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盼了幾十年的建橋夢今天終于如愿,從今以后再也不擔出門不便的憂愁了?!?008年11月6日,是紹興縣最后一個渡口——沙地洋撤渡建橋工程竣工通車的日子,是紹興縣馬鞍鎮(zhèn)國慶、亭山橋等村的男女老少紛紛稱贊縣、鎮(zhèn)人大代表為撤渡建橋工程立下的汗馬功勞。他們高興地說:“是人大代表讓水鄉(xiāng)紹興最后一個渡口成歷史?!?/p>
水鄉(xiāng)人期盼:撤渡建橋
漫步平原水鄉(xiāng)紹興,星羅棋布、縱橫交錯的湖泊江河是紹興城鄉(xiāng)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然而,河、湖相隔也給水鄉(xiāng)人帶來了交通不便,許多地方只能利用搖船擺渡駕起水上通道。隨著近幾年區(qū)域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紹興縣的水鄉(xiāng)渡口陸續(xù)撤除并建起了新橋。唯獨位于該縣北部西海湖上的沙地洋渡口,是紹興縣僅存的一個客渡。
據(jù)渡口附近的沙地洋村原文書李建康介紹,沙地洋渡口僅有一艘人工手搖的渡船從事客渡,日渡客運量達200多人次。
該渡口由于江面寬、河水深,每逢雨季水流量加大,很容易發(fā)生事故。據(jù)統(tǒng)計,渡口每年總有近10起因渡客上下船不小心而掉到河里或擺渡物資掉入河中的事故發(fā)生。
“盡管水上擺渡有著一定的風險,但位于渡口附近的10多個村的村民,因地處偏僻,擺渡往來是他們的主要交通方式?!瘪R鞍鎮(zhèn)人大代表、國慶村村委會主任林汝祥告訴記者。
村民李志明對記者說:“雖然村里出臺了村民免費擺渡過湖的政策,但我們寧愿過橋支付過橋費。”撤渡建橋是渡口村民幾十年來的迫切愿望。
人大代表關注:建言獻策
2006年初,紹興縣、鎮(zhèn)兩級人代會召開前夕,縣人大常委會和馬鞍鎮(zhèn)人大組織人大代表進田園、走農(nóng)家,組織開展代表議案建議調研征集活動。許關水、林汝祥等人大代表冒著嚴寒專程親臨渡口。
2007年2月,紹興縣十三屆人代會和馬鞍鎮(zhèn)十五屆人代會召開,許關水、林汝祥、葉大光、夏華富等11位人大代表聯(lián)名向大會提出了關于要求沙地洋渡口撤渡建橋的建議。
“撤除沙地洋渡口,興建跨湖大橋,事關附近10多個村村民群眾日常生產(chǎn)、生活的切身利益,政府應從關注民生、惠及百姓的著力點出發(fā),將沙地洋渡口撤渡建橋列入民生實事工程,讓村民百姓真正享受到改革發(fā)展帶來的現(xiàn)實成果?!?/p>
撤渡建橋需要投入一筆巨額資金,代表們向政府建言的同時,為政府謀劃著籌資良策:“針對眼前各級組織建設資金相對緊縮的現(xiàn)實狀況,撤渡建橋資金可采取縣里立項撥一點、鎮(zhèn)里財政擠一點、村里自行籌一點、社會各方助一點的途徑,保障建橋資金足額到位和工程及時上馬。”
代表們的建言獻策,引起了縣、鎮(zhèn)兩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紹興縣政府將沙地洋撤渡建橋列入2007年的縣鄉(xiāng)公路建設計劃,落實有關部門進行實地勘測,編制新橋建設方案。
馬鞍鎮(zhèn)政府把撤渡建橋列為當年度的民生實事工程,作為新農(nóng)村建設的一大重點內容,并指定一名副鎮(zhèn)長負責建設資金籌集、橋基及道路的土地征用、工程招投標等重點工作,組建了工程建設班子,負責新橋建設。
為確保工程及時動工,縣鎮(zhèn)村三級抓緊籌集到100多萬元啟動資金,使工程在2007年2月底開工。
百年渡口退役:新橋夢圓
經(jīng)過近兩年時間緊張施工,渡口跨湖大橋全面竣工。
2008年11月6日上午,紹興縣海事局在渡口新橋邊隆重舉行紹興縣沙地洋渡口“退役”儀式,渡口附近的村民從四面八方趕來,新橋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國慶村黨委委員孫金法說:“新橋的竣工通車,給村民群眾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這里面,人大代表功不可沒。”
渡口的最后一任渡工李鳳美,說起渡口的新橋更是激動不已。她說:“雖說從事擺渡讓我有了一份工作,但心里壓力很大,若不小心,后果可想而知。新橋建成之日,也是我過安心生活之時,更是村民出行真正方便的日子?!?/p>
如今,一座嶄新的水泥鋼結構大橋猶如雨后彩虹橫跨西海湖面。據(jù)了解,新建的沙地洋西海湖跨湖大橋全長113.8米,橋寬8.75米,新橋兩側配套投資近300萬元、總長4000多米、寬度10米的“沙八公路”和“沙斗公路”也同時竣工,為水鄉(xiāng)紹興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