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貞
“芝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jié)?!?孔圣人如深谷幽蘭般堅持“仁”的思想傲立于亂世;“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痹∠蚴廊苏故玖司盏膱载懪c追求;“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标懛盼逃妹芬话愕男膩黻P注國家命運和天下蒼生;“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编嵃鍢蛉鐒胖癜阌趤y石中堅定立場。
在花中四君子的高風中,書香撲鼻,洗禮靈魂——讀書真好!
——摘自學生筆記
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實施,作為語文教學主要的教學手段,閱讀和寫作在教學中越發(fā)受到重視,而這兩部分內容在語文考試中所占的比重也顯而易見。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的高低成為最終衡量語文學習優(yōu)劣的決定性標準。
葉圣陶曾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睆V泛的閱讀是旁征博引、筆力縱橫的前提,是寫作的源頭活水;而學生在寫作方面素材的匱乏和文采的不足又是促使其博覽群書、不斷借鑒提高的動力。二者可謂唇亡齒寒、輔車相依,連接二者并能使之并駕齊行、共同提高的方式便是做讀書筆記。
而做讀書筆記也由來已久,歷史上許多文人名家都可作為范例。唐代文學家韓愈有寫讀書筆記習慣,“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鼻宄鯋蹏枷爰翌櫻孜涞摹度罩洝?可稱得上是讀書筆記中的巨著?!白畹哪?勝過最強的記憶?!倍韲膶W家托爾斯泰要求自己:身邊永遠帶著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的時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話語都把它記下來。
現(xiàn)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學生做讀書筆記已經得到普及,閱讀時將文章精華摘錄并寫下自己真實的感悟,可謂閱讀與練筆一舉兩得。學生精美而充實的筆記本,不僅是文海擷英、吐露心聲的載體,也是青春時光中努力、成長的見證。
只是由于不同學校、教師對讀書筆記的要求不同,效果也便參差不齊。學生有時會將筆記理解為新奇故事的集匯,不能形成寫作的有效素材;有時又僅追求知識上的廣博,不成系統(tǒng);更多的是閱讀與寫作兩者偏重一方,忽視了練筆。
在教學中需要規(guī)范和指導。首先是態(tài)度上的認真,讓學生意識到讀書筆記的重要性和深遠意義,要求認真工整始終如一。其次條理清晰,不同內容的摘抄自成體系,才能一目了然。倡導閱讀古典名著,大部頭亦可。一味追求知識的廣博,不能深入細細品味一部或幾部名著,浮光掠影的閱讀,收益并不好。同時要求學生注意培養(yǎng)自己文學上的個性特點,要有自己鐘愛的名著、自己喜歡的語言風格,并能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來。教師在寫作課上要盡量結合讀書筆記,讓學生感受到筆記提高寫作的實效,體會到閱讀和寫作的相輔相成。此外,檢查讀書筆記的方式可以靈活多變,例如每次作業(yè)都讓一部分學生背誦一段自己喜愛的語段或者自己的感想,師生共同欣賞點評,讓讀書筆記真正成為學生展示文才的園地,進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閱讀樂于練筆的好習慣。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