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球奶奶”靠賣氣球為生
2008年12月4日8時,中原省會鄭州被這個冬天的第一場寒流襲擊,行人包裹在厚厚的冬裝里,在刺骨的寒風(fēng)中疾走,他們都想趕快回到溫暖的家里。而鄭州經(jīng)三路一家大型超市大門右側(cè)冰涼的石墩上,卻坐著一位老奶奶,她右手緊緊攥住一把繩子,繩子上拴著一個個可愛的氫氣球。
寒風(fēng)中的老奶奶凍得身子直抖,她頭上戴的破舊線帽并不能阻擋凜冽的寒風(fēng),她的身邊還鋪著一塊塑料布,布上放著十幾雙老人自己縫制的兒童鞋,針腳細(xì)密厚實,鞋面花紋豐富,有龍鳳呈祥、百鳥朝鳳等喜氣洋洋的圖案。
老奶奶身邊有幾個年過花甲的乞丐。一位60多歲的老太太晃著瓷缸向走過的行人乞討。老奶奶看著這位拿瓷缸的老太太,搖頭嘆了口氣,繼續(xù)充滿期盼地望著路邊,希望能有人光顧她的生意。
老奶奶在寒風(fēng)中等待了兩個多小時,僅僅賣出一個氣球,她自己做的兒童鞋卻無人問津。天寒地凍,行人稀少,老奶奶背靠一個半人高的垃圾筒,歇了口氣,就慢慢地收拾東西準(zhǔn)備回家。
這位老奶奶名叫孫玉蘭,來自豫東商丘市柘城縣。掐指算來,這已經(jīng)是她來鄭州賣氣球的第三個年頭了。
剛來鄭州時,她每天都背著一個蛇皮袋子,邁著顫巍巍的步子穿行在住處附近的樓院小巷。因為她腿腳慢,搶不過那些年輕人,每天撿廢品換來的錢僅夠吃飯的。于是,便有老鄉(xiāng)給她出主意:“你這么大年紀(jì),撿什么廢品,還不如學(xué)別人到二七廣場人多的地方乞討呢,準(zhǔn)保來錢快!”
聽了這話,孫玉蘭像受了侮辱似的,生氣地說:“人要臉,樹要皮。我要強(qiáng)了一輩子,到死也不能壞我的名譽(yù),我不干”
在鄭州撿了三個月的廢品后,在廣州賣氣球的外孫回到了鄭州,他建議姥姥不如和他一起賣氣球,每天賣得好能掙好幾十塊呢!孫玉蘭動了心,心想,賣氣球到處走著瞧稀奇還能掙錢,也是個好辦法。
外孫每天都從鄭州火車站附近的小商品城批發(fā)一大堆氣球,然后吹好讓老人去賣。老人所住的都市村莊靠近一家大型超市,超市前人氣較旺,她每天都占據(jù)這個風(fēng)水寶地。逢周末,她也會趕到動物園大門口賣,那里小朋友多,生意好。她手里的氣球五顏六色,造型活潑有趣,繪有奧特曼、唐老鴨、米老鼠等圖案,很吸引孩子們的眼球。
由于孫玉蘭年齡大,加上她每天都風(fēng)雨無阻地出來賣氣球,很快,她租房附近的常住戶、商販、看車人、上班族,都認(rèn)識并熟悉了這位整天被一堆花花綠綠氫氣球包圍的老人。一位在附近賣香蕉的大嬸經(jīng)常和老奶奶打招呼,勸她天冷的時候趕快回家暖和暖和,天熱的時候讓她到有空調(diào)的超市涼快涼快,可孫玉蘭總是固執(zhí)地站在那里,執(zhí)著地守著她的生意。老奶奶每天8點多鐘出門,有時晚上11點多鐘還不肯收攤走人。
很多人既同情又佩服這位可敬的老奶奶。連鄭州市城管嚴(yán)查市容的時候也不收她的攤兒。有一次。鄭州市搞創(chuàng)建衛(wèi)生城市大檢查,所有的小攤小販都不讓出攤,唯有孫玉蘭還是執(zhí)著地站在超市門口等著買主。一位城管執(zhí)法人員讓她躲在汽車后面賣,以免“影響市容”,可孫玉蘭認(rèn)真地說:“那我躲在車后面,氣球不還是要飄出來嗎?”城管隊員笑了笑。就默許她繼續(xù)在那里做生意。
有很多路人同情孫玉蘭老人,有的不要她的氣球,施舍錢給她,她堅持不收。有的人買了氣球又把氣球還給她,老奶奶還是倔犟地把氣球塞給人家。她說自己只靠力氣吃飯,不靠別人“可憐她”過日子。
“氣球奶奶”有三個未了的心愿
在鄭州的這三年里,孫玉蘭是和孫女小麗一起居住的。
祖孫倆租住在經(jīng)三路北段一個叫棗莊的都市村莊里,她們的房子在一個又深又窄的胡同內(nèi)。每天深夜,孫玉蘭收工后,就用右手拄著拐棍,左手牽著幾十個氫氣球,顫巍巍地邁著她那三寸小腳,邁過胡同內(nèi)凹凸不平的水泥地,然后輕輕打開房東家的鐵大門,再邁上一個又一個臺階,氣喘吁吁地爬到四樓,才算到了她的“家”。
孫玉蘭和孫女租的是一室一廳。她深夜回到家里時,孫女常常已經(jīng)睡熟了。窄小的客廳里擺著一張小床,正對著床的天花板吸著一團(tuán)散開的氫氣球,這些花花綠綠的氣球讓這個簡陋的小屋有了些許生氣。而床邊則雜亂無序地堆著孫玉蘭撿拾來的破爛,有瓶子、衣服、球鞋等。
孫玉蘭撿的破爛很多,有的賣掉,有的自用?,F(xiàn)在大兒子身上穿的棉襖,就是她從一個家屬院的垃圾箱里撿的,棉襖很合身,也很暖和。幾天前,她還在一個垃圾堆上撿到過一雙球鞋,拿起來一看,足有八成新呢,興沖沖地拿回家,沒想到大兒子伸腳一試,鞋號太小,腳擠不進(jìn)去。于是,孫玉蘭每天出去,又多了個心事,那就是給大兒子再撿雙球鞋回來穿。
孫玉蘭的大兒子楊傳順住在她隔壁的一個單人房間。楊傳順今年60歲,患有嚴(yán)重的胃病,胃病發(fā)作時疼得滿地打滾兒。孫玉蘭心疼大兒子。2008年4月,她打電話讓大兒子來鄭州,由她來照顧大兒子的飲食,房租也是從她賣氣球的錢里出。楊傳順的任務(wù)就是在家里把氣球吹好,然后送到母親賣氣球的地方。他身體好時,也會到外邊賣氣球。
小麗是孫玉蘭二兒子的女兒。多年前。二兒子遠(yuǎn)走黑龍江謀生,并在那里定居下來。從此,小麗就跟著奶奶一起生活。今年23歲的小麗幾年前從一所中專學(xué)校畢業(yè),現(xiàn)在一家工廠上班,工資不高,還時常面臨著失業(yè)的威脅。
孫玉蘭沒日沒夜地賣氣球,是因為她心里有三個未了的心愿:幫大兒子治好胃?。坏胶邶埥赐嗄晡椿丶业亩鹤樱夯乩霞铱赐呀?jīng)70多歲的弟弟,還有寄養(yǎng)在弟弟家她收養(yǎng)了12年且智力發(fā)育不良的孫子“小羔”。
提起苦命的孫子“小羔”,孫玉蘭流出了渾濁的老淚。那是12年前的一天傍晚,在她的娘家周口市鹿邑縣賈灘鄉(xiāng)孫新樓村,她看到一個中年男人抱著個一歲左右的男孩,神情有些飄浮不定。孫玉蘭覺得這個男人的行動有些蹊曉,就在后面悄悄跟著他。
果然,那個男子走到村頭一片荒草叢中,把孩子棄于此處,扭頭就走。孫玉蘭急忙抱起那孩子,大聲喝住了想要溜掉的中年男子,責(zé)問他為什么扔掉孩子。那男人未開口眼圈就紅了,他說家里孩子多,這個剛生下的孩子“腦子”有毛病。將來肯定會成為家里的累贅,他沒有錢給他治病,就想扔掉他,或許有好心人可以收養(yǎng)他。孫玉蘭問這孩子的名字,那男人只說乳名“小羔”。孫玉蘭勸那男人還是把孩子抱回家養(yǎng)吧,畢竟是自己的親骨肉,扔掉他不是作孽嗎? 如果不想要,她就抱回家養(yǎng)著。那男人思前想后,最后還是把男嬰送給了孫玉蘭。
一晃12年過去了,13歲的小羔雖然患有先天性腦癱,智力發(fā)育不良,但靠著孫玉蘭的精心撫養(yǎng)和照顧。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小學(xué)五年級的學(xué)生了。小羔現(xiàn)住在孫玉蘭的弟弟家里。每天,孫玉蘭心里都要默默念叨幾遍:“今天,小羔吃好沒?現(xiàn)在,小羔睡好沒?”
孫玉蘭很想念小羔,她說自己得好好“做生意”,自己攢足了錢回趟周口老家,給小羔買漂亮的衣裳和新書包,再看一看自己70多歲的弟弟。弟弟身體不好,如今年紀(jì)大了,見一面少一面了。說到多病的弟弟,孫玉蘭話語里透著掩飾不住的傷感。
去買老奶奶一個氣球吧
孫玉蘭默默地為實現(xiàn)自己的心愿努力著。讓她沒有想到的是,一個年輕的城市女子,在一個寒冷的冬日,會帶著微笑走到她的身邊,并挽起了她的胳膊,扶著她走路,陪著她灑一掬感動的淚水。
這女子就是白雪嬌,人如其名,一位像白雪公主一樣純潔、善良的女孩。白雪嬌在附近一家高職學(xué)校上班,每天都要騎車路過孫玉蘭常賣氣球的這家超市。很多次,她都看到這位攥著一大堆花花綠綠氫氣球的老奶奶,用那種充滿期待的眼神看著來回路過的行人。這種情景常常感染著白雪嬌,讓她敏感而善良的心里總有種說不出的感受。有幾次,她在單位加班,回家很晚了,卻還看到那位老奶奶站在那里賣氣球,而路上行人已經(jīng)很少了。此時,白雪嬌的心里便常常涌上一股酸楚。
那段時間,賣氣球老奶奶的身影總在白雪嬌的眼前揮之不去。老奶奶是哪里人?她的身后是否有著辛酸的故事?別的老人像她這個年齡都在家里頤養(yǎng)天年,為什么她卻還得忍受風(fēng)吹日曬在這里站街賣氣球?這一連串的問號折磨得她失眠了好多天。
2008年11月24日晚,白雪嬌終于跨出了幫助老人的第一步。那天晚上,她推著自行車來到老奶奶面前,伸出手買了她一只氣球。老奶奶非常高興,白雪嬌主動和她聊起了天??粗矍斑@位和善的女孩,孫玉蘭也說起了自己的孫女,聊天中,白雪嬌被老奶奶的身世及自尊自立的精神深深感動了。
四天后的深夜,白雪嬌決定親子到老奶奶家中探訪,她一個人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進(jìn)老人居住的都市村莊,邊走邊打聽,她問了賣報紙的阿姨、賣紅薯的大叔、看車的老人、還有打燒餅的小伙子,終于找到老人的住處。
孫玉蘭見那個和善可親的閨女找上門來,很是高興,就拉著白雪嬌的手說個沒完。白雪嬌看到了老奶奶住處的簡陋,親耳聆聽了她那三個未了的心愿,感慨不已。
回到住處,白雪嬌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她把老奶奶賣氣球的故事圖文并茂地發(fā)在自己名為“中原小白”的新浪博客上,并發(fā)出呼吁:如果您在鄭州,去買老奶奶一個氣球吧!
令白雪嬌沒有想到的是,她的這篇博文在省城鄭州竟引發(fā)了一場熱氣騰騰的愛心競賽,讓這個寒冷的冬天充滿著絲絲暖意。2008年12月1日,一位網(wǎng)友看到她的博客后非常感動,全文轉(zhuǎn)載到了在當(dāng)?shù)仡H具影響的大河論壇上。一時間,“氣球奶奶”的故事成為熱點話題,眾多網(wǎng)友跟帖,認(rèn)為老奶奶“自食其力,值得尊重”、“看了欲哭”、“深受感動”,紛紛表示要去買老奶奶的氣球,幫她完成心愿。甚至還有網(wǎng)友在白雪嬌的博客上留言,要老奶奶娘家的具體地址,準(zhǔn)備開車帶她去周口探望老奶奶的弟弟。
很快,“氣球奶奶”的故事被當(dāng)?shù)孛襟w報道后,迅速被新浪、搜狐等各大網(wǎng)站轉(zhuǎn)載。一時間,“氣球奶奶”自尊自立的故事傳遍大江南北,在全國各地的網(wǎng)友心中激起滔天巨浪。
一位石家莊網(wǎng)友在新浪網(wǎng)看到“氣球奶奶”的故事后留言:“太令人感動了,真的好想去買她一個氣球。‘氣球奶奶’這個年齡本應(yīng)該享受天倫之樂的,可是為了生活還要賣氣球。希望所有的好心人能拿出一點愛心去幫助她老人家,希望老奶奶的心愿能早日實現(xiàn)。老奶奶,我在遠(yuǎn)方為您祝福!”
而很多網(wǎng)友在留言中的第一句幾乎都是說自己是哭著看完這篇報道的。有一位來自北京的網(wǎng)友留言說,自己一定找個時間專程趕到鄭州買老奶奶一個氣球。
為“氣球奶奶”精神感動的當(dāng)?shù)鼐W(wǎng)友紛紛以自己理解的方式給老人以幫助:比如多給錢而不要找零,買下氣球再還給老人,甚至策劃幫老人賣氣球的活動……所有這些,無不令我們感受到一種人情溫暖,一種淳樸的、生生不息的民間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