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放言要做“90后”韓寒、郭敬明的19歲少年,控股多家文化公司,簽約千名模特經紀,策劃多個模特賽事,以自己圈內藝名命名的新公司剛剛注冊成立,少年得志,該是怎樣的恣意張狂?
正兀自猜測著,主角現(xiàn)身,除了朋克風格的指環(huán),全身上下再也找不到少年叛逆的標記。見招拆招著,是讓你挑不出錯的圓熟融通;謙遜著,是帶著天生優(yōu)越感的自信;對著鏡頭笑著,才看到成熟的外殼下終于裂開了一條縫,透出19歲的燦爛陽光來。
立志要趁早
12歲,小學畢業(yè),凌晨兩點在舞廳被哥哥狠揍的丁仕源
自從因不愿被欺負而“以暴制暴”,打敗了稱霸學校的同學開始,還在讀小學的丁仕源便開始了一段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生涯,他頂著掃把頭、穿著窄腳褲,騎著機車在學校招搖過市,混酒吧,喝酒,鬧事,與社會上的人來往,我行我素,無法無天。
小學畢業(yè)當晚,他帶著一幫小弟兄去舞廳徹夜狂歡,凌晨2點還沒回家。哥哥找到丁仕源后,送上了嚴厲的痛斥外加一頓結結實實的拳頭作為畢業(yè)賀禮。當時覺得丟臉到極點的丁仕源,卻在之后的幾天夜里都一邊流淚一邊思考哥哥的話。
成熟、領悟就在一夜之間不期而至,青澀的叛逆開始褪去,“未來”就此定格——自信于自己對時尚、娛樂的熱衷與悟性,丁仕源立志將來要在時尚、傳媒和娛樂領域大展拳腳。
在深刻反思后,過了十幾天,12歲的丁叮沒有選擇與同齡人一樣的興趣課,而是成為了深圳龍崗區(qū)成人培訓中心最小的學生,學習了新聞學、市場營銷、心理學、策劃管理、服裝等課程。路邊發(fā)的培訓傳單,有感興趣的他就去報名。就這樣,白天和同學一起上課、晚上和
大人一起培訓的生活持續(xù)了近三年。
12歲的理性,固然讓不少還在人生目標上搖擺不定的“大人”們自嘆弗如、艷羨不已,但丁仕源一直實踐、竭力表達的,并不是關于早熟的炫耀,而是他對人生價值、快樂境界的領悟:“我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但我明白那些東西不屬于我,享受我親手創(chuàng)造的才能帶給我精神
上的快樂?!?/p>
實踐要趁早
14歲,初中二年級,坐在《中國服飾報》主編面前的丁仕源
讓《中國服飾報》主編破格同意丁仕源實習的原因,是一份囊括深圳300多家服裝公司廠名、廠址、廠長聯(lián)系電話和服裝風格的資料,還有丁仕源對服飾、媒體的敏銳見解,不輸“大人”的嚴謹思維。這些資料是丁仕源日積月累用心儲備的,七八歲就聽爸爸談生意的他深諳商場之道:“自己要有點真材實料,才能消除別人對我年齡小的不信任?!?/p>
先后轉戰(zhàn)《中國服飾報》《中國紡織報》和《服裝時報》,丁仕源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媒體和客戶關系,無論同事還是客戶,竟無一人對他的年齡和辦事能力提出異議。參加了幾十場服裝發(fā)布會、招商會、酒會和晚會,積累了上百家企業(yè)的客戶資源,這個創(chuàng)意頻出的十幾歲少年
開始在圈子里聲名鵲起,多家公司找上門來,聘請他擔任營銷顧問、策劃總監(jiān)或藝術總監(jiān)。
2006、2007年,被丁仕源評價為自己成長最快的階段——第一次“觸電”大型模特賽事,被世界模特大賽中國總決賽導演看中,加入組委會團隊擔任拓展部經理,負責賽事統(tǒng)籌、對外招商和媒體聯(lián)絡工作,并從此確定了在模特經紀領域的發(fā)展方向;成為《深圳都市報》的
兼職記者、主編助理;到香港,與港臺娛樂同行交流切磋;以個人身份加盟,成功策劃并參與組織了多個大型活動……
丁仕源說自己的人生中有一個主題詞—— “轉折”,從12歲到現(xiàn)在,每隔一兩年就有一次蛻變的機會。良機為何如此垂青于他?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即使少年得志如丁仕源,也沒有例外。在他的博客中,他寫道:“天才就是重復次數最多的人”,因為要創(chuàng)造就要付出很大代價,不停地嘗試、失敗,再嘗試。
他可以當個輕松的總監(jiān),卻仍然堅持事必躬親。14歲以后的生活里,丁仕源給自己定位了很高的目標,他說這樣才能激勵自己。去掉了“戀愛”“娛樂”,工作到凌晨兩三點是丁仕源的正常作息;為活動的一條橫幅較真是常事;即使躺在床上閉上眼睛,腦子里仍然運轉著各種策劃方案。采訪中,丁仕源“抱怨”最多的就是:時間太少,要做的事情太多。
他在乎回報,卻從來不會在金錢上患得患失。參與策劃了200多場活動,只有四成拿了報酬,自己還墊進去了不少交通費、電話費。丁仕源的“回報”概念與經驗、人脈這些長遠的事物劃等號,他的邏輯很簡單:第一次不計較名利,機會才會第二次找上你。
他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認同,卻不會因為反對而改變自己的堅持。初三開始,丁仕源為了工作經常請假,被班主任、級主任、校領導輪番訓話,連家人都認為他到最后很可能事業(yè)、學業(yè)一事無成。16歲時,面對贊助商“我憑什么相信你這個小毛孩”的刁難,丁仕源也曾不知所措。但他說:“越是這樣,我反而越想證明自己,因為我覺得自己走的是正路,我只是尋求另外一種平臺去展示自己。我對自己說,如果你在乎別人的看法,就會永遠停留在別人的思想中?!?/p>
丁仕源選擇的學習“正路”就是在實踐中快速成長,雖然聰明的他惡補一個月后就考上了區(qū)里最好的高中,但他會拿聽一次講座、參加一次活動,與學校里的一堂課做比較,“現(xiàn)代社會教育體制該創(chuàng)新了,學習有很多方式,在學校學的東西不一定都是實用的,實踐是一種更重要的學習?!睊侀_關于教育制度的爭論不談,丁仕源至少提供了另一種成長路徑——成熟與經歷有關,與年齡無關。
創(chuàng)業(yè)要趁早
19歲,大學一年級,作為丁叮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的丁仕源
不會張揚在外表,丁仕源的叛逆是骨子里的。他天生排斥按部就班,承認自己是個有野心的人,發(fā)誓無論如何都要走和別人不一樣的路,要創(chuàng)造更多的物質和精神的成果。創(chuàng)業(yè),水到渠成。
17歲時,丁仕源已經是國家文化產業(yè)示范基地之一松雷文化集團娛樂部總經理,深圳互動文化傳播公司的董事兼總經理以及多家公司的持股人,旗下有上千簽約模特。“90”后,09年,這是一個奇妙的數字暗喻,似乎預示著更大的轉折到來。2009年3月,丁仕源拿到了自己作為法人代表的丁叮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的營業(yè)執(zhí)照,在他的文化產業(yè)鏈計劃里,要用十年時間全力打造一個時尚界、娛樂界的“丁?!逼放?,覆蓋從服裝、模特賽事到影視、房地產的多個領域。
談及創(chuàng)業(yè)之路的風景,丁仕源說,順利的是有機會,不順利的是所有困難、挫折都必須靠自己一個個解決、踩在腳下,才能繼續(xù)前行。而最大的困難,就是怎么才能讓自己的想法得到認可和支持。
為了將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效益輻射到更廣的范圍,丁仕源還發(fā)起成立了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聯(lián)盟——“創(chuàng)億”社團,取名“億”,意指服務于盡可能多的有創(chuàng)業(yè)夢想之人,成就創(chuàng)業(yè)夢、財富夢。對于創(chuàng)業(yè),丁仕源有很多話要說。
“在整個社會群體中有特別才能的人更適合創(chuàng)業(yè),而最重要的一個道理就是創(chuàng)業(yè)不打‘無準備之仗’,來不得半點虛假,必須在個人能力、資金、創(chuàng)業(yè)項目分析、市場考察、人脈資源等各個方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創(chuàng)業(yè)者具有了較強的綜合素質,才能著手創(chuàng)業(yè)?!?/p>
他將所有經歷濃縮成三條領悟:自信,正確定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勤奮,克制與忍耐;平和的心態(tài),感恩、謙遜、合作、付出、誠信。
對于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他建議一定要抓住大學生及身邊的資源,選擇項目要從身邊開始,適合自己的處境,要善于從小處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產業(yè)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小成本卻很有發(fā)展?jié)摿Α?/p>
坐擁自己創(chuàng)造的七位數財富,開著奔馳跑車往來于公司和大學校園,丁仕源卻說,這不是他定義的成功。他享受著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成長的生活,永遠有下一個更高的目標,遠遠沒有到對自己說“OK”的時候。于是,被他的夢想、努力感動的人們,又開始期待,他創(chuàng)造下一個奇跡。
人物檔案
丁仕源
藝名丁叮,出生于1990年2月14日
軌跡:14歲起邊上學邊實習,17歲開始創(chuàng)業(yè)
身份: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英語系文化市場經營與管理專業(yè)大一學生,國家文化產業(yè)示
范基地之一松雷文化集團娛樂部總經理,深圳互動文化傳播公司的董事兼總經理以及多家公司的持股人,丁叮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兼總經理。
成績:成功策劃及參與組織過20個世界級模特大賽和200多個大型活動晚會、酒會,其中包括“九球寶貝”中國選拔賽、世界魅力城市小姐大賽、深圳及廣州服裝服飾交易會、廣東十佳服裝設計師評選等,還參與了多部電視劇的招商及演員統(tǒng)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