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依兒
一直感覺我的前世與西津古渡有相通的關(guān)聯(lián),常常喜歡于夕陽西下時,一個人在這條古街的石板上走走。
每次走在這條被千萬雙鞋底打磨得發(fā)亮的青石板的街面,那古樸典雅而又蘊含著濃郁文化氣韻的古街,那低矮的門臉和斑駁的窗框,透著樸素的泰然,便直入我的心中,我仿佛回到了我的尋夢園。我知道在自己的心靈一隅總在尋著那屬于我的憂郁、遐思和憧憬。
迎風舒展的雕花茶館,是個兩層的小樓,臨街開敞式的排門。推開店門沒有一點點兒商業(yè)的氣息,像是烏鎮(zhèn)的一個茶館。樓上有個天窗不僅可以采光、通氣,而且可使四周房頂?shù)挠晁畯闹蟹e聚下流,我想是所謂“四水歸堂,肥水不流外人田”,是商人圖“聚財”之義吧?在那定定心心地一點點品茗,想象當年繁華的老街上車水馬龍的情景,而置身于現(xiàn)代社會,古老的文化與現(xiàn)代商業(yè)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老街,神秘中又平添許多風韻,心情也會隨之一點點好起來。
雨中的西津渡古街,顯得平靜,沒有了來來往往的行人。打開臨街門窗,看老屋上的瓦發(fā)呆了好久好久,忽然間就嫉妒起住在這條老街上安詳自在的居民們。他們生活在祖先留下的老房子里,生活寧靜、平和,可以守望著西津渡古街——這條歷史與文化的長廊。
雨留住了我回家的腳步,隨手翻閱主人放樓上的書《惠的風》。作者“湖畔詩人”汪靜之,作品乏善可陳,讓我感興趣的只是他近乎不變的“移情”對象,他幾乎同時在給四個女人寫詩,而不是像莎士比亞那樣,基本上只為一個黑美人寫詩,或像拜倫那樣,周期性地輪換抒情對象。他寫了那么多情詩,也只有“迷在薰風里/甜蜜而傷心,翩翩地飛”有點情——蝴蝶在花中迷戀,花兒在清風中陶醉。風,控制不了心中的騷動。其實有時候愛情就是在我愛你,你愛她,她卻不愛你這樣的混亂組合中打轉(zhuǎn)……
雨停了?!鞍选薄鞍选?,遠處傳來不知道什么鳥發(fā)出的叫聲。尋聲而去,看到樹叢中有個孔雀園,里面養(yǎng)著幾只孔雀。春天是孔雀的發(fā)情期,雄孔雀特別喜歡在雌孔雀面前開屏顯示自己的“男性”魅力,人們也“哎喲”“哎喲”逗弄它,使之“哎喲”叫起開屏,很是有趣。一老人聽到后,說了一句:“聽到孔雀叫聲兆頭好啊!”
駐足老街,有種寂寞的美麗融人我的心靈,踏著青石板路。去品味一下她濃郁的文化氣息。再悄悄踏上我尋夢的征程,也許是順著它去尋今生不再錯過的緣……
今天的老街,依舊風貌獨特,民房古樸。漫步在老街的石板路上,你會感受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