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娜
[摘要] 目的:觀察頭孢克肟治療小兒細菌性腹瀉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將132例細菌性腹瀉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6例,對照組予復方新諾明口服,治療組予頭孢克肟口服治療。結(jié)果:兩組在體溫恢復正常、脫水糾正和便次恢復正常的時間上的比較,P<0.01,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組明顯短于對照組;治療組的顯效率為77.3%,對照組的顯效率為53.0%,兩組比較P<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組和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5.5%和78.8%,兩者比較P<0.01,差異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未見明顯副作用。結(jié)論:頭孢克肟治療小兒細菌性腹瀉療效可靠,副作用少。
[關(guān)鍵詞] 小兒;細菌性腹瀉;頭孢克肟;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2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721(2009)
急性細菌感染性腹瀉是兒科常見病、多發(fā)病,由于細菌耐藥性不斷增加及小兒消化道的生理特點,使抗生素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如何合理選擇安全有效的抗生素,對提高療效、縮短病程,減輕患兒痛苦及家庭經(jīng)濟負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頭孢克肟為第3代口服頭孢菌素,已用來治療多種小兒細菌感染性疾病。2006年7月~2007年12月我科采用頭孢克肟治療小兒急性細菌性腹瀉66例,取得較好療效,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入選標準:①急性腹瀉,每日腹瀉次數(shù)>3次,稀便或水樣便,有或無黏液、膿血,無嘔吐或嘔吐輕;②大便常規(guī)鏡檢白細胞≥10/HP,有或無紅細胞;③未用過其他抗生素。排除標準:①入選前72 h內(nèi)已使用其他抗菌藥物者;②危重患兒或因嘔吐等不能口服給藥者;③入選后使用了其他抗菌藥物者;④失訪者。將符合上述入選標準的132例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6例。其中,治療組男37例,女29例,年齡5個月~11歲,中位年齡3.6歲,大便培養(yǎng)陽性9例;對照組男39例,女27例,年齡5個月~12歲,中位年齡3.8歲,大便培養(yǎng)陽性7例。兩組患兒病程均在3 d以內(nèi),有發(fā)熱者共112例,占84.8%,入院時兩組的性別、年齡、病程及脫水程度等比較,P>0.05,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復方新諾明口服,每天2次,每次25 mg/kg;治療組:予頭孢克肟(商品名:世福素,廣州白云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5~8 mg/(kg·d),分2~3次口服。兩組患兒的對癥處理、口服補液等治療措施相同,治療前取大便送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
1.3 療效判定標準
按1998年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shù)研討會組織委員會制定的標準[1],①顯效:治療72 h內(nèi)糞便性狀及次數(shù)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②有效:治療72 h時糞便性狀及次數(shù)明顯好轉(zhuǎn),全身癥狀明顯改善。③無效:治療72 h時糞便性狀、次數(shù)及全身癥狀均無好轉(zhuǎn),甚至惡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
2 結(jié)果
2.1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治療組體溫恢復正常、脫水糾正和便次恢復正常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P<0.01,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的顯效率為77.3%,對照組的顯效率為53.0%,兩者比較P<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組和對照組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分別為95.5%和78.8%,兩者比較P<0.01,差異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3 不良反應
治療組和對照組在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治療前后查肝腎功能均未見異常。
3 討論
細菌性腹瀉是小兒常見病,在我國小兒腹瀉中占30%左右[2]。常見的致病菌有志賀菌、沙門菌、空腸彎曲菌、侵襲性大腸埃希菌等,以志賀菌痢疾最常見。然而,近年來的研究(鄭州市)顯示[3],致小兒腹瀉的主要致病菌已經(jīng)由痢疾桿菌與鼠傷寒沙門菌等主要的腸道致病菌變遷為肺炎克雷伯菌、弗勞地枸櫞酸菌等腸道條件致病菌。而北京李毅等[4]研究顯示,小兒細菌性腹瀉以志賀菌為主,其中又以福氏痢疾桿菌占絕對優(yōu)勢;兒童感染的福氏痢疾桿菌對常用的氯霉素、氨芐青霉素、哌拉西林、阿莫西林/棒酸的耐藥率增高;對頭孢三代都較敏感??梢?對于小兒細菌性腹瀉病的治療,由于細菌耐藥性不斷增加,小兒的生理特點及抗菌藥物的毒副作用,在抗生素的選擇上有較多的限制[5]。
頭孢克肟是第3代頭孢菌素,抗菌譜廣,對β-內(nèi)酰胺酶穩(wěn)定,對革蘭陽性球菌、革蘭陰性桿菌都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已有較多的研究報道用來治療各種小兒細菌性感染,且安全有效,如梁茵[6]報道頭孢克肟治療小兒細菌性腹瀉45例,總有效達95.6%;李冬梅等[7-9]報道頭孢克肟治療小兒細菌性腹瀉43例,總有效達90.7%。本研究采用頭孢克肟治療小兒細菌性腹瀉66例,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1,能迅速有效地緩解患兒的發(fā)熱、腹瀉等癥狀,這與以上研究結(jié)果相似,且未見明顯不良反應,表明頭孢克肟治療小兒細菌性腹瀉療效可靠,副作用少,可作為首選藥物之一。
[參考文獻]
[1]尹飛,岳少杰.臨床兒科新理論和新技術(shù)[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5:430-437.
[2]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shù)研討會.腹瀉病療效判斷標準的補充建議[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8,13(6):381-384.
[3]靳靜,桂林艷.小兒細菌感染性腹瀉主要菌群變遷分析[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41(3):590-592.
[4]李毅,張美和,王艷.小兒細菌性腹瀉病原菌分析及耐藥變遷[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3,10(3):193-195.
[5]胡素紅.小兒腹瀉的病因及抗生素的合理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6,3(9):56.
[6]梁茵.頭孢克肟治療小兒細菌性腹瀉病臨床療效觀察[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6,12(16):85-86.
[7]李冬梅,于少飛.頭孢克肟治療小兒細菌性腹瀉43例療效觀察[J].內(nèi)蒙古醫(yī)學雜志,2007,39(5):619-620.
[8]王珍.頭孢克肟顆粒治療兒童社區(qū)獲得性細菌性肺炎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4(17):26.
[9]霍開明,趙志華.口服頭孢克肟治療小兒細菌性腸炎62例[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46(21):78.
(收稿日期:2009-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