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葉圣陶說過:“作文就是用筆來說話。作文要說真話,說實在的話,說自己的話,不要說假話。說空話。說套話?!钡蛐W生生活閱歷淺,對生活缺乏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往往寫作時無話可說,無話可寫。再加上教學時,作文題目由教師出。主題由教師定,“寫什么”不能逾越教師劃定的范圍,“怎樣寫”必須遵循教師指導的幾種模式……,結果導致學生寫作時內容不豐富,謊話大話連篇,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甚至出現“套文”、“抄文”的現象,學生更是對作文喪失了興趣。怎樣才能消除這些現象,讓學生愿寫樂寫,表現出真的自己呢?
一、創(chuàng)設和諧歡樂的教學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人力求認知、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活動的心理傾向。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fā)生濃厚興趣時,他就能積極地思索,主動地感知事物,同時產生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多數是讓學生靜坐在教室里,根據教師的命題來寫作,這種紙上談兵而又枯燥乏味的教學形式自然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為了完成任務,很多學生只能絞盡腦汁胡編亂造。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要想辦法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歡樂的氛圍。使學生具有一種自由、樂寫的心態(tài),使他們主動參與,充滿信心、充滿激情地進行構思和寫作。例如寫《我的自畫像》之前,我與孩子們做個游戲:每個人給自己畫一幅畫像。然后由老師任意出示其中一幅畫像,讓學生猜出畫中人是誰,看誰畫得最像。由于每個孩子都希望別人一眼就能猜出自己,都紛紛開動腦筋,抓住自己最主要的特征畫了起來。猜畫開始了,學生爭相發(fā)言,聯(lián)想豐富。這時,我告訴孩子們,每個人都不同,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只有抓住最獨特的地方,我們才能把人寫真寫活!就這樣,學生在游戲中明白了習作的要求,學會了真實的表達。這樣,游戲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二、豐富生活體驗,積累寫作素材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對于絕大多數孩子來說并不愿寫作文。因為,學生寫作文時總覺無話可寫,無話可說,究其原因是他們的生活范圍狹窄,缺少寫作素材。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改變這種狀況,我們就必須去播“種”,去找“米”,然后煮出色香味俱全的“飯菜”。其實,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一個作家沒有生活的體驗,就寫不出好的作品;一個演員沒有生活的體驗,就演不出好的戲;一個學生沒有生活的體驗。就寫不出好的作文。
詩人何其芳曾說:“生活是多么的廣闊,生活是海洋?!币箤W生筆下有東西可寫,就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到生活中去積累材料。生活中處處有作文素材,只是學生缺少了發(fā)現的眼睛,因此我們要讓學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鼻子去聞,用敏銳的心去感受生活。如在班級建立“圖書角”,鼓勵學生博覽群書,讓他們在廣泛的閱讀中吸取文化營養(yǎng),豐富積累,充實自我:學辦手抄報,把語文向課外拓展;舉辦古詩文吟誦。感受中國文化的深厚;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積累豐富的寫作養(yǎng)料;開展豐富多彩的比賽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說寫……學生感受最深的或事或人或物或感悟寫下來,這樣,學生作文就會由“無米”到“有米”,由“怕寫”到“樂寫”,由“胡編亂造”到“真情涌現”。
三、依托課本,提高謀篇布局的能力
兒童寫作文,由于受閱歷及知識的限制,對怎樣正確使用規(guī)范的書面語言來敘述所見所聞,又該怎樣在寫人、寫事、寫景、狀物時靈活地進行謀篇布局,還有較大的困難。其實,蘇教版教材所選課文通俗易懂,文質兼美,易于學生學習、借鑒、模仿。如果能依托課本,充分挖掘課文中學生可模仿借鑒的“點”,學習其章法結構、語言技巧,有系統(tǒng)地對學生進行句、段、篇方面的訓練,那么就會使學生習作時有??梢溃懈蓪ぃ袚刹?,從而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四、運用激勵性評價,增強學生的信心
世界著名作家海明威在兒子讀完他給的書目之后,對兒子說:“好吧,現在你自己試著寫短篇小說。當然,你別指望能寫出一篇驚人的小說來?!辈痪?,兒子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小說拿給海明威看。海明威看完后說:“挺好,比我在你這個年紀時寫得強多了。只有一個地方,要是換了我的話,我就要改一改的?!苯又敿毜亟忉屃诵枰牡脑?,然后又微笑著對兒子說:“你走運了,孩子。你已經表明你是有想象力的。你已經成功了一次。那就再去做成功的一千次吧?!倍笏种v了自己的寫作經驗。兒子在海明威的指導下后來也成為了一名作家。
從海明威的教子方法中,我們可以獲得一些有益的啟發(fā)。第一,在對學生作文進行批改、講評中應多運用一些激勵性的語言。因為賞識會令人產生快樂情緒,而快樂情緒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老師在批改作文時,不能只用挑剔苛責的眼光找出學生的不足和錯誤。第二,在批語中多一些商量式的語言,少一些武斷式的語氣,這樣學生才會產生一種心理上的認同感,容易接受你的意見。第三,作文評改要把要求放低,重點檢查寫作的基本功,如字、詞的運用,句子通順與否等。當然,作文評改權要下放,不能教師包攬,應以教師為主,學生為主體,在作文后設“自評”、“家長評”、“教師評”甚至“讀者評”欄目,讓學生相互切磋,取長補短,讓其個性化的語言在開放式的評價中得到呵護。
總之,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我們要針對學生的特點,讓作文回歸兒童生活,讓作文真正成為兒童表情達意、書寫真我的生命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