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銘
摘要復合式聽寫是CET考試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詞塊這一語言現(xiàn)象出現(xiàn)頻率高,具有整體性、可預測性等特點。本文通過分析詞塊對復合式聽寫的影響,探討有效提高學生復合式聽寫能力的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詞塊 復合式聽寫 CET考試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09)11-310-01
一、復合式聽寫及其影響因素
隨著社會對英語應用能力要求的不斷提高,作為交際必不可少的聽力技能也相應地成為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在傳統(tǒng)聽力教學中,聽寫練習由來已久。Brown & Barnard(1975)的研究顯示,聽寫是一項強有力的技能項目,它能訓練學生的辨音、拼寫及對語言的短時記憶能力。1997年6月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在聽力理解部分中增加了一種新題型——復合式聽寫,旨在從不同層面上(從詞匯到語篇)檢測考生的綜合聽力水平。該測試通常采用一篇200~250詞的短文,其中有七個單詞和三個句子空缺。全文朗讀三遍。第一遍以正常速度朗讀,要求掌握大意;第二遍則要求要求考生根據(jù)聽到的內(nèi)容填寫空缺信息,所缺單詞必須用原詞填寫,所缺句子既可按原文信息填寫,也可用自己的語言表述,且在句子空缺處有停頓;第三遍恢復正常朗讀速度,以便考生核查。該題型事先發(fā)給考生文字材料,考生邊聽邊憑記憶填補空缺信息。因此,短時記憶、詞塊組合、辨音拼寫、心理素質(zhì)、背景知識等構成了影響考生能否保證該題正確率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就詞塊組合能力對復合式聽寫的影響進行探討。
二、詞塊及其對復合式聽寫的促進作用
在復合式聽寫測試中(尤其是句子填空),考生常常覺得自己明明聽到了很多熟悉的詞匯,卻非常健忘,組合不出有意義的、內(nèi)容連貫的信息。因為短時記憶的儲存能力是有限的,它只能儲存七個單位左右的信息。這就有必要尋找一種有效的記憶信息的方法,使所聽信息能夠最大限度地得到儲存,并在需要時再現(xiàn)出來。如果考生把聽到的信息按照固定或半固定的詞塊組合進行記憶,就能增加記憶的容量,從最大限度上再現(xiàn)空缺句子的信息。
詞匯組塊(詞塊)這一術語最早是由Becker于1976年提出的。它是事先預制好的成串的語言結構,其語法結構、搭配意義和語用環(huán)境較為固定,融合了語法、語義和語境的優(yōu)勢,出現(xiàn)頻率高,有助于言語產(chǎn)出的流利性和選詞的地道性。在外語習得過程中,詞塊被作為一個整體輸入,當需要時也作為一個整體被提取。Nattinger & DeCarrico將詞塊和教學聯(lián)系起來,通過詳細分析詞塊在語篇中的語用功能將其分為三類:社交互動詞塊、必備話題詞塊和語篇裝置詞塊。社交互動詞塊可使社交會話順利開始、進行和結束,譬如表明意圖用的what I mean is…;必備話題詞塊運用于對不同話題的談論,例如表示喜好的I would like to…;語篇裝置詞塊用于銜接語篇的意義和結構,如舉例時可用for instance,…。
從詞塊的語用功能可以看出,語言大多是可預測的、包含固定的詞塊。熟練掌握并利用詞塊知識能降低復合式聽寫中句子的聽力理解難度。首先,詞塊整體性的特點有助于擴大短時記憶的容量、加快儲存信息的速度。例如,當聽到“It used to take weeks for news to travel from one part of the world to another.”這句話時,倘若考生能夠抓住“used to…;one part of the world…”這兩個詞塊,那么這些單詞在短時記憶中所占用的容量就會減少為兩個單位,進而增大短時記憶的信息容量。其次,詞塊能幫助考生預測空缺信息,從而減輕記憶負擔,使理解更為準確。例如,一旦考生獲取到“in addition to…”這一詞塊,在其大腦中就能立刻預測到說話人要對信息進行追加描述,并告知自己接下來要聽到的應該和之前所述內(nèi)容屬于同類。
三、運用詞塊提高復合式聽寫的方法與策略
一方面,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培養(yǎng)詞塊意識。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去注意詞塊,將詞塊作為一個整體、一個基本單位來理解,而非將注意力集中在單個詞匯上。首先可以讓學生看著聽力原文聽,邊聽邊劃出詞塊,從而對詞塊的高頻性、整體性、穩(wěn)定性有更為直觀的認識。然后進行針對性練習,讓學生聽一些句子,并試著寫出句子中的詞塊。這樣其注意力無形之中就會從單詞轉移到詞塊上。最后可以要求學生將寫出的詞塊翻譯成中文,或?qū)懗銎渌慕x詞塊。這樣學生就會慢慢養(yǎng)成以詞塊為單位進行聽力理解的習慣。
另一方面,學生不能忽視對詞塊知識的積累。在平時的英語學習過程中,應當有意識、有目的地記憶、積累詞塊。在學習單詞時,注重了解它的適用范圍,而不是單純地記憶拼寫和詞意。在聽、讀輸入過程中,重視對詞塊的識別、歸納和分析;在說、寫輸出時,有意識地對詞塊加以運用,靈活利用詞塊結構中的可變成分進行創(chuàng)造性練習。通過長期訓練,在大腦中就能儲備大量的詞塊。在復合式聽寫過程中,當短時記憶中的詞塊與儲備詞塊相匹配時,就能迅速準確地寫下所缺內(nèi)容。
參考文獻:
[1]Natinger, J. & DeCarrico, J.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2]劉曉玲,陽志清.詞匯組塊教學——二語教學的一種新趨勢.外語教學.2003(6).
[3]徐源,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的復合式聽寫的使用研究.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5(1).
[4]趙國梅.對聽寫在英語教學中的綜合評價.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