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活到了人生的中途。拿一日來比喻人的一生,現(xiàn)在正是中午。人在童年時從朦朧中醒來,需要一些時間來克服清晨的軟弱,然后就要投入工作;在正午時分,他的精力最為充沛,但已隱隱感到疲憊;到了黃昏時節(jié),就要總結(jié)一日的工作,準(zhǔn)備沉入永恒的休息。按我這種說法。工作是人一生的主題。這個想法不是人人都能同意的。我知道在中國,農(nóng)村的人把生兒育女看作是一生的主題。把兒女養(yǎng)大,自己就死掉。給他們空出地方來——這是很流行的想法。在城市里則另有一種想法,但不知是不是很流行:它把取得社會地位看作一生的主題。站在北京八寶山的骨灰墻前,可以體會到這種想法。我在那里看到一位已故的大叔墓上寫著:副系主任、支部副書記、副教授、某某教研室副主任,等等。假如能把這些“副”字去掉個把,對這位大叔當(dāng)然更好一些,但這些“副”字最能證明有這樣一種想法。順便說一句,我到美國的公墓里看過,發(fā)現(xiàn)他們的墓碑上只寫兩件事:一是生卒年月,二是某年至某年服兵役。這就是說,他們以為人的一生只有這兩件事值得記述:這位上帝的子民曾經(jīng)來到塵世,以及這位公民曾去為國盡忠,寫別的都是多余的。我覺得這種想法比較質(zhì)樸……恐怕在一份青年刊物上寫這些墓前的景物是太過傷感。還是及早回到正題上來罷。
我想要把自己對人生的看法推薦給青年朋友們:人從工作中可以得到樂趣,這是一種巨大的好處。相比之下,從金錢、權(quán)力、生育子女方面可以得到的快樂,總要受到制約。舉例來說,現(xiàn)在把生育作為生活的主題,首先是不合時宜;其次,人在生育力方面比兔子大為不如,更不要說和黃花魚相比較;在這方面很難取得無窮無盡的成就。我對權(quán)力沒有興趣,對錢有一些興趣,但也不愿為它去受罪——做我想做的事(這件事對我來說,就是寫小說),并且把它做好,這就是我的目標(biāo)。我想,和我志趣相投的人總不會是一個都沒有。
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人在年輕時,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決定自己這一生要做什么。在這方面,我倒沒有什么具體的建議:干什么都可以,但最好不要寫小說,這是和我搶飯碗。當(dāng)然,假如你執(zhí)意要寫,我也沒理由反對??偠灾?,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個樣子來,這才是人的價值和尊嚴(yán)所在。人在工作時,不單要用到手、腿和腰,還要用腦子和自己的心胸。我總覺得國人對這后一方面不夠重視,這樣就會把工作看成是受罪。失掉了快樂最主要的源泉,對生活的態(tài)度也會因之變得灰暗……
人活在世上,不但有身體,還有頭腦和心胸——對此請勿從解剖學(xué)上理解。人腦是怎樣的一種東西,科學(xué)還不能說清楚。心胸是怎么回事就更難說清。對我自己來說,心胸是我在生活中想要達(dá)到的最低目標(biāo)。某件事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認(rèn)為它不值得一做;某個人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覺得他不值得一交;某種生活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會以為它不值得一過。羅素先生曾言,對人來說,不加檢點的生活,確實不值得一過。我同意他的意見:不加檢點的生活,屬于不能接受的生活之一種。人必須過他可以接受的生活,這恰恰是他改變一切的動力。人有了心胸,就可以用它來改變自己的生活。
中國人喜歡接受這樣的想法:只要能活著就是好的,活成什么樣子無所謂。從一些電影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活著》《找樂》……我對這種想法是斷然地不贊成,因為抱有這種想法的人就可能活成任何一種糟糕的樣子,從而使生活本身失去意義。高尚、清潔、充滿樂趣的生活是好的,人們很容易得到共識。卑下、骯臟、貧乏的生活是不好的,這也能得到共識。但只有這兩條遠(yuǎn)遠(yuǎn)不夠。我以寫作為生,我知道某種文章好,也知道某種文章壞。僅知道這兩條尚不足以開始寫作。還有更加重要的一條,那就是:某種樣子的文章對我來說不可取,絕不能讓它從我筆下寫出來,冠以我的名字登在報刊上。以小喻大,這也是我對生活的態(tài)度。
(選自《我的精神家園》)
[簡評]
好的圍棋手在下棋前,心中已經(jīng)提前部署好了戰(zhàn)局;好的作家在下筆前,心中也已然成竹在胸。這篇《工作與人生》看似如同嘮家常一樣,平淡如水,其實在文章布局上卻極其精巧。
首先,作者用舉例的方法說明了大多數(shù)人生活的意義,“把生兒育女看作是一生的主題”或是“把取得社會地位看作一生的主題”。
其次,列出了這些生活方式之后,作者又用生動詼諧的語言,層層剝繭一樣,告訴人們無論是在追求生育還是追逐名利上,人類都不可能真正取得巨大的成就。
然后,作者含蓄地提出了自己對工作和人生的看法,那就是“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個樣子來”。作者委婉地表達(dá)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年輕人無論做什么,都要傾其全力,做到最好。也只有擁有這樣的精神,一個人的事業(yè)和人生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最后,作者進(jìn)一步強調(diào)活著要有尊嚴(yán)、有取舍,不僅知道自己要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和人生之中去,更要知道自己需要擁有怎樣的工作和人生。
文章層次清晰,主題貫穿始終,首尾呼應(yīng),在文章的布局結(jié)構(gòu)上,堪稱經(jīng)典。 一篇好的文章,不僅要有個良好的文章布局,更需要有作者獨特的寫作風(fēng)格。文章的外在布局就是文章的“軀體”,而文章的寫作風(fēng)格就是文章的“靈魂”。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幽默詼諧而讓人心靈深深震撼的寫作風(fēng)格也是一大亮點。例如?!吧Ψ矫姹韧米哟鬄椴蝗?,更不要說和黃花魚相比較”,“假如能把這些‘副’字去掉個把,對這位大叔當(dāng)然更好一些,但這些‘副’字最能證明有這樣一種想法”等等,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和作者產(chǎn)生了共鳴,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悄然接受了作者的意圖。這篇文章里沒有嚴(yán)肅的說教,沒有空洞的灌輸,沒有做作的高調(diào),有的只是生動有趣,活潑易懂的語言。只有運用這些平民化的語言,才能引起更多人的閱讀興趣和心靈共鳴。
一篇好的文章不僅要有結(jié)構(gòu)嚴(yán)密的布局,更要有獨特而耐人尋味的文字風(fēng)格?!豆ぷ髋c人生》這篇文章的成功,便在于兼具了這兩大特點。
[黑龍江省尚志市自由撰稿人王磊薦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