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科是一個大“科”,成員眾多。生態(tài)入侵植物中菊科鬧得挺兇,我聽說過的就有紫莖澤蘭,一枝黃花,三裂葉豚草、薇甘菊黃頂菊假臭草、豚草、飛機草、假蒼耳等。
前四種我早就見過。其中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要算紫莖澤蘭,最先是在云南景東無量山的盤山公路上。那里人煙稀少,但窄窄的小路兩側已經(jīng)被它占滿。
不過,在我的印象中,紫莖澤蘭對中國北方影響不大,在北方的野外我甚至從未見到過這種植物。也許是因為這里較冷,它們過不了冬。真正威脅中國北方生態(tài)的要算來自南美洲的黃頂菊(F18vena bidentls)。2006年時有報道稱河北省7個地市發(fā)現(xiàn)黃頂菊,“發(fā)生面積約30萬畝,侵入農(nóng)田5萬畝”。一株黃頂菊大概能開1200多朵花,每朵花能結出上百粒種子。因此如果一株黃頂菊完成一次開花,結籽,就能產(chǎn)十幾萬粒種子。
一時間,黃頂菊造成了一定的恐慌。報道稱,北京專家專程赴河北考察,部署監(jiān)測工作,并在北京全市普查黃頂菊?!敖衲炅粝乱恢?,明年可能就是上萬株!”后來,有一次石家莊市民張先生稱他居住的小區(qū)生長著一種植物看上去像生態(tài)殺手黃頂菊,但后經(jīng)專家鑒定只是沒有危害的辣子草。
2008年10月11日,我在保定河北大學新校區(qū),巧遇了大名鼎鼎的黃頂菊。
那天下午,我提前來到漂亮的新聞傳播學院教學樓前,拿著相機在校園荒地上習慣性地拍些植物,突然見到一株從來沒有見過的植物葉對生,葉上三條脈十分清晰,頭狀花序上的黃花正在開放。憑我的一點點植物知識,斷定是菊科植物。在周圍仔細找了一下,植株并不算多,不超過10株?;乇本┖蟛挪榈剿谷痪褪屈S頂菊。那天拍攝時,相機恰好裝上了土制的GPS,校園中黃項菊出現(xiàn)的準確坐標為:東經(jīng)115度33.36分,北緯38度52.91分。依著它的習性,估計用不了多久,北京也會見到這種入侵物種。
黃頂菊是如何傳到中國的7目前尚不清楚。有一份資料中說:“不能排除因國內學者在合作研究過程中為了取樣方便而引種,試驗結束后由于疏于管理而使之逃逸,建立了野外種群的可能?!比绻沁@樣的話,相關科學家就要權衡一下,是不是得不償失?
(責任編輯 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