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年的記憶里,鄉(xiāng)居雖低矮破舊,卻甜蜜溫馨。即便歲月曾一度那般饑饉寒冷,鄉(xiāng)居也總像一把傘,暖暖地罩護著我童年的夢想。只是青春萌生出翅膀,才期望著逃離這生命的故土,飛翔得遙遠。憧憬和向往中的圖畫,也由鄉(xiāng)村的翠綠,演變成都市的繁華和美麗。然而,當我最終搭乘理想融進都市,并在繁華和美麗中將歲月日歷匆匆翻到了天命之年,這繁華和美麗,卻又勾起我對童年鄉(xiāng)土的那種夢縈魂牽般的眷戀,便又深切地渴望起鄉(xiāng)村那廣袤的綠意和幽幽的寧靜了。鄉(xiāng)居,便又像一本老相冊,斑斕絢麗地翻動于我的眼前。于是,經(jīng)過一番努力,我終于在那片悠悠故土,擁有了一隅屬于自己的理想鄉(xiāng)居,并給她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月明園”。因為月是故鄉(xiāng)明。
我的故鄉(xiāng),是兩地三縣交匯處的一座美麗山村,三山環(huán)抱,滿目青翠。無論日出日落,不管春花秋雨,皆是那樣宜人美麗。如果你能登臨村西曾有仙山之稱的槲山主峰,裊裊三縣炊煙,盡收眼底;陣陣三縣雞鳴,不絕于耳;“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隨處可見。這里雖有些地處偏僻,但離美麗繁華的威海市區(qū)卻只有一時車程。因此,每有節(jié)假閑暇,我便浸沉于這寧靜翠綠的鄉(xiāng)土愜意里。
月明園雖為鄉(xiāng)居,卻不同于傳統(tǒng)的農(nóng)家。闊大的院落中,黃色的泥土,已盡然被如茵的草綠覆蓋,而在這翠綠之上,則疏密有致地挺拔著一棵棵櫻杏桃李和石榴桂花紫荊,就像一群亭亭玉立的豆蔻少女,在春夏秋的季節(jié)里,爭相展示著各自的婀娜風姿。然而,這院落中最讓人仰慕和最值得驕傲的還是那棵年過百歲的金楸了,它雖已齡高,卻依然精神矍鑠,青春不老,五岳獨尊般地挺拔雄視于天地之間,把巨大的綠蔭罩蓋在陽光移動著的每一個角落,傲然地飄逸著一種非凡的英雄氣概。
每逢春來,當滿院鮮花燦爛地盛開出一片絢麗時,那種“人在畫中走,畫隨人影動”的陶然情致,能讓人忘卻世間的一切利欲煩惱;那無處不在,沁心撲鼻的濃郁芳香,更是讓人如飲醇醪般地陶醉;而等到櫻紅杏黃的季節(jié),徜徉于綠蔭叢中,親手去摘擷品嘗著那一顆顆濃濃的甜和淡淡的酸,其不盡的愜意,是都市里無論如何都無法找尋的。
夏日里的夜晚,更是迷人。當午后的驕陽漸漸西去,一陣陣爽風,一聲聲蟬鳴,終于迎來了一輪清幽涼爽的明月時,品茗于廊下,透過花墻和扶疏的翠竹,欣賞著日月潭中那因魚兒的攪動而不時變換著的月影,總能讓人浮想聯(lián)翩,遐思不斷。常常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那兩句著名的歌詞:“你可記得那夏夜聽蟬鳴,你可記得那陣木魚聲?!币驗樵谖亦l(xiāng)居不遠的西南,原先確有一座雄偉的杏山寺,香火鼎盛時的鐘聲,聲聲灌耳。就連那常敲不斷的陣陣木魚聲,也隱隱可聞。只是歲月的動亂,讓這座曾馳名遠近的寺廟過早地焚毀了,因而鐘聲和木魚聲都已不再。然而,自然的蟬鳴卻這般千古地不絕于耳,這般千古地引人遐思曠想……
鄉(xiāng)居的房屋,雖有些低矮,但卻小巧,并以多取勝。北面的一排正房,我將它們辟做了四個臥室和兩座客廳,既有膠東農(nóng)村傳統(tǒng)的火炕,又有都市里的席夢思大床,每有文朋好友前來踏青采風,觀花賞月,都可盡情地去選擇各自需求的風情享受。而一排東廂,則一半辟做廚房餐廳,一半為倉儲磨房。在秋天收獲的季節(jié)里,當田野一片金黃,當滿山的果實壓彎了枝頭,我們便在這磨房里,親自推磨出各種綠色的食品,然后再用正宗的膠東農(nóng)村大鍋,蒸炒烹炸出一道道農(nóng)家的風味佳肴。再加之轆轤秋千和自然流入的山泉,那種久違了的田園情趣,著實讓人留連忘懷……
即便是隆冬,這里也不會變得蕭條冷落。冬的雪日,那是最美不過的了。當呼號的山風送來飄飄灑灑的漫天大雪;當山上樹上和房屋上都堆積著一層層厚厚的潔白;當月明園里所有的屋檐下都垂掛著一串串玲瓏剔透的冰凌時,與親朋故舊一起圍坐在暖融融的炕上,或品茗暢談,或?qū)︼嬓∽茫莿e有一番情趣。那種濃濃的親情鄉(xiāng)情,總讓人那樣暖暖地對這片鄉(xiāng)土生發(fā)出無限地感慨和眷戀……
我之所以要精心營造這樣一所鄉(xiāng)居,并非只是單純地去追求一種自然恬淡的生活,而是想藉此去真正地置身于鄉(xiāng)土。因此,月明園,就像一根伸進鄉(xiāng)土的根須,能讓故土的養(yǎng)分滋潤我文學的思維和寫作的筆觸;月明園,就像一所充滿了無盡情趣的神奇樂園,放牧著我的靈魂,孕育著我的理想……
朋友,當你看完了我對鄉(xiāng)居的這一番贊賞和描述之后,你千萬不要誤以為這是一座地主莊園,其實,它只是一座在那個特定年代中誕生,并一直遺留下來的“知青大院”,且已凋零破敗,無人看顧。只是在我成為它的主人之后,才燕子銜泥般地將其重新設(shè)計修繕,把一塊山間璞玉,雕琢得這般栩栩生輝,光彩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