨.臨床皮膚病學[M].第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542.
[2]劉桂英,郭玲.阿維A治療掌跖膿皰病45例[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6,39:677.
[3]曲大為.雷公藤多甙治療掌跖膿皰病23例臨床療效觀察[J].北京醫(yī)學,1997,19:3.
[4]潘虎,顧加紅,郝飛.甲砜霉素治療掌跖膿皰病療效觀察[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6,39:668.
[5]顧之燕.呼吸道變應性炎癥疾病特異性舌下免疫治療[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6,41(7):553-556.
[6]馬玉明.丙酸倍氯米松鼻噴霧劑聯(lián)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5,5(8):626-627.
(收稿日期:2008-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