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愛爾蘭的音樂,是空靈飄渺的,絕世離塵的,它充溢著自然的氣息,如水一般清澈見底。單純、簡潔、純凈,又略帶絲絲憂郁和傷感,纏繞0間。音樂來自那個古老而遙遠的國度,溫暖卻又憂傷的愛爾蘭島國。音樂能夠反映出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民族特征,愛爾蘭的人民,樸質、醇厚、平易近人,他們是浪漫詩意的,成就出眾多世界聞名的文學家藝術家,他們又是熱情奔放的,創(chuàng)造出集愛爾蘭傳統(tǒng)音樂、歌曲、舞蹈的精華于一身的河舞。
[關鍵詞]靈魂 安靜 清歡 水樣的憂傷
前言
結緣愛爾蘭,是因為迷戀它的音樂。有人撰文說:“音樂王國的圣者給了英倫三島太多的寵愛,在中世紀的戰(zhàn)鼓聲聲中,有風笛惆悵;在現(xiàn)代文明的機器隆隆中,有吉他躁動。包括蘇格蘭、英格蘭在內,這片音樂沃土上才俊輩出,而愛爾蘭又因了其獨特的歷史與文化,音樂表現(xiàn)獨樹一幟?!蔽夷軓淖约鹤詈唵巫钤嫉穆犛X上去感覺去體會去捕捉其澄澈如水的音樂特質,聽著那水滴般清澈的音樂,仿佛看到遙遠天際邊美麗的愛爾蘭島國,藍藍的天空,干凈透徹。幽靜的山林,有小溪淙淙流過,遼遠空闊的草地上,撒著潔白的羊群,安靜怡然。靈魂和音樂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交融,每一條心的紋路都會被溫柔地覆蓋、填補、愈合。
一、愛爾蘭音樂相關介紹
1、歷史背景
愛爾蘭早期居民克爾特人是一個很有音樂藝術才能的民族??藸柼刈宓膹棾娙耸褂玫木褪且环N可以攜帶的豎琴。他們是古代的專業(yè)音樂詩歌藝術大師。豐富多彩的愛爾蘭音樂是在爭取民族獨立和發(fā)揚民族文化的斗爭中發(fā)展起來的。十二世紀時,愛爾蘭豎琴家精湛的演奏技巧已經著稱于歐洲。十八世紀,隨著愛爾蘭民族解放運動、反封建運動的高漲和愛爾蘭民族文化的復興,不僅古老的豎琴比賽大會得到了恢復,而且西歐大陸音樂在愛爾蘭生根、開花、結果,放出異彩,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發(fā)展成為歐洲的一個重要的音樂中心。
今天,愛爾蘭人民引以為傲的是:德國著名作曲家亨德爾嘔心瀝血的經典作品、取材于圣經故事的清唱劇《彌賽亞》是于1742年在都柏林初次演出、由作曲家本人親自指揮的:1814至1816年間,貝多芬曾改編了六十二首愛爾蘭歌曲:比肖邦大三十歲的都柏林鋼琴家、作曲家約翰·菲爾德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美的小夜曲,這些小夜曲對肖邦產生了很大影響。
2、風笛
無論是《泰塔尼克號》(TITANIC)中美麗活潑的羅絲與英俊開朗的杰克悲情離別,還是《勇敢的心》(BRAVE HEART)中英勇的華萊士刑前高呼“自由!Freedom”,再至德曼與湯姆克魯斯共演的《Far and Away》中最為高潮、振奮人心的結局,以及《冷山》《燃情歲月》、《大地雄心》……中更多令人難忘的精彩情節(jié),所共有的用以渲染意境烘托氣氛的都是愛爾蘭的風笛之聲?!堆寺分戌娷S明在解讀柴科夫斯基的《六月——船歌》時說了一番話:“……好的音樂都會在人的頭腦中形成畫面,……”,他的畫面是俄羅斯風光,而愛爾蘭風笛所反映出來的不是遼闊無垠的草原,不是綺麗的外高家索風光,也不是波濤洶涌的伏爾加河,更不是圓頂的東正教堂,有的只是茂密的森林、連綿的山脈、具有原始美的湖泊和蜿蜒曲折的海岸線——那是廣闊而又秀美的愛爾蘭風光!
風笛在歐洲擁有眾多的流派,“烏林管”(Uilleann Pipe)就是其中的一種。它是愛爾蘭的民族樂器,是凱爾特音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與“蘇格蘭風笛”(Great Hiqhland Bagpipe)區(qū)別開來,我們習慣于叫它“愛爾蘭風笛”。在結構上,“愛爾蘭風笛”的皮囊的一端是個大粗管,這個大粗管上連著5根細管,皮囊的另一端連著一根細管,這根細管是像笛子一樣有出氣孔的,并且雙手因該是通過控制那根細管的氣孔,改變音符的。在演奏方式上,蘇格蘭風笛是用嘴吹的,而愛爾蘭風笛是用胳膊夾著一個皮囊演奏的,不用嘴吹,有點像手風琴,蘇格蘭風笛一般是站著演奏或者行進著演奏的,愛爾蘭風笛一般是坐著演奏的。在音色上,蘇格蘭風笛聽上去顯得高亢而尖銳,在合奏時有一種氣壯山河的豪邁之氣。而愛爾蘭風笛聽上去更加低沉,更加圓潤。在獨奏時能夠強烈地營造一種哀婉的氣氛。
風笛的聲音十分特別,就像畫眉鳥的嗓子。在風笛甜美的聲音里,有一縷隱約的沙啞和滄?!恳粋€尾音,都會非常隨意,留下一個回旋的音符,散漫慵懶地吟詠著流浪,寂寞,純粹,純潔而灑脫的感情。
一曲悠婉清冽的風笛,俯首低眉問轉為昂揚,它能夠滌蕩覆塵的心靈。喚醒未泯的靈魂。風笛以悠揚婉轉的聲音,訴出喜憂摻半的生活,尤似完美亦或是錯落的詩行……
3、新時代/新世紀音樂
NEW AGE也被翻譯為新世紀音樂、新時代音樂,或新世紀,音樂,是一種寧靜、安逸、閑息的音樂,純音樂作品占的比重較多,有歌唱的占較少。NEW AGE可以是純ACOUSTlC(即以傳統(tǒng)自發(fā)聲樂器演奏)的,也可以是很電子化的,重點是營造出大自然平靜的氣氛或宇宙浩瀚的感覺,洗滌聽者的心靈,令人心平氣和。它的節(jié)奏自然而自由,旋律即興變換,和聲和諧而祥和,音色透明而神秘。NEW AGE多時與音樂治療有關,不少NEW AGE音樂可以用于音樂治療,即治病,也有不少與宗教特別是佛教,瑜伽等打坐冥想有關,這種關系的產生很可能是源于NEW AGE思潮哲學。NEW AGE音樂通常被視為中產階級的音樂,WINDHAMHILL是最具代表性的NEW AGE唱片公司,NEW AGE代表樂手有ENYA,GEORGE WINSTON,WILLIAM ACKERMAN,YANNI,KITARO等等。
NEW AGE的美學理念
從音樂風格而言,這種新音樂從反叛的角度而言,新世紀和浪漫主義有很多相似之處。新世紀音樂是輕音樂領域里的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對傳統(tǒng)審美觀念的反叛。盡管在風格上、思想觀念上有很多變遷,但二者的背后卻有著共同的哲學觀念,那就是對生命、對快樂的理解生命于我們只有一次,所以應當活得崇高而有意義。平衡、和諧、安定是這世界上最完美的境界。然而二十世紀的哲學新潮——過程主義的擁護者們卻認為,過程和終極是對立的兩個哲學范疇。生活應當是生命的自由的過程,它是最實際的存在:活著,就應當努力去體會這過程。生命如果被外力——例如種種功名利祿的終極目標一所牽制,就被降低為機械而不自由的過程,這也就否定了生命的價值。因此,為消除這種異化的最好的途徑,就是自我松綁,返璞歸真,改變傳統(tǒng)的以未來某個目標為生活中心的人生觀,把自己從功利目的中解放出來。
恩雅
恩雅,new age的代表歌手。這位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崛起的愛爾蘭女歌手,有著中世紀的幽靜和飄逸。身為音樂奇才的她在專輯中集作曲、演唱、編曲和演奏于一身,甚至連混音與合成都一手包辦。她周游于流行樂和古典傳統(tǒng)樂之間,天籟般美妙的嗓音迷煞了世界上大部分的聽眾。
像空氣一樣透明,如水一般輕柔,似藍色月光般憂郁。又如絲一樣精致而雍容,這就是恩雅的聲音,有一種靜默、含蓄卻又雋永、豐沛的美。其實,聽恩雅不必聽她的歌詞。恩雅自己美妙的歌唱早就把歌詞淹沒了,就像是溶溶的月光把無邊的夜色淹沒,清清的溪水把茵茵的草地淹沒一樣,讓聽者只沐浴在明媚的月光中,只浸潤在濕漉漉的溪水里而將夜色和草地都融化于其中?!肮路h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甭牰餮?,就是這樣的感覺,歌詞已經淡去,唯余美妙的樂曲。音樂本來就不屬于歌詞,而屬于旋律,再好的歌詞也只是音樂的累贅。語言是地上生長的草,而旋律是天上飄飛的云。好的音樂,無需攪拌歌詞添加劑,將一池透明的好水攪渾。恩雅好就好在將她的感情她的感覺她的心靈她的夢想演繹得澄清透明,讓我們忽略了或遺忘了原本的歌詞。恩雅的音樂,是一種清純得有些令人悲傷得要落淚的夢境夢能說出來嗎?能說出來的都不是夢。但夢可以用音樂表現(xiàn)出來。正如恩雅的音樂一般。
神秘園
成立于1 994年的Secret Garden,是一支著名的新世紀音樂風格的樂隊,它由兩位才華出眾的音樂家組成,一位是在挪威音樂界享有盛譽,曾為不同的音樂家擔任作曲、監(jiān)制并身兼鍵盤手的Rolf Lovland,他是Secret Garden的靈魂:另一位則是來自愛爾蘭的小提琴家FionnuaIa Sherry,她曾接受正規(guī)的古典音樂教育,曾與多位世界級音樂家與流行歌星合作。Relf Loviand深信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塊屬于自己的領地,每當痛苦失望或消沉時,就需要抒緩情緒尋找內心的平靜和安慰,這塊藏在每個人內心的土地,就是“神秘園”。
神秘園——水的憂傷。恬靜深遠,自然流暢。當SECRET GARDEN,在這支代表著舒緩柔美、清幽寧靜、感傷思憶的樂隊演繹的輕靈、純凈、憂傷溢滿心靈的時候,靈魂在流淌的音樂聲中優(yōu)雅而寂寞地舞蹈……遠離凡塵俗事。心靈被凈化得晶瑩剔透、清爽圣潔。
神秘園的歌聲可以作畫,它繪出純凈的自然、色彩繽紛的田園。纏綿而抒情的曲調,讓人聽出憂傷,聽出沉思,聽出典雅,聽出呢喃絮語,聽出荷塘月色,聽出鳥語花香。
在喧囂而紛繁的塵世中,用一顆安靜的心去聆聽神秘園的音樂,心靈會有洗盡纖塵,超凡脫俗之感,以致在面對世俗的紛爭中,能夠維系潔凈而超越的胸懷,寵辱不驚,淡然處之。相信一切偶然皆由命定,凡事盡人事,則可輕成敗,這是神秘園帶來的感悟。
二、愛爾蘭的傳統(tǒng)文化
愛爾蘭又叫做“翡翠島”,因為它如翡翠一樣鮮綠,又和翡翠一樣珍貴而稀有。愛爾蘭音樂不屬于那里的陽光,也不屬于那里的月色,它只在你憂郁的時候給你慰藉、在你受傷的時候給你安撫、在你崩潰的時候給你堅強、在你需要它的時候給你神奇和驚喜。
愛爾蘭是個古老的民族,有許許多多的民間傳說。蓋爾族的女巫,手捧金壺的小妖精……曾經被老人們隨口譜成民謠代代相傳。直到今天,仍然能從愛爾蘭音樂中聽出古樸的往事。
愛爾蘭有一種既像酒又像咖啡的咖啡,或者說是一種特殊的雞尾酒——愛爾蘭咖啡。原料是愛爾蘭威士忌加咖啡豆,特殊的咖啡杯,特殊的煮法,認真而執(zhí)著,古老而簡樸。
愛爾蘭培育了許多世界著名的文學家和藝術家,其中有四人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們是:詩人葉芝(1923年)、劇作家肖伯納(1925年)、劇作家貝克特(1969年,代表作《等待戈多》)和詩人希尼(1994年)。葉芝。這個美麗的國度中的一位不朽的詩魂。他用平實而又溫暖的語言詮釋著人類永恒的命題——生命、尊嚴、青春、愛情,抒寫著他對自己和他的同類的無限的愛。
愛爾蘭踢踏是現(xiàn)代舞蹈風格的一種。形成于在20年代的美國。當時愛爾蘭移民把民間舞蹈帶到美國,逐漸融合形成了新的舞蹈形式。這種舞蹈的形式比較開放自由,沒有很多的形式化限制。舞者不注重身體的舞姿,而是著重趾尖與腳跟的打擊節(jié)奏的復雜技巧。表演者穿著特別的踢踏舞鞋,用腳的各個部位,在地板上摩擦拍擊,發(fā)出各種踢踏聲,加上舞者的各種優(yōu)美舞姿,形威踢踏舞特有的幽默、詼諧和表現(xiàn)力非常豐富的一種魅力。
很多研究文化人類學的專家曾指出,無論從地域還是從民族分布來看,愛爾蘭血統(tǒng)是熱烈的,而法蘭西血統(tǒng)是貴族的優(yōu)雅。二者相比,后者除了殘存的矜貴之外一無所有,而前者卻有一種獨立支撐的堅韌力量。因此,愛爾蘭民族是個堅忍不拔的偉大的民族!愛爾蘭人熱愛音樂,喜歡飲酒,愛爾蘭的音樂舞蹈也因此奔涌著浪漫主義情懷,并有著陳酒般醇厚的魅力。正是在愛爾蘭這個特別的土地上。才能誕生出世界上最美的民歌,最空靈的音樂和最熱烈的踢踏舞??偠灾瑦蹱柼m的音樂和舞蹈可以給人太多的靈感,可以讓人盡情享受。
三、對愛爾蘭音樂的主觀領悟
1、華麗與清貧
莫扎特是華麗的,敏銳的藝術觸角,非凡的學習能力,卓異的審美觀,其音樂散發(fā)出成熟完滿的光輝,透露出豁達溫厚的哲思。貝多芬是華麗的,最雄渾最矯健最豪邁最深沉,讓人在最黑暗最需要膽量的時候,產生出神圣的感動,激發(fā)起堅毅的崇高。可是愛爾蘭音樂是清貧的,沒有華麗的旋律。空靈、靜曠、幽長、悠遠,恬靜深遠,如水清逸。它是潔凈而高貴的,不像是世間的曲調,卻是可以相伴終生的歌。它不喧囂,卻有一種特別的力量,穿透可見或不可見的間隔,直抵靈魂的最深處。
茂盛,是一種昂然的狀態(tài)。詩經楚辭是盛,漢賦唐詩是盛。千金買馬是盛,醉笑陪君三千場也是盛。盛如春之最濃艷時,萬花紛落,安心踏足其間惋惜激烈的放縱。然,愛爾蘭并不是盛的,卻好得很,猶如月晦時繁星都亮了。納蘭詞云:“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蹦档な鞘⒌模麉s迷戀雪花,雪花并無富貴之心,卻自清冷漫出一種不可言說的好處。在艱難中創(chuàng)業(yè),在萬馬齊喑時吶喊,在時代的舞臺上叱咤風云。是一種追求:在淡泊中堅持,在天下沸沸揚揚時沉默,在名利場外自甘寂寞與清貧,也是一種追求。若將愛爾蘭音樂擬人,她的追求顯然是后者。
聽過一種說法,文學的至高境界有四層——簡單、開闊、深刻、優(yōu)美。其中的簡單和深刻看似矛盾,實則是不同意義上的形容一簡單和優(yōu)美是形式上的,深刻和開闊是內容上的。筆者認為,愛爾蘭音樂亦是如此,它是簡單、優(yōu)美而且深刻、開闊的。
安妮寶貝在《素年錦時》里有一題一白茶,清歡,無別事?!盟鼇硇稳輴蹱柼m音樂恰到好處?!叭碎g有味是清歡”,愛爾蘭音樂是清凈歡暢的,表面的柔韌與內在的凜冽相互掙扎,自然形成一種潛在的深刻和優(yōu)雅。
周國平說:“感覺和感覺之間沒有路,只能跳躍,思想和思想之間有漫長的路,必須跋涉?!毕旅嫖揖透杏X和思想兩方面談談我對愛爾蘭音樂的理解。
2、濃郁如酒:愛爾蘭音樂如酒的感覺
泰戈爾說:“不要試圖去填埋生命的空白,因為,音樂就來自那空白深處?!睈蹱柼m的音樂總會有留白,而且非常隨興,變幻莫測。音樂的空靈,雨的飄逸,水一樣的憂傷,流出夜空,流入內心。在這里,心,漫步,洗滌,還原,成陽光,雨露,流水,山峰,土壤,草原,牛羊,雪,樹。不惹一粒塵。那悠遠綿長的風笛樂聲總會讓人聯(lián)想起大片大片的純綠色草地,聯(lián)想起那夾雜著北大西洋溫暖水氣的土地,以及清清的草香……愛爾蘭獨特的音樂總是美得令人屏息。
3、旋律如夢:愛爾蘭音樂的意象與意境:琥珀色的夢
愛爾蘭的鋼琴音樂,伴有風琴、豎琴和吉他,很美。像清涼的水滴,會一點一點的墜落在心里。好像幽暗的叢林里一片深藍的水洼,風把紅色的樹葉、粉白的花瓣吹落下來,漂浮在水面上,然后被風帶走。這是音樂帶來的意象。
音樂如絲。那種高亢起來明亮尖銳,低沉的時候柔軟婉轉的旋律,像一條絲線,不斷的不斷的纏繞。音樂如綢。像一塊淺藍色的細膩柔滑的段子,柔和的,浪漫的。風笛的聲音幽幽的彌漫于空氣之中,迂回繚繞,撩動心靈深處的平靜,點出陣陣水暈。
4、動人如詩:愛爾蘭音樂與詩歌
海德格爾說:“人應詩意的棲居在大地上。”
音樂如酒,動心,用情。酒,屬感性,帶凡人的悲喜,近乎于詩。
詩應當單純。單純得像一滴露水。愛爾蘭音樂如詩,純凈得像一滴露水。有人說:“詩的使命是喚醒感覺,復活語言。內感覺的喚醒即捕捉情緒,外感覺的喚醒即捕捉意象。復活語言,就是使尋常的詞在一種全新的組合中產生不尋常的魅力?!睈蹱柼m音樂亦是如此,它讓平凡的音符在一種全新的組合中產生非凡的魅力。
愛爾蘭如茶——思想
在這樣一個匆促而緊張的時代,在都市灰撲撲的空間里。人們發(fā)現(xiàn)鳥的啁啾,藍天的可貴,人們尋找春天來臨的信息與深秋落定的意境,感受友情與愛情的意義,在一切的閱讀中審視自己的心靈。與其來不及選擇不如不選擇,與其焦慮疲倦患得患失不如固守一隅心安理得。傾聽一段愛爾蘭的曲子,能夠沉淀出一份難覓心境,讓你一洗迷惘,坦然前行。
愛爾蘭音樂里精致而豐富的安靜
愛爾蘭音樂有一種內在的寧靜和從容,沒有一絲浮躁和媚俗。一位基督教徒說:“上帝的法則是從容而優(yōu)美的?!惫P者相信,從容本身就是優(yōu)美的,從容中自有一種神性。
愛爾蘭音樂如同泉水般安靜清醇,它能夠洗凈我們在人世間跋涉的塵土和疲勞。
紀伯倫說:“偉大的歌者是能唱出我們的沉默的人?!闭\然如此,正如愛爾蘭的音樂精靈們。
道家創(chuàng)始者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老子說“上善若水”,水為天下之至柔,卻能馳騁于天下之至堅。老子說:“重為輕根,靜為跺君?!彼J為安靜是躁動的主宰。筆者相信,深愛著愛爾蘭音樂的人都是能夠守住心里的一片凈土的人。惟有內心安靜。才能與愛爾蘭音樂產生深切的共鳴。人說靜水流深,最深的水,總是寂靜無波。音樂的安靜是精致的,因為靈魂是精致的:音樂的安靜是豐富的,因為內心是豐富的。其實,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
愛爾蘭音樂的藝術美學
悠閑的時候,一杯花茗,一縷清香,獨坐靜處,感受一種聲音帶著漂泊的放浪,遠遠的從一個闊別已久的地方傳來,緩緩穿過流淌身邊的歲月長河……
筆者從愛爾蘭音樂中,讀出理想、真理、信仰、愛、善。
藝術沒有國別,真正好的藝術是屬于全人類的。
在這個世間,人們畢生都在追求三件東西——真、善、美。其中真和善都是有明確的界限可以劃分其對錯好壞的,唯有美是最為復雜的。哲學上將美定義為一種無功力的、無目的的表現(xiàn)形式。筆者認為,美是人的心靈的一個幻影。美感本質上是一種孩子的感覺。孩子的感覺其特點一是純樸而不雕琢,二是新鮮而不因襲。愛爾蘭音樂兼具了這兩種特點。
藝術終究為沒有信仰的現(xiàn)代人提供了一種真正的精神補償。對于熱愛人生卻又為終極關切苦惱著的人們來說,藝術應該是最好的慰藉。
愛爾蘭音樂與哲學
音樂如茶,淡里求靜,淡里求清。茶,屬知性,帶哲人的思考,近乎于哲學。
質樸是大師的風格。大才者樸實無華,小才者華而不實。無論自然還是藝術,對其享受帶來的快樂遠非虛名浮利可比。因為這是對生命本身的享受。愛爾蘭音樂是親自然的,是不飾雕琢的。愈是自然的東西,就愈是接近我們生命的本質,愈能牽動我們至深的情感。
哲學上,筆者祟尚成熟的單純和不張揚的激情。筆者認為,藝術作品中的激情外露終歸是不成熟的表現(xiàn)。但愛爾蘭音樂是不張揚的。卻不乏柔韌有力的激情,有一種豐富的簡單,深刻的平淡,自信的謙虛。
其實,音樂、文學、藝術、哲學在某種程度上是相通的,它們都是高實踐的,不怎么實際的。都是不世故的,也都是超純理論的,形而上的東西:是個體的生命體。人和動物的區(qū)別就在于,人有靈魂,而動物沒有靈魂。蘇格拉底和傻瓜的區(qū)別在于,蘇格拉底的靈魂醒著,而傻瓜的靈魂昏睡著。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總有一些東西可以滌蕩我們的靈魂,讓它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比如愛爾蘭音樂。
在人類的精神土地的上空,不乏好的種子。那些撒種的人,是大自然的精靈,是古老大地上的民族之魂,是創(chuàng)造了偉大精神作品的先哲和天才們。愛爾蘭音樂是一位真正的朝圣者,它是靠自己孤獨的求索加入人類的精神傳統(tǒng)中的。
結語
愛爾蘭的音樂平靜舒緩,猶如天籟,敲擊起時間的水聲,與心情絲絲相扣,琴瑟知音。音樂的流轉如同美麗的畫面,那濃淡相宜的涂抹,開了晴窗一扇。靈魂的窗欞邊,有風雨晨昏、儀態(tài)萬千的世界、自然的風景。平靜里,有一種張力,變幻里,有一種永恒。聆樂時,仿佛坐在音樂的湖水里,心靈的月華,灑滿了恬靜的時光。生命的棱角,是月夜里靜佇的遠山。那心靈通幽處,有一些緘默小徑,不會被驚擾踏醒,只散落著一些零碎的花瓣,隨興地,任風拂亂了……愛爾蘭正如同它的音樂,是如此的干凈而飄,蒼涼而遠。音樂總是能喚起一些傷感哽在喉里,催生出思念和回憶,那似是青荷的梵唱,亦是靈魂的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