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宏磊
60年國慶大典,12個不同機型的空中梯隊,在萬眾矚目的天安門上空呼嘯而過。是夜,天安門廣場的煙花又神奇地再現(xiàn)了“神舟飛船”升空的壯美景象。
這一天,“中國空軍第一代飛行員”、“中國預備航天第一人”方國俊在天安門廣場觀禮臺上,目睹著共和國這一段濃縮的歷史,該是怎樣一種心情?
人們都知道楊利偉為“中國宇航員第一人”,而國家為何同時授予方國俊將軍“中國預備宇航員第一人”的稱號?
康德的墓志銘上寫道: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越來越歷久彌新:一是我們頭上浩瀚的星空,另一個就是我們心中的道德律。
讓我們走近方國俊將軍,走近這位預備宇航員面對的星空和世界……
信的開頭是:“尊貴的……”
2003年10月15日,當中國宇航員繼美國、蘇聯(lián)之后乘坐“神舟五號”飛船升空的時候,帶去的是中國人“飛天”的夢想。
就在楊利偉成為“中國宇航員第一人”后,方國俊也被國家正式命名為“中國預備宇航員第一人”。當年的宇航籌備組組長薛倫在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時說:“如果30多年前的“曙光1號”能夠成功發(fā)射,那么其搭載的航天員中一定有方國俊,他是宇航員訓練綜合能力的第一名。”
“神州五號”升空的時刻,北京空軍司令部的一處寓所里,臥室、客廳的電視全都打開著,方國俊將軍與同為軍人的妻子段耐菊一同端坐在電視機前,目不轉睛地望著屏幕,他興奮、驕傲、感慨,時間過得太快了,楊利偉在空中度過了21小時28分鐘,而方國俊心里的“飛天夢”是30年。
妻子知道丈夫為這飛天夢付出的代價,她更理解丈夫此刻的心情。妻子說:“我很意外,也更自豪,為他能保守秘密30年,我認為他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一名真正的軍人?!?/p>
這一萬零九百五十個日日夜夜,一道墻橫亙在方國俊與外界之間,這是一種不能與自己最親密的朋友與親人交流的孤寂。
夜深了,老將軍在客廳里久久地坐著,激動的心情讓他無法入睡,只見他伏案疾書,信的開頭是:尊貴的、成功了的首位宇航員同志:
我叫方國俊,退職休養(yǎng)前,是北京軍區(qū)空軍少將參謀長,我和全中華民族億萬同胞,以萬分激動的心情,祝賀您為中華民族填上了宇宙空間無宇航員的空白。您是偉大的功臣。
我之所以發(fā)自內心地祝賀您,是因為咱們雖然所處的時代不同,但奮斗目標是一致的。20世紀60年代,我曾是從全空軍一千多名現(xiàn)役飛行員中挑選出的19名飛行員的首位宇航員,當時我的年齡和您差不多。
正當我們加緊準備的時候,因為出現(xiàn)了“九·一三事件”,毛主席當即指示我們,暫停此事。……雖說幾十年過去了,我已退職休養(yǎng)了,但我始終堅信,一定會有中國的加加林出現(xiàn)。
您是風流一代,一代天驕,您是全民族的光榮與驕傲!!!
不知為何,筆者讀到此信時,眼眶幾經濕潤,一代宇航員的企盼與等待,30年的云和月,都在這一刻化為兩代宇航員的傾心對話。老將軍,一生駕駛戰(zhàn)機翱翔在藍天,養(yǎng)成一副鐵骨,錚錚作響,而在這封信里,生平第一次稱別人為“尊貴的”,這是因為,中國宇航員進入太空,是他心里珍藏的最珍貴的夢?!白砝锾魺艨磩?,夢回吹角連營”,為這個夢,30年來,他始終保持宇航員所要求的良好體魄與習慣,30年只增長了2公斤,為的是有一天,祖國航天事業(yè)的再次召喚。
在方將軍的寓所里,筆者看到這封信的底稿,工整有力的字跡,飽含真摯的話語,讓筆者深切感受到他是夜的心情,而“尊貴的”稱呼,是他給新一代宇航員最高的敬禮!
這是新中國最初的航天夢
時光回到1957年10月4日,蘇聯(lián)發(fā)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拉開了航天時代的序幕。7個月后,毛澤東主席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wèi)星”。
1961年4月12日,蘇聯(lián)“東方一號”宇宙飛船發(fā)射升空,載著宇航員加加林圍繞地球飛行108分鐘,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完整的軌道飛行。中國加快了航天事業(yè)的步伐。
整個20世紀60年代,在中國小學生使用的鉛筆盒、墊板上,總有一個漂亮的小男孩兒坐在宇宙飛船上,快樂地在星空中穿梭著,美麗的太空令人神往。
1970年4月,“長征一號”把中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
一個月后,一輛紅白相間的客車駛過長安街,停在今天三環(huán)路邊上的空軍總醫(yī)院大院內,19個身高1.7米左右,身著上綠下藍軍裝的年輕人,依次從車上下來。那是“全國山河一片紅”的年代,他們手舉《毛主席語錄》走到門口,兩邊各有4個醫(yī)務人員(宇航員稱其為“鍛煉員”,因為他們的工作是幫助宇航員鍛煉體能)也滿含微笑揮舞著“紅寶書”迎接著他們。隊列中的第四個身影就是方國俊。那一年他們被選為中國宇航員的預備隊員,這是從1919人到1000人,再到19人,一層層選拔出來的。
為了保密,北京空軍總醫(yī)院騰出了現(xiàn)在門診樓的整個二層安置他們。
也許當時人們會奇怪,這些穿著病號服的人為什么上午還在做各種測試檢查,而下午就會生龍活虎地出現(xiàn)在籃球場上。
現(xiàn)在北京西郊有座占地300畝的航天城,那里寬敞、明亮而充滿現(xiàn)代氣息,被譽為世界第三大現(xiàn)代化指控中心。當年的訓練設備卻很簡陋。比如,“沖擊試驗”裝置好像今天游樂場的跳樓機;“失重試驗”,因為當時沒有設備能模擬太空中的失重狀態(tài),只是通過戰(zhàn)斗機在空中作拋物線飛行,航天員一松手,手中的湯匙馬上在空中飄蕩起來……方將軍的妻子羨慕地對我們說:“現(xiàn)在的宇航員培訓基地多么漂亮啊,當年他們在訓練時,窗子都得拉得嚴嚴的,把他們放在蕩船里訓練,是完全封閉的空間?!?/p>
李志剛是當年參加選拔宇航員的“醫(yī)務人員”,30年后仍給人“正當年”的感覺,他感慨地說:“我們的檢查設備比較簡陋,但我認為我們檢查出的這些對象,現(xiàn)在叫‘預備宇航員,不比美國和蘇聯(lián)的差,甚至有些項目比他們的要求更高一些?!?/p>
訓練是艱苦的,在方國俊看來,中國絕大多數(shù)人是不具備當宇航員的條件的,就像都是吃五谷雜糧的,而有的人唱歌能吼,而他就吼不了。宇航員測試有人出來進去輕輕松松,有人進去時手攥得緊緊的,出來時臉色蒼白;有的人在抗壓力時一聲不吭,有的人會大叫。人與人不僅心理素質有差別,僅身體條件的差異也很大。
一位飛行員,在進入宇航員最難的“負荷檢查”時,剛開始是視力變差,后來什么都看不見了,但他堅持不按呼叫電鈕,想闖過飛船起飛和降落時加速的這一關。一兩秒鐘后,肺里積水,炸了肺。雖經過治療,又回到了藍天,但夢斷空軍總醫(yī)院。而現(xiàn)在這樣的事情再也不會發(fā)生了,因為在航天城里訓練的宇航員,身上都布滿了各種觀察儀器,醫(yī)護人員會知道他們承受的壓力何時到極限。
方國俊說:“我們坐在這里,
周圍給我們的壓力是1個大氣壓,但我們那時的訓練不得低于8個?!泵慨敿訅洪_始,方國俊就開始鼓氣,用反作用力抗壓,“加上身體素質好,訓練結束時,我已經能夠承受12.5個大氣壓了,也就是12個成年人壓在你身上的分量你能承受住?!钡邚姸鹊目埂罢摵伞庇柧殻€是讓方國俊的腹部留下了幾十個凸出皮膚的紫色印記,他指著當時宇航員在機艙里的模擬測試照片說,看,我們的臉頰都變形了。照片上,所有宇航員臉頰的肌肉都呈幾何形繃緊在臉骨上,而抗“負負荷”壓力,就會讓人體所有的肌肉往上推,五臟六腑也是這樣。
已是滿頭白發(fā)的當年宇航員籌備組組長薛倫透露說:“訓練到最后,目標定在4個人頭上,方國俊當時以綜合實力排在第一名。”而當年那位被氣壓壓炸了肺的預備宇航員說:“看到方國俊被選上了很不服氣啊,如果這一項通過了,我就不會被淘汰?!?0年后的今天,他說這話時,微笑著,但眼神上仍是一副不肯服輸?shù)谋砬椤?/p>
航天員是一種在空間從事航天活動的特殊職業(yè)的人,他們要在太空完成飛行監(jiān)視、操作、控制、通信、維修以及科學研究等特殊的工作任務,并能正常地生活。方國俊說:“看到楊利偉手中的那根小棒了嗎,那是宇航員延長的手臂,宇航員固定在坐椅上,有時夠不到前面的儀表,你要準確地觸摸按鈕,不僅需要聰明也需要毅力。”
為了完成宇航任務,在離心機飛速旋轉的訓練中,方國俊控制著顫抖的雙手,拿起了筆和紙,這個簡單而艱辛的動作是對宇航員的基本要求。方國俊說:“自己是毛澤東時代的人,為了國家利益你就是要當好漢。當時自己也有感覺到了極限的時候,但默念著‘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硬是闖過了一道道險關?!彼f,他這一輩子最欣賞毛主席講過的一句話“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
前后訓練一年半時間,當時科技人員已按照隊員身高設計了宇航服。1971年9月10日,方國俊他們購買了14日飛往南京的機票,準備去南京紫金山天文臺了解星象情況,這是宇航員進入太空之前的最后一關。觀察天象?是否因為準備儀表一旦失靈,在茫茫太空,這些星座能指引宇航員踏上回家的路?
方國俊笑說:“在太空有些錯誤可以迅速地糾正,有些錯誤不能出現(xiàn),比如,打開艙門只能一次成功。在太空一旦出現(xiàn)問題,很難有生還的可能?!?/p>
正在此時,“九·一三”事件發(fā)生了,國內政治形勢嚴峻,航天大隊解散了。帶著滿心遺憾的預備宇航員回到原單位繼續(xù)飛行。據(jù)方國俊將軍介紹,35年前,我們的宇航衣已量體做好,我國研制的那艘載人航天飛船已經制造好了,開始叫“曙光號”,后來毛主席把它命名為“東風號”。那時的載人航天飛船與現(xiàn)在的“神舟”系列一樣?!叭绻皇恰拧ひ蝗录瑐€把月內我們就該上天了”。
堅守秘密是預備宇航員的鐵律
宇航大隊解散時,訓練時的體會筆記、上課時的記錄等,所有資料都被要求上交。至今,除了記憶之外,方國俊家里找不出任何那個時期的文字和圖像資料。上級要求就是兩個字“保密”,再就是囑咐時刻等候通知。
方國俊說,被選人宇航大隊時,要去做什么是保密的。不讓告知家里人去哪里,當天的火車票,第二天必須到北京。首長說:“記住,不要和任何人接觸,也不要與家里人聯(lián)系,通信、打電話都不行?!?/p>
方國俊將軍的臥室里掛著一幅大照片,這是他當時匆匆忙忙帶妻子、孩子在照相館的合影?!拔翌A感到此次任務的艱巨。中午回到家,告訴妻子要出差,急忙帶著全家到照相館照了這張全家照,這照片飽含著我對親人的深情,也飽含著我對黨的忠貞,即使面前有再大的危險,那顆忠貞報國之心是不會有任何猶豫的。尤其是毛澤東時代的軍人,人人如此”。后來,這張照片跟隨了方將軍20多年,直到退休,他才將其放大,一直掛在臥室里。
1986年,又有消息傳來,中國要搞載人航天飛行,方國俊十分激動,那時他已是中國空七軍的副軍長了,隨后消息又沉了下去。
多年來方國俊一直保守自己當過預備航天員的秘密,對妻子也緘口不言,直到2000年這個秘密才被公開。那是一位了解內情的記者發(fā)表一篇文章說,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就有了第一代宇航員。
那天兒子拿著報紙滿懷狐疑地跑回來問自己的父親,這個方國俊到底是不是他,方將軍反問一句:“你說是不是呢?”直到此時妻子、兒女才知道方老還有這樣一段經歷。兒子說:“你怎么沒告訴我們呢?”方將軍笑笑說:“給你們說了我就沒有黨性了?!?/p>
今天,也許有人認為那時候就不該讓宇航員上天,理由是那時我國的技術力量和物質能力都達不到,上去了也會失敗。方國俊將軍的小兒子也懷著矛盾的心情說,作為他的親人我們當然希望他越安全越好,但也理解父親作為新中國第一代預備宇航員內心的遺憾。
隨著對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了解,筆者想說:20世紀五六十年代,如果我們不是抓住了與蘇聯(lián)交好的時機,盡早地發(fā)展了地空導彈事業(yè),新中國就不會贏得這樣長久的和平建設時間,人家美蔣戰(zhàn)機天天在頭頂上偵察你,不把美國最先進的u 2偵察機打下來,我們又如何搞重點工程的建設?如果不是當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讓《東方紅》樂曲響徹太空,讓中國成為繼蘇聯(lián)、美國、法國、日本后第五個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的國家,那我們如何能趕上今天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列車?
他身后是一連串非凡的腳印
方國俊的父親和爺爺都是讀書人,他從小就懂得一個道理:國家不強大,整個民族就沒有希望。1950年,方國俊加入了志愿軍行列。在準備赴朝作戰(zhàn)的路上,美帝國主義的飛機就在鴨綠江畔狂轟濫炸,大家氣壞了,盼著自己空軍的強大。就要跨過鴨綠江時,空軍到方國俊所在的部隊挑飛行員。連指導員說:“小鬼,你去吧,讓他們挑一挑!挑上了是我們的光榮?!?/p>
沒想到,這一去就被選上了。臨告別時,連長說:“別忘了,將來看到我們連隊,就晃晃翅膀和我們打招呼,再給扔下點面包餅干什么的!”說得認真,回答得也老實:“好,我一定!”
經過一輪輪的選拔,方國俊于1952年7月進入長春第一預科總隊3大隊15中隊當學員。接著又去了位于山西的空軍第12航空學校,成為該校的第一批飛行學員。在蘇聯(lián)教官的帶領下,三年后,方國俊獲得了全航校第一批飛行員中第一個放單飛的資格,隨后,成為一名殲擊機飛行員。
中國第一批宇航員的選拔,全部是在空軍中進行,而飛戰(zhàn)斗機的飛行員又在首選之列。方將軍說,宇航員選拔訓練中的許多測試,在常人看來很殘酷,但在殲擊機飛行員中很多項目都在實戰(zhàn)中經歷了,比如,飛機突然轉彎,突然大幅度向下俯沖,向上拉升,與此同時還要看清儀表,判斷敵情,這對人心理、生理的素質要求是非常高的。因而,在空軍中,
飛殲擊機的飛行員技術最全面。
筆者看到舒云寫的《“神六”背后的故事》,感謝他,將包括方國俊在內的19位參加秘密訓練的宇航員的來歷和下落一一找到。在他們的簡歷中,可以看到,這些參訓人員,全部飛過殲擊機,有好幾位是空軍的戰(zhàn)斗英雄,方國俊也是其中的一位。20世紀60年代,為打擊臺灣國民黨飛機對大陸的騷擾,方國俊入閩“輪戰(zhàn)”三次,戰(zhàn)斗出動飛機300架次,他的戰(zhàn)斗英雄稱號就是這個時候得到的。
作為空軍飛行員,僅有對祖國的忠誠是不夠的,方國俊說,在空中,有時幾分之一秒就會出現(xiàn)定局。
1964年1月3日,全軍推廣“郭興福教學法”,那是一個激情燃燒的年代,熱火朝天的訓練場上,上千人喊著口號、苦練殺敵本領的景象讓人血脈賁張。當時方國俊還獲得了“郭興福式教練員”的稱號。
遺憾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那位“軍事訓練先鋒連”連長郭興福慘遭迫害,甚而被判處死刑。在那極其荒謬的年代,空軍也成了重災區(qū)。
預備宇航員培訓隊因林彪事件解散,方國俊從北京回到廣東遂溪駐地,他晉升為空35師的師長,開始帶隊飛行訓練。妻子的印象中,那是丈夫事業(yè)最艱辛的一段時間。她說:“軍事訓練停止了好長時間,恢復訓練時,好多飛機往下摔。飛行員不敢上天,家屬們也膽戰(zhàn)心驚,一有飛行任務,家屬們全跑到機場去等候,這更給飛行員加大了壓力。”
新中國成立后,敵人的偵察機一般都是夜間飛向大陸,為了闖入大陸空中“鐵幕”,他們將機身也刷成了黑色,自命為晝伏夜出的“黑蝙蝠”。進入和平時期后,空軍的訓練課目重點還是放在夜間飛行訓練上。
方國俊所在的空35師有四個飛行團,已有很長時間沒有飛行了。他把所有的飛行員集中到飛行現(xiàn)場,讓大家觀摩他駕機上天,然后讓大家討論。為了實戰(zhàn)的需要,他還成立了“夜航飛行獨立大隊”。他帶著飛行員白天、晚上往天上飛。有的家屬擔心了,說:“你這么年輕當師長,要是把我老頭摔下來,我就擰掉你的耳朵?!逼鋵嵎絿≡泤⒓舆^兩次擊落敵機的戰(zhàn)斗,成為一名戰(zhàn)斗英雄和“特級飛行員”,到了1970年,34歲的他幾乎飛遍當時我國所有先進的殲擊機機型了。他認為,只要按科學精神辦事,不斷掌握新的科學技術,自己帶領的空35師一定能爬出低谷,他提出“奮戰(zhàn)三年爬坡”,力爭實現(xiàn)甲類團的口號。
夜間飛行,全憑飛行員的心理素質和瞬間的經驗判斷,訓練中會有飛行員從天上掉下來。飛行員心里沒底了,于是,當時幾乎每一架戰(zhàn)斗機夜間升空,方國俊都坐在駕駛員后面,直到半年后,急火攻心使他腮幫子腫得老高,他向上級要人,空二師派來技術主任馬昆。新幫手到任本該休息幾天,但看到方師長已是疲憊不堪了,他很快就帶飛行員駕機上天了。
“那個時候,妻子對自己的支持是非常大的,她是妻子,同時又是軍人,他了解我的技術能力?!狈絿∥⑿χf。妻子說,的確是這樣,在別人眼里,這樣的飛行訓練簡直是不要命了,但她卻沒有這么緊張,因為她是放映員,師里經常會放映一些飛行員技術處理的錄像,還會表揚一些好人好事,其中她看到教學片中分析丈夫過硬的技術。1965年全軍大比武時,作為中隊長的方國俊就是空軍的技術尖子。自己是飛行員的家屬,更是一名軍人,她需要做的,只有更多地承擔他肩頭的壓力。
夜間飛行,星空是美麗的,尤其是機艙內光線暗,更容易看到星空的變化。雖然作為戰(zhàn)斗機飛行員,尤其是夜間,全部注意力都在艙內的儀表盤上,但有時非常順利地完成任務后返航時,方國俊偶爾會發(fā)現(xiàn)明亮的星星和月亮在身邊飄過。他說,月亮里的山在地面上看是朦朦朧朧的,但在天空上看,上面的山脈十分清晰。有時一閃念會想到,我們的親人也在看這彎月亮吧?
方國俊沒有辜負親人的信任,他創(chuàng)下了35師連續(xù)三年沒有發(fā)生飛行事故的紀錄,實現(xiàn)了進入甲類團的目標。
那時,技術最高的飛行員要能應對四種復雜氣象,而這四種復雜氣象中,雨霧中穿行是最危險的,因為云就在你身邊繚繞,眼睛幾乎對外界失去了觀察作用。方國俊說:“幾年來我一直琢磨,究竟是‘藝高人膽大還是‘膽大人藝高?干別的不好說,但飛行員是要先膽大,才能在生死關頭堅定沉著。”
在空中飛了40年,方國俊遇到的危險太多了,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駐上海時,毛主席到上海西郊開會,專機要在虹橋機場降落。為了安全,上級命令殲擊機轉場到杭州去。那一刻,大雨傾盆,按規(guī)定,能見度不到兩公里,根本不能起飛,而當時能見度也就幾百米。方國俊讓所有的戰(zhàn)機依次排在自己的身后,可以說,幾噸重的戰(zhàn)機在他手上,十幾位戰(zhàn)友的性命也掌握在他的手中。落地時,跑道成了一條河,龐大的飛機像魚雷一樣落在水里,剎車進了水,失靈了,全憑經驗。
方國俊憑著過硬的技術,帶領年輕的飛行員駕駛著十多架飛機安全降落,當時的險況不亞于與敵機空中面對面地交火。
段耐菊說:“他當團長時,師政委就對我們說:‘你們這些家屬必須要有當寡婦的準備。這話不是兒戲。在地面開車有危險,但可以施救,而在空中,幾秒鐘內就會機毀人亡?!彼宄赜浀?,自己最擔心的那段時間,就是方國俊練習殲擊機“改出螺旋”。戰(zhàn)機在訓練中,如果是飛行員有意識地進入螺旋,那還好辦,怎么進去的怎么出來就行。但如果是在無意之間進入了螺旋,飛機打滾,怎么都改不出來,情況十分危險,真有人在天上叫:“媽呀,我活不成了!”因為無線電開著,地面全聽到了。螺旋狀態(tài)假如改不出來,跳傘都來不及。
20世紀50年代末,空軍曾進行過螺旋練習,但已間斷了15年。為了幫助飛行員掌握“改出螺旋”的技能,方國俊就坐在飛行員身后,一個人一個人地往天上帶飛。每次丈夫去進行這種訓練,段耐菊都在地面靜靜等待。這在今天看來,那是真正拿死神不當回事。有時到軍里開會,一去就是十天半月,回來后,方國俊要立刻給飛行員補足課時。助手馬昆來了后,即使方國俊沒有上天任務,只要獨立大隊不結束夜間飛行,他也絕不會去睡覺。
段耐菊說,自己的丈夫為了訓練“夜航獨立大隊”的夜間飛行,頻繁地夜間上天,有一次,在上海虹橋機場,一個飛行員為了提高命中率,嘗試縮小射擊角度,但不幸打中了前面拖帶著拖靶的飛機,雖然飛行員成功跳傘,但飛機墜毀了。這是個大事故,由于戰(zhàn)斗機上都有照相設備,打中拖靶飛機的飛行員慌了神,怕自己再也上不了藍天了,跑到暗房銷毀了記錄他操作失當?shù)牧硪话肽z片。
上級徹查,這個飛行員一開始不承認銷毀膠片的錯誤。方國俊被關起來查事故、找原因。段耐菊買了中華煙和茅臺酒送去,那時這兩種物品都是單價四元。她印象中,當時的方國俊就像電影《南征北戰(zhàn)》中的敵軍長,戴個大蓋帽,叼著煙,在房間里走來走去。那是他第一次抽煙喝酒,可見壓力之大。后來終于真相大白,那個飛行員停飛了。
段耐菊笑著說:“今天飛行員的家屬,就把圍裙掛在那里,只等丈夫公休日穿上做家務。我們那時候要在丈夫公休日回來前,把家務料理得妥妥當當?shù)?,只等他回來享受家庭的溫暖?/p>
幾次相處,筆者感到方將軍很和善,但和善中自有一份威嚴,對使命的承擔,對戰(zhàn)友的關心,都讓他形成了一種莊嚴與謙和交織在一起的特殊氣質。
有一次,方國俊帶新飛行員飛空戰(zhàn),他一架,那飛行員一架,兩機保持一定距離。沒想到重新編隊時身后的飛行員沒控制好,一下沖到前面去了,距離近得幾秒鐘內就可能兩機相撞。作為飛行指揮員,心絕不能慌,方國俊立刻指揮前面的飛機拉起來,編好隊,安全降落。從飛機上下來,方國俊先去安慰那個飛行員,不讓他背思想包袱,再告訴他哪個地方沒處理好,應該怎么處理。
還有一次,是在1964年的上海,那天天氣很不好,一架敵機離方國俊很近,可在云層里就是看不見。地面塔臺指揮命令“開炮”,但在天上的方國俊根本不知道炮彈向哪里發(fā),僅一秒鐘的猶豫,敵機可能轉暈了方向,把大海當天空了,一頭向海面栽下去。上級兩次說算他一功,方國俊都說這不能算,因為自己還沒來得及開炮。
還有60年代初“輪戰(zhàn)”在福建前線時,快要過春節(jié)了,上級命令方國俊帶四架飛機戰(zhàn)斗出動。機群升空后,他掩護戰(zhàn)友在高空巡邏,兩架戰(zhàn)機打出的炮彈帶著一溜的火星,嘩嘩地落在敵機上,眼看敵機冒著濃煙掉到大海里去了。方國俊說:“空中打仗與地面不一樣,生命是以秒計算的,快起來幾十秒內就結束戰(zhàn)斗?!鄙霞壱o方國俊記一等功,但他仍說,我不能要,我不是主攻。雖然沒要這個功,但這些戰(zhàn)績?yōu)樗脒x宇航員增加了砝碼。
方將軍如今心里存著對往事的回憶,也珍藏著朋友的情誼。幾十年來,他的朋友遍布天下,有許多人當年也許就是個普通戰(zhàn)士或是基層干部,如今多已年過半百,但還不時地打電話,甚至不遠千里來看望他,方將軍說:“每逢這樣的事情,我的心情就會激動一次,甚至會落下高興的眼淚!”
曾有陜西一個寺院的長胡子老人給方將軍相過面,說他有一副長壽眉,耳朵純厚大方,還說他心底寬厚,能活到99歲。衷心祝愿老將軍和他的夫人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