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和《體育法》的頒布與實施,全民健身活動正在蓬勃開展。簡化太極拳以其獨特的特點為現階段開展推廣全民健身計劃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中國古老的太極拳在全民健身計劃中有著顯著的地位和作用。建立科學的中老年人自我鍛煉與自我評價的方法體系,是普及與提高全民身心素質,調節(jié)從事終身體育鍛煉的主要手段和措施。
’
關鍵詞:簡化太極拳 全民健身 作用
太極拳是我們祖先在長期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和逐漸發(fā)展起來的一個優(yōu)秀拳種,由于蘊涵著豐富的東方文化哲理,常被稱之“哲拳”。它已成為一項集健身、修身、防身于一體的獨具中國特色的健身術。在舉國掀起全民健身熱潮的今天,本文希望通過對太極拳特有作用的探究,以求使人們進一步認識到太極拳的獨特魅力,為如火如荼的全民健身運動推波助讕。
一、開展全民健身的意義
太極拳在長期流傳過程中,不斷演變成風格各異的不同流派。既有保留發(fā)力,剛柔相濟,動作復雜的陳式太極拳,又有以慢、柔、輕、松為特點的其他各式太極拳。原國家體委為適合各種不同的需要,還推陳出新,先后整理推廣了24式簡化太極拳,48式以及42式、88式太極拳。近年來,為配合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又推出了8式、16式簡化太極拳,使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和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太極拳進行練習。練習太極拳對場地、器材的要求較低,練習者可以根據場地的大小變化練習的內容和方式。
二、現代化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呼喚太極拳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機械化,自動化程度的提高,人們的體力勞動強度越來越低。如果不參加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除了高血壓、肥胖病、冠心病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外,還有一種肌肉萎縮,心臟衰退的“文明病”,就會降落在我們的身上。
1.太極拳的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功能
太極拳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它的創(chuàng)編主要是結合古代的導引、吐納氣功之術和中國的經絡學說,并不斷吸取其他各家學說精華而成,從而使太極拳蘊涵著豐富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傳統(tǒng)養(yǎng)生文化精髓。大量文獻資料表明,練習太極拳可以提高人們全身各系統(tǒng)器官的機能,增強體質,達到有病治病,健身防病的作用。太極拳是一種合乎生理和體育原理的健身運動,又是一種療病治病的有效手段。
(1)不受場地、時間限制,備受人們青睞
太極拳姿勢優(yōu)美,動作柔和,男女老幼皆宜,不受時間和季節(jié)的限制,單人練習也可,集體練更好。既能鍛煉身體,又能防治疾病。
(2)堅持練太極拳,能健康長壽
打太極拳雖然不跑不跳不用猛力,但對身體的鍛煉作用也是很大的。因為打拳時全身的骨骼、關節(jié)、肌肉都得到自然柔和的伸縮訓練,不斷地改善身體各素質和各個系統(tǒng)功能,故能提高新陳代謝水平,有利于健康長壽。
(3)太極拳對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的六大生理作用
①鍛煉神經系統(tǒng),提高器官功能;②有助于心臟、血管和淋巴系統(tǒng)的健康;③增強呼吸機能,擴大肺活量;④促進消化功能利體內物質代謝;⑤加強肌肉、骨骼和關節(jié)的活動;⑥暢通經絡。
2.太極拳的調息和調心功能
為迎合人們的心理,種種保健營養(yǎng)品、保健藥物、保健器材,以及某些可以不費力而得到“健康”的種種功法紛紛上市。但經過實驗之后,卻往往令人失望。特別是那些中青年人,對它提不起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古老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太極拳,便顯現出它獨特的功能和價值了。
(1)練習太極拳,可淡化“七情”
對老年人來說,危害最人的是精神老化,也就是心理衰老。經常練習太極拳,可以淡化七情,七情為: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種心理感情。經常練習太極拳的中老年人,在生活中能夠控制自我感情,遇喜而不狂,遇怒而不惱,力求忍耐,盡力快活,力持鎮(zhèn)定。尤其是處于更年期的中老年人,更要善于控制心理意識和思想感情。特別是消除和派遣莫名其妙的牢騷情緒和猜忌多疑的心理。
(2)練習太極拳,可克服“上盛下虛”
“上盛下虛”是中醫(yī)術語,指的是中老人肝腎兩虧,陰虛陽亢出現的血壓升高、心悸失眠、畏寒怕冷、四肢發(fā)涼、胸悶腹脹、食滯便秘等癥。
三、簡化太極拳的運動特點.利于強身養(yǎng)性
1.體松心靜,呼吸自然
身體各部門應自然舒松,不用拙力,思想安排集中,專心引領動作。呼吸自然平穩(wěn),深長細勻,并與動作和運動協(xié)調配合。一般規(guī)律是“虛吸實呼、起吸落呼、開吸合呼”,不可勉強憋氣。
2.上下相隨,動作圓活
動作要以腰為軸,帶動四肢,上下配合,完整一體,不可手腳脫節(jié),腰身分離,割裂斷勁。
3.動作弧形,虛實分明
動作變換要走弧形,不可直來直去,生硬轉換,重心移動,要沉穩(wěn),虛實分明;不可呆滯雙重。
4均勻連貫,和順自然
動作在連續(xù)柔和,綿綿不斷,速度保持大、全、均勻,不可忽快忽慢,遇有發(fā)勁,拍腳動作,速度可以有所變化。但需保持前后銜接自然,氣勢不散。
5.輕靈沉穩(wěn),剛柔相濟
運動要輕靈不浮,沉穩(wěn)不僵,外柔內實,剛柔相濟。發(fā)勁要起于腰腿,達于兩手,彈性展放,剛中寓柔。如果經常練習簡化太極拳,且能精勤研究其運動特點和要領,歷久不懈,就能愈練愈精,愈精愈微。由微入妙,由妙入神。不但有益于身心,更能增進智慧。
四、掌握科學合理地自我鍛煉與自我評價的方法體系
簡化太極拳在全民健身項目選擇中有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而不同于競賽套路有嚴格地規(guī)定和限制,沒有心理壓力和顧慮,但有它的特殊性及不同于其他項目的運動特點和練習要求。在練習時,必須科學地建立自我鍛煉與評價方法。
1.要注意宏觀調控制,微觀調節(jié),練習簡化太極拳貴在堅持,長年不懈,但要根據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調節(jié)鍛煉的次數和運動情,做到循序漸進,有的放矢。
2.集體或個人制定科學的鍛煉計劃
(1)制定目標:集體或個人有一個長期的目標。在初學時,請有經驗的老師輔導,練一段后,請老師指導,熟練后可配音樂練習。
(2)制定季節(jié)鍛煉任務,具體操作可制訂練習內容安排表:練習方法與要求、強度、次數、間歇時間、自我感受、其他等。
(3)落實措施:鍛煉信息反饋起檢查、督促、調節(jié)作用,有助于修改集體練習或個人練習的目標。
太極拳是一種集修身養(yǎng)性于一體,注重內外兼修的健身術,長期以來,備受人們喜愛。況且,根據我國的國情(經濟落后、場地少、器材缺乏等),太極拳比其他體育項目更適合在全民健身中廣泛開展,發(fā)揮它的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