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典對白:
“我想陪女兒去巴黎旅游,在我死之前,完成她的一個愿望,也是我的最后一個愿望。希望老爺能同意?!备鹄逝_太太鼓起勇氣說道。女人是脆弱的,可媽媽是堅強(qiáng)的。
“旅游,嗬嗬!旅游?去巴黎旅游!”,他悠悠地冷笑道并諷刺地說道,“那是愚昧的文人的癖好,作為一個商人是不允許錢被花在旅游上的?!彼迪耄耗遣皇悄⑽业牟弊勇?
“老爺,你知道我已命不久矣,我只希望能完成女兒的一個愿望。求求你答應(yīng)我吧!”葛朗臺太太臉色蒼白而顯得無力。
“不行,不行!”葛朗臺態(tài)度堅決。
“哉真后悔當(dāng)初怎么會嫁給你!”
“你喜歡過我嗎?你是喜歡我的錢吧?我不怪你,誰都喜歡錢的,錢可是個好東西啊!”他調(diào)侃地說道,并不時地玩弄著口袋里的金幣,金幣發(fā)出悅耳的聲響。
“我——,我——,你你——”葛朗臺太太氣得說不出話來,一手按著椅子,一手按在胸口。
“你別裝了。啊!啊!你還學(xué)會了啞巴啊!不愧是夫妻,可這招我用爛了。”葛朗臺蔑視地、自豪地說道因為他曾經(jīng)從猶太人那里學(xué)回了結(jié)巴,成為他商業(yè)生涯中成功的一大秘訣。
“媽——,”歐也妮悲痛地喊道,她看到母親將白色的手帕染成鮮紅。她送走表弟夏爾,舊的淚痕尚未消失,又添新痕。
“爸,快送媽媽去醫(yī)院啊!”歐也妮懇求道。葛朗臺露出不屑的表情,站在一旁無動于衷。
拿儂聽到小姐的哭聲,飛快地跑到大廳,她驚呆了。于是,二人一起懇求葛朗臺把太太送到醫(yī)院。最后,葛朗臺妥協(xié)了他吩咐駕車的拿儂向西邊的醫(yī)院奔去,因為他知道那兒有一家便宜的醫(yī)院。
《歐也妮·葛朗臺》是巴爾扎克的代表作。葛朗臺是索漠城的首富先生,但他一毛不拔,為了省錢,他對家中一切開支都非常吝嗇,每頓吃的食物,每天點的蠟燭,他總是親自定量分發(fā)。
如果葛朗臺去世,獨(dú)生女歐也妮將是唯一繼承人。因此,城中少年都在追求她。葛朗臺看在眼里,心里明白,嘀咕道:“他們都看中我的錢,哼!休想!我利用這般人替我釣魚!”
歐也妮愛上了堂弟查理,她把自己的全部積蓄6000法郎送給堂弟,作為堂弟去印度的盤纏。查理回贈給她一個家傳的鑲金首飾盒。他們私訂了終身。海誓山盟之后查理離開了索漠。
1827年,葛朗臺已感到衰老的迫近,不得不讓女兒參與一些田產(chǎn)的管理事務(wù)。彌留之際,他吩咐女兒看住金子:“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賬。”
葛朗臺死后,歐也妮繼承了價值1700萬的遺產(chǎn)。歐也妮雖有偌大家產(chǎn),但她卻感到十分苦惱。自從與查理分手后,7年來她總是思念著他。而查理呢,自離開索漠,就把全部精力用在生意上。他先在印度發(fā)了財,后又販賣人口,放高利貸,倒賣海盜贓物賺了大錢。開初他還記得歐也妮的情分,可當(dāng)他跟各種顏色的女子到處荒唐胡鬧之后,便把她忘得一干二凈。他寫信給歐也妮,并匯來8000法郎,希望能贖回首飾盒。
歐也妮最后的希望破滅了。她精神上受到了很大刺激。最后,歐也妮做了克羅旭名義上的妻子,可是不久這個名義上的丈夫也死了,歐也妮成了寡婦。她仍然償還了查理父親破產(chǎn)欠下的巨額債務(wù),讓查理過著幸福、名譽(yù)的生活。她自己則幽居獨(dú)處,依舊過著以前儉樸的生活。可是她辦了許多公益事業(yè):一所養(yǎng)老院,幾處教會小學(xué),一所藏書豐富的圖書館。
點評:
《歐也妮·葛朗臺》是一部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巨作,揭露了人與人之間的赤裸裸的金錢關(guān)系。歐也妮是個浪漫單純的姑娘,與父親的極端吝嗇形成鮮明對比,也不似母親的柔弱膽小。為了愛情,歐也妮可以付出一切,包括生命。但命運(yùn)并沒有善待她,等待7年的心上人背叛了她,粉碎了她最后的精神支柱。
歐也妮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女性,雖然在陰冷無情的家庭中長大,但她的心靈并不陰暗,她心存溫暖與愛,她繼承了父親的巨額遺產(chǎn),但她不愿揮霍,依舊保持儉樸的生活,她幫助叔叔償還巨債,做慈善事業(yè),并寄希望于來生。
編輯/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