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dynamics research and consulting(英國一家調查咨詢公司)最近針對包括私人銀行在內的理財機構進行了一項調查。調查顯示,去年,英國客戶滿意度較上年整體下滑3.5個百分點,至57.5%。私人銀行與客戶之間的關系,一直有些微妙。通常,私人銀行一直都扮演著富人最可靠的財務顧問的角色:但是在金融危機之下,昔日盟友轉身即成冤家的事,開始層出不窮。
巨虧46億元事件薄
最近轟轟烈烈的私人銀行事件莫過于新加坡本地富商黃鴻年(oei Hong leong)與花旗私人銀行的糾葛,據(jù)稱,黃已經將花旗集團新加坡私人銀行部門正式告上新加坡高等法院,理由是,黃認為花旗私人銀行多次給他提供不準確的交易信息,導致他巨虧超過46億元(約6.84億美元,臺10億新元)。
黃鴻年不僅在去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中以凈資產2.1億美元名列新加坡富豪榜第29位。黃在起訴書里稱,與他保持著30年合作關系的花旗私人銀行,卻多次給予他不準確的交易信息,令其去年在外匯及債券交易中遭受巨虧。對于費鴻年的指控,花期新加坡的一位發(fā)言人對外電公開表示:“我們認為,這種指控是毫無根據(jù)的。”究竟誰對誰錯,目前還看不出端倪,但很明顯,私人銀行與客戶的關系正在走出某種微妙的平衡。
私人銀行回歸傳統(tǒng)主義
從前,那些想成為客戶的人到私人銀行呈遞信用材料,或者銀行家在Grand Hotel dulac酒店舉辦的雞尾酒會上悄悄接近這些潛在客戶,這種日子早已成為過去。在利技熱潮期間,私人銀行開始向那些新生富豪大獻殷勤。也采取了工業(yè)化的大眾營銷模式。大批銷售人員被派往海外。充當財富管理者的理念遭到了破壞。當瑞士借貸2002出現(xiàn)問題時,私人銀行業(yè)傳統(tǒng)主義者郭儒博被召來扭轉乾坤,這決非偶然。他后來受邀為瑞銀解困亦非偶然。更廣泛言之,全球澍避稅的打壓,要求瑞士私人銀行進行徹底的自我改造。
遠離投行
實際上,如今任何角落都已“在岸”,而“無人過問”的模式已不復存在。另一個改變來自于私人銀行對投行的態(tài)度。私人銀行與其投行的密切關系,曾是一種強大的營銷工具,但如今可能被視為一項劣勢,客戶希望離投行越遠越好?!八麄兒艽嗳?,正在治療創(chuàng)傷?!痹趯ふ腋鼮楠毩⒌慕ㄗh時。越來越多的富人開始疏遠投行,轉而青睞于規(guī)模較小的理財機構或專業(yè)機構幫助打理他們的財富。理財行業(yè)咨詢公司Mashinskico主管邁克爾·瑪斯林斯基表示,隨著更多人從對私人銀行及其內部產品的推銷中醒悟過來,獨立理財機構的數(shù)量正不斷增加——而這些獨立理財機構正在用另一種方法挑戰(zhàn)私人銀行的業(yè)務模式。
率先啟動“未來領袖計劃”中信銀行私人銀行鎖定“富二代”
5月21日,中信銀行私人銀行對外宣布繼藝術鑒賞、宏觀經濟顧問團等增值服務之后,啟動一項專門針對高端富裕人士第二代的“未來領袖計劃”。
據(jù)了解,與之前推出的增值服務不盡相同的是,中信銀行私人銀行此次啟動的“未來領袖計劃”并不局限于某一領域,而是根據(jù)第二代群體的特點和需求,從財富傳承、名校體驗,領導力培訓到才情陶冶,社交圈子建立等方面提供全面服務,是專門以私人銀行客戶的第二代為核心,打造一個全方位的服務體系。
一份私人銀行財富報告稱,國內高端富裕人士已擁有了大量的財富,面臨的并不是賺錢問題,而是家族企業(yè)經營、婚姻狀況、子女成長等因素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這些是影響高端富裕人士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加之,中國素有“富不過三代”之說,財富傳承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很多有錢人來說,如何能使自己的后代順利繼承這些財富并且能夠發(fā)揚光大家族事業(yè),打破“富不過三代”的怪圈,就成為每一個私人銀行客戶最為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