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認為:“人的積極性是以需要為基礎的。”教師在工作中也有生理需要、社會需要、精神需要。讓教師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是我們探究調動教師積極性的重要內容。為全面貫徹執(zhí)行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加強科學管理,健全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全鎮(zhèn)各校教師的積極性,我們先后制訂了《先進單位、個人評選條件》、《領導、教師期終考核考評規(guī)定》等,以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一、情感激勵
人是有情感的,情感能起到一種親和、凝聚的作用。全鎮(zhèn)14個自然村,作為全鎮(zhèn)小學的主要負責人,一個學期三分之二的時間我都到各村了解學校情況,檢查、布置、安排工作,從工作到生活,關心教師,實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由于和中心小學本部的距離以及交通狀況不同,教師的來源和分布不同,教師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學歷層次的不同等原因,對學校發(fā)展、對教師的管理就會存在各種各樣的矛盾。為此,我深入到學校,深入到教師,甚至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教師、了解學校。經常與老師交流溝通,了解他們在生活、工作上的需求。2008年9月初,付義村完小一位老師騎摩托車扭傷了腳,我們及時到他家慰問,使他深受感動,腳還沒有完全好,就要求回到工作崗位。新圩村小學一位64歲的代課教師長期高血壓,經?;疾。珡膩聿蝗睂W生一節(jié)課,更不計較每月僅領250元的工資。了解到這些情況,我們發(fā)動該校師生為他捐款。當我們把全校師生捐的一千多塊錢送到他手上時,他感動地連聲說:“謝謝大家的關心。”每一個村、每一個教師,生活上有什么困難,教學質量有沒有提高,業(yè)務學習如何,我把這些都記到自己的日志里,時刻都記掛著。很多青年教師在村完小工作,由于校舍簡陋,生活上的困難可想而知,我每次見到他們先不談工作而是向他們道聲辛苦,贊揚他們有敬業(yè)精神,再談個人生活、工作情況。心里裝著老師的領導,是會受到老師們的尊敬的。
二、成就激勵
抓好教學常規(guī)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法寶。在常規(guī)工作檢查中,把工作認真、負責、細致的教師評選為鎮(zhèn)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班主任,并推薦為縣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班主任。每一個學期都對在課堂教學比賽、教學質量檢測、特長生比賽、輔導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獲獎的教師進行公開表揚,并排出一個光榮榜,發(fā)放到每個村校,全鎮(zhèn)公布。教師工作責任是重大的,要讓教師工作在榮譽中,從而珍惜教師稱號,為自己做出的點滴成就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悅。
三、物質激勵
根據(jù)我鎮(zhèn)的實際情況,參照我縣中小學常規(guī)管理暫行規(guī)定。為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經征求各村校長和廣大教師的意見,我們制定了全鎮(zhèn)的獎勵方案。我們這里教師的工資并不高,況且很多老師都是從代課教師轉正的,所以,物質的獎勵在我們這里是可以起到相當大的作用的,這就為學校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教師參加各種學術比賽獲獎的、輔導學生獲獎的均進行物質獎勵。物質的獎勵是有限的,但它所獲得的榮譽使教師辛苦的工作得到了承認。這樣,原來懶散的教師變得勤快了,原來看不到希望的老師就像獲得了新生。這讓那些業(yè)務能力、學習能力落后的老師想到了進修,讓那些能力強的老師自主搞起了科研。2008年秋,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舉辦的函授學習中,我校有7人參加了中師升??频膶W習,有3人參加了專升本的學習。每年縣舉辦的繼續(xù)教育學習,全鎮(zhèn)100%的教師參加。我們要把它形成一個制度,把這種精神凝聚起來,形成一股發(fā)展向前的動力源泉。
五、榜樣激勵
舉行教師比武課,推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個人。2008年春季學期,在全鎮(zhèn)舉行了小學教師現(xiàn)場執(zhí)教比賽,比賽通過村賽——片賽——鎮(zhèn)賽一縣賽的形式,賽出鎮(zhèn)里課堂教學的佼佼者,在全鎮(zhèn)樹立榜樣。2008年秋季期,開學初便在六務小學舉行新教師培訓,開展業(yè)務講座;開展“一幫一”活動,學校建立以師帶徒為主要方式的青年教師培養(yǎng)制度,采取壓擔子的扶持形式;抓好骨干教師的培養(yǎng),鼓勵青年教師大膽創(chuàng)新、盡快成才,要求他們上研究課、示范課。
在尊重、理解、信任的氛圍中,在各項激勵機制的帶動下,老年教師在教師缺編嚴重的情況下,能勇挑重擔;青年教師在課堂教學能夠克服困難銳意進??;代課教師在薪資微薄的情況下,依然與公辦教師并肩作戰(zhàn)。一個團結向上的集體、一個相處融洽的集體、一個在事業(yè)面前敢為人先的集體在這些激勵措施的鼓勵下,拼搏著、奮斗著。
經過激勵,老師們的工作熱情空前高漲,整體素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開創(chuàng)了學校工作的新局面。2008年春,我鎮(zhèn)小學畢業(yè)檢測成績保持全縣領先地位。教師、學生參加上級的各項學術競賽始終保持先進水平。特別是學生的思想道德方面進一步提高了,出現(xiàn)了主動為進駐本鎮(zhèn)的海軍陸戰(zhàn)隊送米、送菜的動人場面,為“5·12”四川大地震獻愛心捐款的感人情景。這充分說明了我們已從教學成績向學生整體素質提高的方向轉變。
激勵手段要與制度建設相結合。在學校管理中,激勵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們也要認識到,激勵手段也不是萬能的。學校管理要科學化,單純采用激勵的方法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從而實現(xiàn)“剛柔相濟”的管理目的,達到共建平安、和諧學校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