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課本里仍舊有“一顆種子在石縫中生存,最終分解巨石”的故事。孩子們都知道,成長的力量是無限的,很多大人恐怕都忘記了。投資者還沒有從證券市場的挫傷中恢復,現(xiàn)在“滯漲”聲音重現(xiàn)。自己忽然有一種“這還讓不讓投資者活了”的感受。
太平盛世的。投資總不會走進死胡同?!跺X經(jīng)》在拉響警惕“滯漲”的號角的同時也告訴人們不受經(jīng)濟衰退影響,又可以應對通貨膨脹的出路一具有良好成長性的公司和成長股。為孩子教育投資是相信(期待)他可以更好的成長,而要相信一個公司(股票)就沒那么簡單?!跺X經(jīng)》搜集整理了多家PE判斷好公司、行業(yè)的標準和投資思路。除了簡單直白的讓你看見“專業(yè)”的思維路徑,《錢經(jīng)》更是用大號的標題告訴你30%的速度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成長。而信賴成長性的同時也要謹記,好兒子永遠只有一個,但是好公司卻有很多,并且隨時在變——信賴是活的。
北京張魏紅
股票還能買嗎?
重點是什么呢?想讓自己不死于戰(zhàn)場,想要讓投資立于不敗之地,就要看顧好你眼前的唯一敵人——只要你活、別人死,你就能活下來。只要你手上僅有的那一兩只股票有獲利,大盤漲漲跌跌,又關你啥事呢?只有活下來的老兵。才能領得到現(xiàn)金或股利的獎賞。
股票投資是有風險的,就跟戰(zhàn)場上打仗是會死人的一樣。一味地研究證券投資之道。以為搞懂了兵法、搞懂了投資或投機之道,就能在多頭市場上乘勝追擊,盡速賺得腰纏萬貫,好當個財務自主的人,這往往就跟成語典故的紙上談兵。一樣。聰明的趙括跟著父親趙奢學打仗,結果呢?學得太好了,把趙國四十萬部隊的人頭全賠光給秦國了。老子《道德經(jīng)》上有句話說:“大軍之后必有兇年!”如果翻譯為股市語言,就是股市多頭漲兇了以后,必有人虧損累累。
浙江 綠葉
以健全的思維獲得持久的回報
一名精神科醫(yī)師表示,一道題目就能判斷別人精神是否正常:浴缸盛滿了水,有一支湯匙和一支勺子。怎么做能最快讓缸里的水見底?前來采訪的記者選擇了勺子。而醫(yī)生驚恐地說,一般人會說把拴子拔掉的。
這是則笑話,但我們的答案是什么呢?是否明明陷入營造的氛圍中卻不自知,并依循著情節(jié)的邏輯做出抉擇,卻還自軎為智者?在進行資產(chǎn)的配置上,也是如此,自以為已在投資和投機間做出取舍,但實則是在兩者間擺蕩不定。
兩者之所以混淆不清,在于投機和投資經(jīng)過多年的誤用,甚至有人認為從事有價證券的買賣便是投資,無須真切了解買進對象、不需論斷是以現(xiàn)金或融資買進,只求終能獲利。因為投資的濫用,也讓某些保守者視股票為具賭博性質(zhì)、極危險的工具。抱持著碰不得的戒慎恐懼心態(tài)。
慈溪 菜葉
定期定額的常見誤區(qū)
誤區(qū)一、逢低承接攤低投資成本
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正是充分發(fā)揮逢低承接的特質(zhì):假設第一次進場的價位是100元,當價格下跌到80元時第二次進場。平均成本是90元,但標的價格是80元,等于投資還處在虧損狀態(tài)。萬一行情持續(xù)下滑,雖然低點有進場,但是攤低成本的效率卻很有限,此外,100元跌50%是50元,要從50元漲到100元必須漲100%,在實務上是有困難的,但銷售人員、廣告、文宣卻少有提及。
誤醫(yī)二,傻瓜投資法。不需做功課
不少投資人認為基金是一項分散風險的投資,定期定額再將風險作一次分散,應該只要用時間去累積應該就沒問題了!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觀念。以前例來說,碰到空頭市場時。定期定額逢低攤平只會讓資金越套越深而已;反之,若是在漲勢時一路加碼反而會有擴大收益的效果。如果投資者本身不能分辨市場的趨勢多空,無疑是將自己的投資架構在無形風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