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要看其是否將課標理念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最終落實于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前段時間,我們集中聽完一輪我校一至五年級的語文課,感到無比欣慰,因為大部分教師在閱讀教學上做到了這一點。現(xiàn)僅以二年級《葡萄溝》課堂教學片斷作為范例說說如何落實新課程理念。應該說,這是一堂較好體現(xiàn)新課標精神的課例,具有很強的方向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1 整體把握
片斷一:
師:我們上節(jié)課已初讀了課文,你對葡萄溝有什么印象呢?
生1:葡萄溝盛產(chǎn)水果,那里的葡萄又多又甜。
生2:那里的景色很美,那里的人聰明能干,非常勤勞。
生3:葡萄溝是個好地方,我長大了也要去那里旅游一番。
師:是啊,葡萄溝的確是個好地方,課文哪部分直接寫出了這個意思?齊讀那句話。
[評析:課堂教學設計注重了從整體把握組織教學,如課始讓學生回顧對葡萄溝的印象,自然落腳到”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這個總體意思上,再讓學生讀文找出事實根據(jù),從而奠定了整體閱讀的基調,摒棄了肢解課文、分割教學的弊端。]
2 重點突出
片斷二:
師:那么為什么說葡萄溝是個好地方?你能從課文中找出具體的理由嗎?請大家讀課文思考,并進行標注。
(學生自主讀書標注后,進行了小組合作交流,然后匯報)
生1:我覺得課文第二自然段說明了葡萄溝是個好地方。(讀課文:“葡萄種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葉……”)理由是那里的葡萄樹枝繁葉茂,葡萄結得多,色鮮味甜。
生2:我也同意他的看法,但補充一點,就是那里的老鄉(xiāng)熱情好客。
生3:我覺得他讀得不夠美,我給大家讀讀。(感情充沛,飽含贊美之情)
教師引導學生評讀,然后指著上面讀得好的學生說:你自己能說說為什么讀得那么好嗎?
在大家的回答聲中,教師相機打出含有“涼棚”、“一大串”“五光十色”等詞語的句子并及時引讀、對比讀,全班進行入情入境的朗讀。
[評析:課文第二自然段突出描寫了葡萄樹枝繁葉茂、串串葡萄光鮮奪目和當?shù)乩相l(xiāng)的熱情好客。教師抓住這一重點段落,通過引導調控,使預設和生成和諧相生,將景色美和老鄉(xiāng)心靈美有機交融,并聯(lián)系上下文。抓主要詞語重點指導了朗讀,使學生產(chǎn)生了立馬要去的沖動。]
3 重視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運用
片斷三:
師:葡萄溝的葡萄干顏色鮮、味道甜,非常有名。你知道它們是怎樣制成的嗎?
(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和自己的理解講述了葡萄干的制作過程,其他學生補充)
師:那么課文是怎么寫的呢?
指導讀文后,總結寫法。
[評析:在處理葡萄干制作方法這部分時,鑒于一些難于理解的詞句,如陰房等,教師巧妙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先猜說葡萄干應怎么制,再讀原文,從而化難為簡,易于理解。其他說明葡萄溝是好地方的段落,教師放手引導學生自主讀文、理解、合作交流。在對重點段第二自然段的處理上,教師讓學生充分自主讀書、合作交流、積極探索,起到了相互補充、共同促進的作用。對次要段落的處理上,教師大膽放手,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利于學生更加自主地學習,并相互檢查,鞏固學法,節(jié)省了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
4 總結拓展
片斷四:
課上總結延伸:
1 葡萄千的制作需要那么多工序,你能說出一種食品或特產(chǎn)的制作方法嗎?
2 借鑒本文的寫法,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所游覽過的風景名勝。
總析
巧設導語,及時總結讀書方法,如學生感情飽滿地讀文后,教師一句“太棒了,你為什么讀得那么好”既是贊賞,又提出了總結讀書方法的新問題,使教師對學生的朗讀指導不是從技巧上,而是從內容理解上,有效地把閱讀和理解、文本和生活密切,結合了起來。模仿是創(chuàng)造的開始,通過總結寫作方法這一鋪墊,學生說當?shù)靥禺a(chǎn)制作方法、介紹風景名勝不僅較為容易。而且興致很高。這種總結拓展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綜合性、實踐性和創(chuàng)造性,也使得課程資源得到了很好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