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食管狹窄;吞咽困難;球囊擴張;鎳鈦合金記憶支架
文章編號:1003-1383(2009)05-0569-02
中圖分類號:R 571+.1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5.031
食管狹窄是引起吞咽困難的主要原因,影響患者的營養(yǎng)攝入,嚴重時直接危及患者生命。食道內支架置入治療食道狹窄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并發(fā)癥少,成功率高。自1998年以來,我們利用國產鎳鈦記憶合金食管支架,對64例食管良、惡性狹窄患者在X光下經球囊擴張后行食管內支架置入術治療,取得良好的效果,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本組共64例,男43例,女21例;年齡19~76歲。其中食管化學灼傷2例,食管、賁門癌性狹窄44例,食管氣管瘺3例,食管、賁門癌術后吻合口狹窄 15例。狹窄段位于主動脈弓上者12例,位于食管中段者31例,位于賁門部(包括賁門癌術后)21例。根據(jù)患者吞咽困難程度的臨床表現(xiàn),將吞咽困難分為 0~3級[1]:0級:無吞咽困難;1級:能進半流質;2級:僅能進流質;3級:吞咽流質及水均有困難。本組64例均有吞咽困難,其中2級41例,3級23例。
2.器材與方法 采用國產鎳鈦記憶合金食管支架,中間直徑為16~20 mm,支架長4~16 cm。術前常規(guī)行胃鏡及食管鋇透攝片,以明確狹窄的性質、部位、長度及狹窄程度等,選擇合適的支架,根據(jù)患者不同性質的食管狹窄,置放不同的食管支架,對食管良性狹窄患者置放普通金屬網狀支架;惡性狹窄及食管氣管瘺的患者置放滌綸被覆金屬支架(簡稱帶膜支架);賁門部吻合口狹窄患者置放滌綸被覆的上喇叭口狀防返流支架。一般支架應比狹窄段長出2 cm為宜,在支架置入前先行狹窄部球囊擴張,一般預擴至12~15 mm寬徑后,再通過導引導絲將裝有食管支架的推送器送至食管內,在X光透視下,將支架中心定位于食管狹窄部的中心,然后釋放支架,同時觀察支架定位情況及擴張程度,待支架完全釋放后2~3分鐘,給予患者口服帶造影劑的溫開水(約40~50℃)150 ml,以便觀察狹窄部支架置入后的擴張程度,并使支架能隨溫度而擴張至最佳狀態(tài)。術后給予患者口服慶大霉素 3~5天。
3.效果判斷 將支架置入后的膨脹狀態(tài)分為三種:滿意:支架完全膨脹;基本滿意:支架膨脹不完全,但鋇劑通過基本順利;不滿意:支架膨脹不佳,鋇劑通過不順。
結果
本組 64例食管狹窄患者,共置入支架66根,均一次獲得成功。吞咽困難者置入支架后均恢復到0~1級。其中3例食管氣管瘺患者置入帶膜支架后,瘺道消失,患者口服流質無嗆咳癥狀。置入支架24 h后觀察效果,滿意56根,占84.8%,基本滿意10根,占15.2%,不滿意0根。術后對病人均進行定期隨訪,常規(guī)行GI檢查,以了解術后支架位置及擴張程度等。3個月后3例出現(xiàn)支架輕度下移(下移約30%~40%),但患者仍能進普食,體重增加。6個月后復查,發(fā)現(xiàn)有5例支架脫落至胃內,4例出現(xiàn)支架段狹窄行支架內球囊擴張后,狹窄基本消失。6例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圖1~3為3例不同患者置入支架前后X攝片對比。
討論
根據(jù)聯(lián)合國衛(wèi)生組織調查,中國食管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居世界首位[2]。食管賁門癌病人晚期幾乎都面臨吞咽困難的問題,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放射治療后雖部分病例癥狀有所緩解,但放療后局部纖維化疤痕狹窄及放療后腫瘤復發(fā)的可能性仍較大。部分患者雖經手術治療,但食管吻合口狹窄仍是外科臨床較為棘手的問題。常用的雙腔球囊擴張、旁路再造術等治療,近期效果雖較好,但仍存在再度狹窄的可能,遠期療效較差。
1983年,F(xiàn)rimberger[3]首先報道用金屬支架治療食管狹窄獲得成功,且并發(fā)癥少。在此基礎上,近年來Stent材質和工藝上進行了很大改革,采用的鎳鈦記憶合金網狀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富有彈性和柔韌性,克服了傳統(tǒng)支架的缺點[4],能夠更好的適應食管的正常生理狀態(tài)。支架表面被覆的滌綸膜,能防止腫瘤組織穿過網孔進入食管,而引起食管重復狹窄;上、下喇叭口能更好地將支架固定于食管狹窄段;支架下端帶單向膜的防返流支架置入于賁門部,能起到賁門括約肌相類似的作用,防止胃內容物返流入食管內而引起食管炎癥;對由于食管癌引起的食管氣管瘺病人置入帶膜支架,能達到閉合瘺管,恢復吞咽功能的作用,解決了患者的飲食問題,為進一步接受化療和放療創(chuàng)造條件,因此,對于食管氣管瘺患者置入帶膜支架是一種有效的姑息治療方法,死亡率低且很少有并發(fā)癥。支架放置病例的選擇雖無特別禁忌證,但筆者認為有以下情況之一者,則不宜置放食管支架:①有嚴重惡液質患者;②有嚴重心律失常者;③合并多發(fā)性消化道梗阻的患者。因此,術前常規(guī)行GF、GI及 EKG檢查是必要的,這有助于明確引起食管狹窄的性質、原因、部位、長度、狹窄的程度及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
根據(jù)多年來的臨床經驗積累及復習有關文獻,筆者認為置入食管支架后常見的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有:①胸骨后痛脹感,多為一周左右消失;②支架滑落,多為患者進冷飲、冷食后所致;③置入支架時刺激迷走神經,引起心律失常;④食管上端癌置入支架后有可能引起腫瘤壓迫氣管而致呼吸困難;⑤頑固性呃逆。以上癥狀經對癥治療后,多可得到緩解并逐步消退?;颊咭部沙霈F(xiàn)再度狹窄,主要是由于腫瘤繼續(xù)生長所致,多見于生存期較長的患者。
總之,食管狹窄患者行食管內支架置入治療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成功率高,并發(fā)癥少,見效快,不僅可減緩食管狹窄程度,緩解吞咽困難,更可以改善病人的的營養(yǎng)攝取,延緩生命,提高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夏清放,孫明輝,劉靜嬋.食管內支架在治療晚期食管癌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學,2008,9(3):107-108.
[2]于學林,崔進國,孫興旺.上消化道狹窄規(guī)范化介入治療的初步方案探討[J].放射學實踐,2005,20(3):262-264.
[3]趙俊京,李智崗,路軍良,等.食管癌放療后狹窄食管內支架治療方法的探討[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4,20(6):531-533.
[4]李國棟,高 敏,曹 倩.食管內放射支架在食管癌狹窄中的臨床應用[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7,9(9):1209-1210.
[5]侯 卓,徐建國,戴志京,等.食管癌狹窄和瘺內支架治療的回顧性分析[J].河北醫(yī)學,2007,13(10):1233-1234.
(收稿日期:2009-07-01 編輯: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