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利
摘要:作文要寫得更好,應該朝“美文”的方向發(fā)展,其中關鍵的又是詞句運用的恰當和生動。教師引導學生玩味語言不在于方法的豐富多變,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體味試用,嘗到語言的在習作中散發(fā)出的美味,學生就會在平時習作注意運用,積累才能進行到底。
關鍵詞:語言;習作;水平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09)12-0111-01
小學生學習寫作到一定程度遇到的問題是如何提高,如果找不到有效的提高方法,就會失去對習作的興趣和信心,習作教學也將沒有出路。對一部分學習較好的學生,教師應該教給進一步提高的辦法。作文要寫得更好,應該朝“美文”的方向發(fā)展,其中關鍵的又是詞句運用的恰當和生動。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自己的習作有閱讀的興趣和改進的欲望,也才能從少數(shù)讀者聽到中肯的意見;也只有這樣,學生的習作才能產(chǎn)生個體的良性循環(huán)。
一、在欣賞中玩味語言,提高習作水平
小學課本中比較吸引學生的是那些短小精悍,詞句優(yōu)美的散文。比如第10冊《燕子》,第11冊《桂林山水》,第十二冊的《匆匆》等課文多是五百字以下,有的才二三百字,學生閱讀比較容易深入,掌握字詞段篇,訓練聽說讀寫也比較到位,和其它的課文相比,省時省力,有比較充足的時間進行讀寫結合,玩味語言、運用語言。同樣的道理,學生在習作時只有潛心運用字詞,才能更快提高習作的質(zhì)量。從中不難看出,優(yōu)美的課文和優(yōu)秀的習作的共同點是語文運用的恰如其分,這是讀寫的最佳結合點、發(fā)散點。而篇章知識的運用針對小學生來說主要是潛移默化,而無需專項訓練,就是專門訓練也很難取得成效,因為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再者,篇章這方面對小學生的作文也無需要求太高。有人詼諧地稱“沒有章法結構的叫散文,隨便亂寫的叫雜文……”讀者對成人作品的形式要求非常低,教師對于小學生的習作則絕對不能要求過高。習作教學除了引導學生立意、選材外,就是要指導學生恰當運用詞句,創(chuàng)造性運用語言。
再者,從信息學的角度看,人類的文字語言也和社會同步發(fā)展,隨著新詞匯的產(chǎn)生,舊詞匯也逐步從人們的生活中退出,詞匯量并沒有和信息量一樣爆炸,而是詞匯的內(nèi)含更加豐富,更少的文字能表達更多的內(nèi)容。要表現(xiàn)好豐富多彩的生活和想法,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就要跟上。否則學生的習作只能是流水帳,只有篇幅,沒有內(nèi)涵。現(xiàn)在學生的世界很精彩,但學生的手筆很無奈,總寫不出好作文,很難看到自己的進步。習作教學要從哪兒突圍呢?要寫出好的作文,要讓學生寫得高興,要讓學生樂于動筆,就要從運用語言入手。
二、在借用中玩味語言,提高習作水平
對于中等生來說,習作中的借用是提高習作水平的一條捷徑。一位學生在《難忘的友誼》的開頭寫下:……我也不是昔日的我,他也不是昔日的他了。這一句把小作者的心情很直接表露出來,而且句式很工整,在重復中表達出情感。閱讀過的同學都覺得他的作文比以往進步了。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運用學過的新鮮的詞句,就是用的不太恰當也不要緊,多用了自然會提高水平。
三、在選擇中玩味語言,提高習作水平
學生借用的過程包含選擇的過程。小學生面對手中的資料,優(yōu)美的詞句,要選擇一個能夠用得上,用得好的也并非輕而易舉,他們可能選一個也要換一個。選擇的過程,就是玩味語言的過程,提高的過程。對優(yōu)生來說,通過自己的努力是不難使習作增色。寫看圖作文《假文盲》時,一篇草稿寫到:她看到牌子上的“母子上車處”,心想不會太擠了,就走慢點吧。小作者自己讀了都覺得平淡無味,習作的興致也不高。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展開想象,多一些文采。經(jīng)過幾個詞語的替換,以上的句子改成:……想著想著,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耙唤z微笑”把人寫活了,連學生自己也發(fā)出舒心的微笑。這四個字的運用并不難,就在于學生是否勤勞。習作中的這種思維活動很快見效,對提高學生習作的興趣很有幫助。
四、在張揚中玩味語言,提高習作水平
學生習作整體水平表現(xiàn)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在表達強烈感情的時候表現(xiàn)最好,語言的表現(xiàn)力最強。比如在敘述汶川地震的習作中,連中下生也能寫出感情至深的習作,感情能夠打動讀者是習作成功的標志。學生通過為了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必須運用恰當?shù)恼Z言來寫作,否則詞不達意。比如學生在畢業(yè)之前的“依依惜別”單元作文,即將離別的情感促使他們找出最能表現(xiàn)自己感情的語言來表達,成功的習作大幅度提高。有一個學生生性活潑,在《<邯鄲學步>讀后感》寫道:因為爸爸說話會結巴,我就想來一個“有其父必有其女”。我像個跟屁蟲,天天跟住爸爸。每當聽見爸爸說話,我就會小聲地學著“我,我,我……”,心里樂極了,像放飛的小鳥,入池的魚。在《二十年后的我》寫道:“大家快來看!那是什么飛機呀!那么新型,快拿望遠鏡看看!”在《家庭給我的快樂》寫道:我的爸爸叫口口,我的媽媽叫口口,我叫口口,一家人叫“全家?!薄T凇断惭纭穼懙?“長江后浪推前浪,好事推到我身上?!泵總€同學都見多識廣,可我卻是孤陋寡聞。我不得不承認自己不如別人。終于,好事推到我身上。從這些富有個性特點的習作開頭,就不難知道后面內(nèi)容的精彩。也可以知道她帶著一種怎樣的心情習作。批閱這些富有個性特點的習作,教師是享受;學生習作的過程也是享受。所以習作指導要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情感,張揚自己的個性,不必過多考慮習作的整體要求,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
教師引導學生玩味語言不在于方法的豐富多變,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體味試用,嘗到語言的在習作中散發(fā)出的美味,學生就會在平時習作注意運用,積累才能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