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圖》是機械類專業(yè)的技術基礎課程。學生如果不通曉《機械制圖》這門學科,就很難學好其他專業(yè)知識,也無法勝任以后的工作。
傳統(tǒng)《機械制圖》課堂教學的弊端
傳統(tǒng)的《機械制圖》課堂教學,普遍采用“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黑板制圖,效率低下,耗費大量時間,而教學信息量較少;教學方法陳舊、單調(diào),沿用模型加掛圖的方式,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
《機械制圖》課程改革的具體實踐
(一)利用《機械制圖》教學撲克牌輔助教學
為了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在《機械制圖》課教學中,筆者嘗試改革教學方法,引進快樂教學,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切入點,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快樂的學習氛圍。抓住高職院校的學生對游戲非常感興趣的特點,設計制作了《機械制圖》教學撲克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機械制圖》教學撲克牌是對組合體圖形進行分解,并將其轉化為許多張紙牌,根據(jù)具體情況,把紙牌分為A、B、C、D、E……等組,每組有n個三視圖。紙牌相互之間具有一定的法則關系,可用來打牌娛樂,如圖1所示。
游戲規(guī)則為:先將其中一張牌設為紅色,按順時針方向抓牌,抓到這張紅色牌的按順時針方向先出牌。每位玩家每次只能出一張牌,先出兩個視圖的牌,能對上這張牌的(一個視圖的牌),可以再出一張,游戲中先出完牌的獲勝。
《機械制圖》教學撲克牌是把抽象的《機械制圖》理論直觀化。這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加深他們對理論的理解,更能激發(fā)并迎合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在觀察分析的過程中茅塞頓開。以好奇心為動力推動學習,不僅可激發(fā)學生學習《機械制圖》課程的興趣,也能增加他們學好《機械制圖》課程的信心,并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稒C械制圖》教學撲克牌游戲寓學習于娛樂之中,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復習了組合體圖形的投影關系,鍛煉了學生的反應能力,加強了記憶,提高了學習效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輔助學習方法。
(二)“一點三線法”在《機械制圖》教學中的應用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畫軸測投影圖時,往往會漏畫圖線,特別是畫帶有切口和挖槽類的物體時更易出錯,如圖2和圖3中虛線所示。如果這種錯誤得不到糾正,會影響學生看圖、畫圖、檢查圖形以及建立正確的空間概念。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筆者采用了“一點三線法”。
物體的形狀是由點、線、面等幾何元素確定的,點是基礎,線、面可視為點的集合。只有掌握它們的投影規(guī)律和投影特征,才能深刻理解圖樣上每一個點、線、面所表達的內(nèi)容。物體上的每一個點一定都是三條棱線(直線或平面曲線)的匯交點。因此,軸測圖中的每一個點也必是有關三條棱線投影的結果,如圖2和圖3中虛線所示。
為什么軸測投影圖可以看到一點三線呢?因為一個投影同時反映物體的三個度量方向坐標(X、Y、Z,即長、寬、高三個方向的尺寸)。有時,軸測投影圖上也會出現(xiàn)一點二線,例如圖3中的B點。事實上B點處有三條棱線,另一條棱線是虛線,而虛線在軸測投影圖中省略不畫。因此,在軸測投影圖中的每一個點都是由三條棱線投影匯交于一點,當三個面(或兩個面)均可見時,在對應的軸測圖上應是可見的一點三線,但當立體上的三個面只能看見其中一個面時,軸測圖上是一點二線。
一點三線是客觀存在的。為了使學生在學畫平面體的軸測圖時不出現(xiàn)漏線,筆者反復推敲,認為采用“一點三線法”來講解軸測圖非常適合。此外,采用“一點三線法”還可以對圖形進行檢查。“一點三線法”符合客觀事實,簡單易懂,學生容易掌握。
實踐證明,“一點三線法”對看圖、畫圖、圖形檢查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對學生建立空間概念也有極大的幫助。同時,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一點三線法”在制圖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在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過程中,不論是教學手段的改進還是教學方法的改革,其最終目的都是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與《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特點和要求,努力探索適合學生特點同時又能實現(xiàn)教學目的和要求的教育教學改革方案。
參考文獻:
[1]張念宏.教師必讀[M].北京:能源出版社,1987.
[2]董國耀,李莉.關于圖學教育改革與發(fā)展[A].董國耀,劉朝儒,焦永和,等.面向21世紀的圖學教育[C].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
[3]劉鑒農(nóng).職業(yè)教育學[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科技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
鄭長蘭(1958—),河南舞鋼冶金高級技工學校講師,研究方向為《機械制圖》教學。 (本文責任編輯:洪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