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強
2008年9月16日,我參加了中國新疆喀納斯金秋風光攝影團活動,這個團隊里面包含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
來到新疆已不是第一次了,我是2002年7月份第一次來到新疆,那時候的感受是新疆還沒有現(xiàn)在發(fā)展這么好。剛踏進烏魯木齊市,就已發(fā)現(xiàn)建設得有點像內地大中城市了,街道寬闊、高樓林立。第二次踏入新疆,我的感覺就是:步入新疆,心境平靜;閱讀新疆,驚訝不已;游歷新疆,激情喝彩。
我們下午到了烏爾禾,那里的白楊河大峽谷、胡楊林都很美,美得令許多遠道而來的人趨之若鶩,流連忘返。正因為它那西部野性的力量,使它被列為“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我們一行人拍攝了白楊河大峽谷、風光百里采油區(qū)、“磕頭機”、夕陽下的烏爾禾、魔鬼城日落。據說早在先秦時期,這里就是塞種人的游牧地;自唐朝開始置于中央政府,隸屬北庭都護府。今天,它的境內和睦聚居著蒙古、漢、哈薩克、維吾爾和回族等17個民族,烏爾禾確實是個值得去的地方。
隨后要去布爾津、賈登峪、喀納斯和白哈巴。在布爾津城的那晚,只感覺是一個美妙的星夜,滿天的繁星點綴了布爾津整個穹廬似的天空,與繁華的布爾津縣城萬家燈火上下映照,一派燦爛與壯美,讓人久久忘言。
聽說賈登峪因為擁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而得名,到達這里后,發(fā)現(xiàn)它是喀納斯的門戶,海拔1600米。通過了賈登峪,才能到達喀納斯。欣賞了喀納斯的美后,才又轉入西端密林中的一個小山村———白哈巴。聽說,白哈巴被稱為“攝影家天堂”的小村子,從樹葉悄然發(fā)黃的那些天開始,來這里攝影的專業(yè)人士和游客便一天比一天增多。整個金秋季節(jié),每天都有數(shù)以百計的扛著大大小小、長長短短裝備精良的攝影器材的人,聚集在村子各個角落。尤其是清晨日出時分,在村口和西邊山坡上拍照的人,多者五六百,少者二三百,蔚為壯觀。
沿途又拍攝阿勒泰山脈迷人秋色。到達北屯,再往北就可以感受到額爾齊斯河潮潤清爽的氣息,這條河在阿爾泰山里分散成大大小小十幾條支流,這些支流在峽谷地帶水流湍急,波濤滾滾,到了山外布爾津這樣平坦遼闊的原野上,又呈現(xiàn)出一條大河的寬闊、清澈、寧靜,緩緩向前移動的景象。
接下來踏入了齊巴爾鄉(xiāng)境內的哈巴河兩岸,這里有一片絕美的白樺林,長約28公里,寬約1.5公里,是中國西北最大的天然生長的白樺林帶。林中綠草如茵、野花點綴,聽說冬季又成了銀雕玉琢的白色世界。
為了能趕上哈薩克族牧民在秋季趕著大批牲畜從夏牧場向秋牧場轉移的場景(被稱為“牧民牛羊轉場”),我們步行翻越了4座山頭,欣賞到了這轉場大軍的壯觀場面。只見那成群的駱駝馱著全副家當,有帳篷、鋪蓋等,行進在秋日的山路上……
在美不勝收的景色中,我們離開了“牧民牛羊轉場”,又返回了白哈巴、喀納斯,晚上參加了哈薩克風情篝火晚會,欣賞哈薩克舞蹈,體驗哈薩克民族風情。
一路上,我們拍攝層林盡染的山間秋景、日出日落。當?shù)竭_五彩灘時,不禁為大自然的力量而驚嘆。這里懸崖式的雅丹地貌,山勢起伏、顏色多變,聽說是由激猛的流河切割而成,加上狂風侵蝕才變成今天的特殊地貌。這里的巖石顏色多變,在落日時分的陽光照射下,巖石的色彩以紅色為主,間或有綠、黃、白、黑等過渡色彩,可謂是色彩斑斕、嬌艷嫵媚、剛柔十足、造型奇艷……
真想大呼一聲:新疆,亞克西!
10天的行程,很快結束。我得走了,繼續(xù)朝下一個美麗的地方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