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華
對小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已經不是一個新課題,小學生素質綜合評價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引下,教師在對學生的評價過程中,要勇敢地承認學生不同層次的差異,允許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發(fā)展水平、狀態(tài)的差別。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應該多一把尺子衡量學生,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使評價方式更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努力讓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成為學生快樂、自信、幸福成長的動力。
一、整體育人,全面參與,從整體上認識學生素質綜合評價
在教學實踐中,積極與家庭、社會、學校形成合力。首先引導家長和社會參與。1.聯系家長學習了解評估手冊,與家長形成互動式交流模式,請進來,走出去,營造良好環(huán)境。為了使家長對我的評估活動有全面了解,建議學校召開家長會,向他們宣傳素質綜合評價的目的和意義,引導家長認識自己對孩子的教育要和學校同步。每學期召開一次家長座談會,針對《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冊》的內容為家長講解。在座談會上家長暢談自己的體會、想法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經驗。家長與家長交流的非常誠懇,并一致認為《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冊》中寫給家長的建議對自己的幫助很大,同時也對自己的言行不斷矯正,進行自檢自查。這樣的溝通和交流,使家長認識到此項活動真正地拉近了教師、家長、學生之間的距離。2.通過走訪加深對學生的了解。每學期都有針對性地到學生家進行家訪,了解孩子們在家的情況,與家長共同研究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長與老師溝通的機會增多了,所以我能夠及時了解孩子的心聲,掌握孩子平時的表現,同時也建議家長采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F在許多家長教育孩子的心理有些錯位,不是用賞識的目光去看待孩子,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最可怕的是用其他孩子的長處,去比較自己孩子的短處,越比較越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的孩子。這使孩子的情緒始終處于緊張之中,就怕自己做不好,甚至對別人的成績產生嫉妒。“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們的孩子,做父母的都應該欣賞他、擁抱他、稱頌他、贊美他,為他們感到自豪,這才是每個孩子的成才之本?!边@是一位聾童父親在為改變女兒命運的坎坷途中發(fā)現的一個奧秘。其實,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一樣,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存在著差異,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進步,你就應該祝賀他。
二、充分發(fā)揮《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冊》的教育導向功能
1.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以無劣評價為原則?!缎W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冊》中教師所寫的話既不是給學生的鑒定,也不是給家長寫的告狀信。教師的話語要體現“評估、導向、勵志”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平時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留心觀察,注意抓住每一個機會,了解學生,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并記載下來,尤其是那些學困生,更是要盡量捕捉他們的閃光點,以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班里一名男生,是個非常頑皮的孩子,上課時不認真聽講我并沒有放棄他。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終于找到了他身上的一絲亮點,就是自己的名字寫得很工整。抓住了這個特點,就在《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冊》中寫到:“看你的名字寫得多漂亮,相信你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書法家”。并建議字寫的不好的同學向其學習。他的臉上露出了喜悅,后來每天寫幾頁漢字并拿給老師批改,現在他上課認真聽講,學習上有了進步。再如一位同學在班內是個學習基礎差,性格十分內向的男孩子,通過觀察,發(fā)現他愛畫畫,于是鼓勵他積極參加課外繪畫小組,哪怕是一些微小的進步也及時表揚,使他有了自信心,漸漸地學習成績提高了。我用賞識和激勵,幫助學生樹立了自信心。
2.為學生寫的話以無錯為原則。由于師生間建立了平等、友善的關系,學生有時把教師當成了知心朋友,述說自己的心聲。記得有個女同學,原來在班里總是默默無聞,不愿和任何人交往。通過進行小學生素質綜合評價了解并解決了孩子的問題。她在給老師的信中說:“老師,我真想有個美好的家。但爸爸媽媽為什么總因為一點小事就打架呢?不能坐下來好好談一談嗎?”在《老師跟你說》的欄目里,老師說:“你長大了,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勸勸他們,相信你有這樣的能力”。后來家長了解到師生的對話很后悔,知道孩子已經長大了,自己應該注意自身的修
養(yǎng)。家長的缺點改正了,孩子也變得開朗起來,臉上經常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學習成績有了很大提高。
三、以學生素質綜合評價為載體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如果教師想以各方面教育人,那么他應當從各方面首先了解人?!卑嘀魅我私饷總€學生,就需要多和他們接觸,注意觀察,勤于管理,細致積累。
1.建立和完善“小學生成長記錄袋”?!靶W生成長記錄袋”是學生在小學時代成長的真實記錄,是一個人最初的人生軌跡,這將對他今后的成長產生巨大的影響。我班有個學困生,在一次作業(yè)講評時,教師說他寫的字有了很大的進步。他課下就把這頁作業(yè)工工整整地剪下來放在了自己的檔案里,說下次比這寫的還要好。我相信這些將成為他人生旅途中的一個坐標。
2.通過各種活動,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待人、學會學習、學會合作。為了拓寬學生自我評價、互相評價、教師評價的渠道,我班每月召開一次以德育評價為主要內容、形式多樣的主題班隊會。如:在我組織以環(huán)保為題材的《怎樣保護環(huán)境》的主題隊。會上同學們以詩歌、散文、繪畫、建議書等形式,告訴人們要愛護和保護大自然。在以《愛的奉獻》為主題的班會上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把自己平時節(jié)省下來的零花錢捐給了本班一名貧困生,幫助他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幫助他樹立生活的勇氣等。通過這些我終于感受到老師應該是一個“播種陽光的人”。英國哲學家羅素說過:“愛是一縷金色的陽光,凡缺乏愛的地方,無論是學生的智慧還是品格都得不到充分或自由的發(fā)展?!庇藐P心、信任和激勵,把陽光的種子撒進學生的心田,增加“在孩子心里播撒陽光”的機會,“愛”讓孩子揚起燦爛的笑臉,讓生命神采飛揚。
學生全程參與評定,即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又讓不少學生實實在在地鍛煉了自己??傊?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不僅使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而且使他們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