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菜,我把一棵蔥剝得白白嫩嫩、挺拔秀麗,笑著說:“蔥美人,你好漂亮哦!”
先生嗤我:“一棵蔥漂亮什么?”我大不服:“不漂亮嗎?”
他不答,往門外逃,我揪住他做思想工作:
首先,從理論上講,人家蔥長得漂亮。如果不漂亮,晴雯不會在看了一起來到的幾個姑娘之后笑嘻嘻地贊美她們像“一把子四根水蔥兒”。就是人家劉蘭芝打扮好了見婆婆大人,也是“指如削蔥根,口若含珠丹”。
然后,從為人上講,人家蔥做得漂亮。蔥是很大氣的東西,做什么菜都幾乎先用蔥花熗鍋,涼拌菜里蔥絲也是清清白白獨一份兒。古人叫它和事草,就是這個意思。
有這些好品質(zhì),決定了南甜北咸,東辣西酸,各有各的偏嗜,但全國各地少有不吃蔥的。山東有章丘大蔥,陜西有華縣谷蔥,遼寧有蓋平大蔥,北京高腳白大蔥,河北隆堯大蔥……
吃蔥出了名的當然數(shù)山東人。就好比江南出美女,人家那里的蔥確實出色。
蔥不但好滋味,而且好藥用,中醫(yī)說它味辛,性溫,能發(fā)表活里,通陰活血等等,簡直就是一等一的救命草。
還有一種蔥,也美,更淳樸,味道更濃烈。像鄉(xiāng)野村姑,可以赤裸裸表達愛情,一點都不用含蓄,看見情哥哥就唱:“陽婆婆出來照西墻,愛哥哥的心思一肚肚裝,草根根比不上樹根根,你是妹妹的心上人……”這就是茫茫戈壁灘上一簇簇、一叢叢的嫩綠沙蔥,帶回家,做餃子餡、拌涼菜、腌制冬菜,又鮮又香,味道美極。
你看,蔥稱美人,名下無虛。
美人好脾氣,可以當綠葉,襯托紅花。袁大才子的《隨園食單》里用蔥做配料隨處可見,比如鹵雞:囫圇雞一只,肚內(nèi)塞蔥三十條,茴香二錢……香吧?
美人好能干,可以獨當一面、面不改色:北方人四季愛吃面,蔥油拌面味道最足,最純,色澤紅亮,滋味肥鮮,蔥輔面香,面助蔥勁,濃釅可口,百吃不厭。
美人可以當英雄,演出大救駕:來了客人,一無準備,只要籃里有蛋,后園有蔥,就心里不慌。蔥油餅可烙得,蔥花雞蛋可炒得,主食就是烙餅卷大蔥嘛。
其實,我的小家庭就是一盤菜。如果是蔥燒排骨,先生是排骨,家庭主力;孩子是油鹽,無其不歡;我是那棵蔥,調(diào)出我們家特有的味道。如果是小蔥拌豆腐,先生是豆腐,溫柔大氣;孩子是油鹽,無其不歡、我還是蔥,拌出我們家特有的簡單清白的色彩。如果先生是山東烙餅?zāi)??孩子是生命里的鹽,我還是蔥啊,離了我,看他怎么吃出千般滋味、萬種風情。
先生看我大放厥詞,壞壞地問我:“寶貝,你算哪棵蔥啊?”“???”我斜他一眼,大笑,“我是一棵,美人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