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小燕
在高考的化學試卷中,二卷的實驗題失分率往往比較高。原因除了對實驗本身的理解外,還有就是這類題目需要學生用一些文字去表述,而這恰恰也是很多理科生的頭疼處。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常發(fā)現(xiàn),學生雖然能較好地掌握化學基礎知識,但在運用化學的概念和原理來解釋說明一些化學問題時卻顯得詞不達意。學生也常反映,“心里明白,就是說不出來,或說不準確”。我們常說化學是理科中的文科,其語言表達能力是衡量學生化學課學習水平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師在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的同時,也應注意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一 、教師應注重言傳身教—以科學、精練的教學語言影響學生。
1.化學教學語言的科學性是指教師講授的基本知識,要求真實準確。所謂準確就是指教師能恰當?shù)厥褂谜Z言,并且能清晰流暢的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認真鉆研教材,真正透徹理解教材中的知識。同時教師還必須在語言上下功夫,做到使用語言準確無誤,表達清晰流暢。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表達不準,似是而非或語言含混其詞,出現(xiàn)阻塞,勢必影響學生聽課的興趣,從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有時也容易導致學生在理解和接受知識上的錯誤,鑄成誤人子弟的大錯。譬如有的化學老師向學生這樣解說一個化學方程式:“鹽酸加鐵等于氫氣加氯化亞鐵?!边@樣的表達是不科學的,當然也就不準確了?;瘜W方程式中“+”與“=”的意義與數(shù)學中的同類符號的意義是不同的。確切的說“鹽酸與鐵反應生成了氫氣和氯化亞鐵”。所謂“一字千金”就是指語言表達準確的重要性,為了提高教師上課水平,教師就一定要注意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化學語言的科學性還體現(xiàn)在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科學表達上。在平常教學時必須用化學的名詞術語進行教學,不要濫用習慣用語、口頭禪等生活上的習慣用語來代替教學用語。如把“加熱”說成“燒一燒”,將“集氣瓶”說成“玻璃瓶”等等。隨意類推,忽視某些物質或反應的特殊性。如說“碘遇淀粉變藍”,實際上是碘與淀粉相互作用結合物而顯示特殊的藍色,并不是碘變藍,如果講述不清,往往會使學生弄不清究竟是誰變藍,搞得模湖不清,不知所措。所以教師課堂上對一些平時習慣的說法要慎重,不但不能隨心所欲用于教學中,而且還要有意糾正,教學語言要有一定的依據(jù),它的依據(jù)就是科學的真實性。
2.化學語言的精煉就是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少說廢話”,用最少的語句表達更豐富的內容。有的教師唯恐學生“消化不良”,課堂語言機械重復,廢話連篇,降低了學生大腦皮層的興奮程度,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的重點和理解知識間的聯(lián)系,更不利于學生智力,能力的培養(yǎng)。語言精煉并不是單純地削減語言的數(shù)量,而是要提高語言的質量,這就要求教師有洞察關鍵的眼力。概念新授,其建立和剖析是關鍵;概念復習,理清概念間的脈絡關系是關鍵……。如對于化學平衡則用“逆、等、動、定、變”五字特征來分析講述,這種簡潔明確的語言使學生易于鞏固,易于記憶。語言精煉必須服從于教學規(guī)律,采用最優(yōu)教學方法,大膽地讓學生思考、討論、歸納、總結,教師的語言只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立足教材—注重從教材中汲取語言營養(yǎng)。
化學課本是用化學語言陳述化學知識的典范,它具有鮮明的“嚴謹清晰,通俗簡明”的特點,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本,不但能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而且能糾正頭腦中已有的含糊不清、似是而非的概念,從而提高自身的語言水平。在指導學生閱讀課本時得注意以下兩點:①要求學生注意學習教材中不同知識類型的表達方式,如概念、原理、實驗步驟及注意點等知識,該記的就得記。只有這樣才能豐富自己的化學語言積累,提高語言運用能力。②要求學生邊閱讀邊試著用自己的語言來正確復述其中的某些內容。同時抓住其中的關鍵性的詞來記。如講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概念時,兩個可以對比記比較好。電解質是在熔融狀態(tài)或水溶液里導電的化合物,而非電解質是在熔融狀態(tài)和水溶液里均不導電的化合物。抓住它們的區(qū)別處記憶,既準確又牢固。
三、課堂內外創(chuàng)造條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學生由原來的接受者轉變?yōu)檎n堂的主要參與者。課堂上要盡可能多給學生發(fā)言的機會,甚至可以讓學生上臺執(zhí)鞭當“小老師”。另外課堂上要盡可能讓學生一個一個的回答,一個回答不全面可以由其他同學補充。不要為了使課堂氣氛表面上很熱烈,而使學生整體回答問題。這樣很不有利于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課外可以多讓學生閱讀化學方面的科普書籍,或者參加一些關于環(huán)境保護與化學知識方面的辯論會等。這些可以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得到語言表達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
四、通過平常練習和各種大小型考試體現(xiàn)—讓學生體會到語言準確表達的重要性。
要讓學生意識到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我們在平時的練習和考試中就必須注意題型的選擇等問題。化學試卷的Ⅱ卷的一些題目往往因為要用文字來表述,如實驗題中現(xiàn)象的描述、裝置的作用、實驗步驟的描述、實驗操作的目的等。這些題目不僅要求學生能熟練地掌握化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要求學生有較為嚴謹?shù)倪壿嬎季S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因此它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所以,在平時的作業(yè)或考試中,教師應適當多選擇這類題目讓學生練習,并不斷加強指導,指出解題的關鍵、準確的語言表達方法等。同時通過考試,對于一些答題不規(guī)范的學生的試卷一定要給予適時的指出,適當?shù)目垡稽c分數(shù)都是有必要的,讓學生意識到表達準確的重要性。這樣比空談理論說語言表達重要性要有用的多。
當然培養(yǎng)學生化學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還有很多,譬如書寫實驗報告,撰寫科學小論文等,只要我們平常多去觀察多去練習注意,一定可以將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