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是一個老話題了,而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效率,至今眾說風云沒有圓滿的答案。以本人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看法。
一、以精心設計的導語吸引學生的注意
上課伊始,學生的情感處于蟄伏狀態(tài),如何掀起學生情感的波瀾,促使學生進入最佳情景?實踐證明,好的開場白能使學生身臨其境,讓文中所寫景和事,人和物,情和意,猛烈叩擊學生心扉,在學生心中產生共鳴,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激活學生思維。
二、以讀入情,以讀入境,以讀會心
教學時可用一定的技巧、富有感情的朗讀,將學生引入意境,讓學生從正確的語音、語調、節(jié)奏方面掌握基礎知識。例如在教學《黃河頌》時,讓學生在聽錄音后自己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應用多種教學“激趣”手段
適當運用“激趣、啟思、導疑”,是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教學規(guī)律,采取各種手段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思維,以獲取新知識的教學方法體系,提高教學的實效性。例如教學《小石潭記》可用媒體激趣,用電腦把小石潭的方位、概況、情趣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使我們有身臨其境之感,《故鄉(xiāng)》可用對比激趣,《變色龍》一課可設計幾個問題進行思考,采用設疑激趣,用興趣刺激吸引學生主動去探究。
四、說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對于老師的課堂講解,學生能百分之百的聽的恐怕沒有,能百分之百的聽懂的,則恐怕更是不可能,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學生也不是獨立地完成。學生有一部分,甚至是相當一部分,學習是被動的,教師是示范性的,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日后離開老師能自己學習。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改變對學生的看法,不能以為無論什么事情,只有我老師能行,學生不行,老師應打破一切包辦、代替的陳腐的教學方法。其次,教師應明確職責,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fā),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概言之,學習該課文應由學生理解、掌握的,都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說課,教學相長,效果明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說”為樞紐,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帶動聽、說、讀、寫,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提高。這樣,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學生都行動起來了,把握了學習的主動權,成了學習的主人,促進了聽、讀、寫的同步提高。
五、讓學生多一點賞識
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權威,學生也不是唯命是從的卑微者,只有建立了民主、平等的關系,學生才會有安全感,才會充滿信心,思維才能活躍,才會向教師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樣,就為學生主動參與創(chuàng)設了一個輕松愉快、民主和諧的氛圍,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親其師。信其道”,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這種氣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溫柔的目光,親切的撫摸,殷切的期望,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更加依戀老師,從而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這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所在。要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功。讓學生多一點自我感受,當學生的答案和教師的“標準答案”不一致時,或者當學生的答案顯得很幼稚、膚淺甚至版面錯誤時,教師也切忌一棒子打死,或置之不理,而應當給予熱情的鼓勵、耐心的呵護,存留其熠熠生輝的思想火苗。這一點,對于一名教師來說可能只是多一點耐心就可以了,但對于一個學生的影響很可能是巨大的。它可以讓一個學生獲得審美的體驗,發(fā)展自己的思維,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
六、動靜結合,練習多樣
老師要引導學生適當講解、總結歸納,特別是現在的學生思想不夠成熟,學習不夠自覺的情況下,就是要讓學生多默讀文章,在靜中思考,或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多做一些相關的練習,可以是課后練習。可以是老師根據學生實際出的新問題,在靜中讓學生調動頭腦里的儲備,積極思考得出答案,讓學生多做一此即興作文,在靜中訓練他們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傊?,只要精心備課、靈活設計、尊重學生,就會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