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紹
2005年7月2日,M貨運公司承攬了A貿易公司運輸5噸貨物的業(yè)務,由于公司業(yè)務繁忙,車輛難以調配,將業(yè)務委托給其他單位的王某運輸,王某利用浙A#8226;×××××車輛從事此趟運輸,在某道路運輸管理處檢查站被執(zhí)法人員查獲。
經查,M貨運公司取得了貨運經營許可的資質,而王某未取得貨運經營許可資質,其車輛也無《道路運輸證》。據此,該處認定王某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二十二條的規(guī)定,未取得經營許可擅自從事貨運經營,根據該條例第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作出了罰款3萬元的處罰決定。
本案分析
(一)案件焦點
1.貨運公司委托王某從事貨運經營一事,能否認定貨運公司利用無《道路運輸證》的車輛從事營運?
2.王某利用無《道路運輸證》的車輛營運的行為,如何認定?
(二)學理知識
1.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者車輛準入條件
(1)車輛技術要求
①車輛技術性能應當符合國家標準《營運車輛綜合性能要求和檢驗方法》(GB18565)的要求;
②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和載質量應當符合國家標準《道路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1589)的要求。
(2)車輛其他要求
①從事大型物件運輸經營的,應當具有與所運輸大型物件相適應的超重型車組;
②從事冷藏保鮮、罐式容器等專用運輸的,應當具有與運輸貨物相適應的專用容器、設備、設施,并固定在專用車輛上;
③從事集裝箱運輸的,車輛還應當有固定集裝箱的轉鎖裝置。
2.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者車輛準入手續(xù)
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者按照承諾書的要求購置運輸車輛。購置車輛或者已有車輛經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核實并符合條件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向投入運輸的車輛配發(fā)《道路運輸證》。
3.使用無《道路運輸證》的車輛參加營運的法律責任
取得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許可的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者使用無《道路運輸證》的車輛參加貨物運輸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
4.委托關系的概念
委托關系是基于委托合同的履行在委托人與受托人之間產生的法律關系。
本案爭議與分歧意見
對王某利用無《道路運輸證》的車輛從事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認定為未取得相應許可從事道路貨物運輸經營,并無異議;但對某貨運公司的認定存在兩種意見:
1.第一種意見:認定貨運公司使用無《道路運輸證》的車輛參加貨物運輸。
本案中,貨運公司作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者,有使用有《道路運輸證》的車輛從事營運的義務,但仍交給無《道路運輸證》的王某運輸,因此,認定為使用無《道路運輸證》的車輛從事營運;而王某為無證營運。
2.第二種意見:貨運公司委托王某從事貨運的行為,不違反道路運輸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不屬于違法行為。
本案分析
1.貨運公司委托王某從事貨運經營一事,未違反道路運輸法律法規(guī),不能認定為利用無《道路運輸證》的車輛參加貨物運輸。
“貨運經營者不得利用無《道路運輸證》車輛參加貨物運輸”這一法律規(guī)范,要求貨運經營者在運輸過程中使用有《道路運輸證》的車輛,規(guī)范的是貨運經營者車輛使用問題,并不是貨運經營者的委托行為,是否委托有貨運資質者參加運輸,道路運輸相關法律法規(guī)對此也未作出具體規(guī)定。因此,M貨運公司委托王某從事貨運經營一事,并未違反道路運輸相關法律法規(guī),也不能認定為利用無《道路運輸證》的車輛參加貨物運輸。
2.王某無證從事道路貨物運輸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應認定為未取得相應經營許可從事貨物運輸經營。
案件啟示
在道路運輸行政處罰中,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guī)定實施行政處罰,對于:僅有行為模式、無法律責任的, 無行為模式也無法律責任違反道路運輸市場秩序的這兩種情況,不得擅自增設處罰條款。
附文:法律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
第六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的規(guī)定,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道路貨物運輸及站場管理規(guī)定》
第六十四條違反本規(guī)定,取得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許可的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者使用無道路運輸證的車輛參加貨物運輸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規(guī)定,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者不按照規(guī)定攜帶《道路運輸證》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