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數學是高職院校中一門重要的基礎理論課,是培養(yǎng)高職學生基本素質和進一步學習專業(yè)知識的重要工具課。在本著“適用、夠用”的前提,體現“聯系實際、深化概念、注重應用、重視創(chuàng)新、提高素質”的特色下,本文對當前高等數學在高職院校中教學存在的問題從課程內容、教學方式、效果檢驗三個方面進行簡要的分析,并提出解決的方法。
關鍵詞高等數學高職院校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1 高等數學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地位
隨著社會的進步及科技的發(fā)展,高等數學已經成為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礎課程。高職教育屬高等教育,但不等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它是職業(yè)技術教育的高等階段,是另一種類型的教育。高職人才的培養(yǎng)應走“實用型”的路子,而不能以“學術型”、“理論型”作為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高職的高等數學教育更不同于普通高校數學系學生的高等數學教育,不應過多強調其邏輯的嚴密性、思維的嚴謹性,而應將其作為專業(yè)課程的基礎,強調其應用性、學生思維的開放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自覺性為主。例如,微積分中的許多思想方法對于學生思維方式的形成和思維能力的訓練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無論將來學生畢業(yè)后從事何種工作,微積分的數學思想方法都是不可缺少的。
2 高職數學存在的問題
2.1 課程內容方面
高等數學作為一門課程體系,在教材的編排方面,講究知識的系統(tǒng)性及理論的嚴謹性,一般說來,高職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并且各專業(yè)對數學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因此各專業(yè)課程設置對教學的要求也應適當改變。但是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為了數學知識體系的嚴謹性,不加區(qū)別的傳授,并且還有一部分教師只偏愛推導公式,證明結論,進行純數學方面的理論推導及數學計算,這勢必把所學知識與實際脫節(jié),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
2.2 教學方式方面
現行的高等數學課堂教學,“滿堂灌”的現象依然突出,教學過程呆板,講解枯燥無味,缺乏探究和學生的主動參與,缺乏相互的合作與交流,而采用的教學手段依然是粉筆加黑板的傳統(tǒng)模式,沒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另外,在作業(yè)方面,一般仍遵循著傳統(tǒng)的模式即教師布置固定題目的課后作業(yè)→學生完成指定的題目并上交書面形式的作業(yè)→教師批改完后發(fā)給學生并講評作業(yè)。這種作業(yè)方式固然有一定的好處,但由于循環(huán)周期長及題量有限,因而學生難以從作業(yè)中及時得到信息反饋,且不能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較全面的鞏固,這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影響下一階段的學習,進而導致了整個學習效果不佳。
2.3 效果檢驗方面
長期以來,數學考核的唯一形式是限時筆試,試題的題型基本上是例題的翻版,是純粹的數學題。這種規(guī)范化的試題容易使學生養(yǎng)成機械地套用定義、定理和公式解決問題的習慣,而一些思維靈活,但計算不嚴謹的學生往往在這種規(guī)范的試題中失分較多。顯然這種考核形式并不能真正檢查和訓練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特別是目前,由于高職院校采取“寬進”方式吸引學生人學以緩解生源不足的矛盾,因而造成了學生整體素質偏低。這種考試形式造成考試成績表上的一片“紅燈”和逐年增加的不及格率,在“學生一屆不如一屆”的嘆息聲中無可奈何,使學生在消極被動的應付考試過程中,對數學的恐懼與日俱增。
3 解決問題的方法
3.1 課程內容方面
鑒于高職學生基礎偏差,不同的專業(yè)對數學的不同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有選擇地進行教學,而教師不在于理論水平有多高,對數學公式、定理的論證多么完美,重要的是學生學到了什么,是否會應用。教師所要做的就是把抽象、繁瑣的理論直觀化、簡單化,讓學生易于接受。如微分學利用€%^N,€%^€%] 語言證明極限的例子只需點到即可;再如地球表面是一個球面,可為什么我們平??吹降膮s是平面呢?其實這就是以直代曲。曲面上微小的局部可以認為是一平面,一條彎曲度很小的曲線也可以認為是直線。這樣就給學生一個具體的可供想象的空間,使他們懂得用這一數學理論解釋生活中的現象,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這一概念的理解,而且也利于培養(yǎng)他們對數學的興趣。
3.2 教學方式方面
首先,應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而教師主要在方法上進行指導,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積極性。其次,可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數學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直觀、形象、生動的數學教學場景,可以增大課堂信息量,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如講極限、定積分、重積分的概念,介紹切線的幾何意義時,通過計算機在圖形上對極限過程的動畫演示,可使學生容易理解接受。但應用現代化教育技術不等于全盤拋棄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因為黑板也是一個重要的媒體手段,教師在講課中表現出的藝術感染力和魅力不是多媒體所能完全替代的,如很多數學概念的引入,數學的基本原理、方法與技巧等數學上的訓練用粉筆在黑板上解釋會更清楚、簡潔,更能體現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因而在實際教學中,要合理的將現代化教育技術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結合起來。在作業(yè)方面,可將涵蓋本次課基本知識點,體現本次教學目標的題目在教師講授之前布置給學生,由學生通過自學來完成作業(yè);也可利用學校的互聯網,使學生作業(yè)的布置、解答、上交都可通過校園網來實現。當然,各種作業(yè)方式靈活應用,才能充分發(fā)揮作業(yè)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3.3 效果檢驗方面
高職院校的高等數學考試不同于高考中的數學考試,也不同于研究生入學考試中的數學考試,主要目的不是為了選拔人才,而是為了評價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教師的教學質量。因此我們可以將學生的總評成績分成三塊:一是平時成績(占20%),包括平時作業(yè)、提出問題、上課發(fā)言、數學實驗成績等;二是開卷考試成績(占30%),教師根據社會對各專業(yè)的要求把高等數學課穿插進行數學實驗與數學建模的拓展教學,同時進行相關的練習,并把練習效果與成績結合起來。三是閉卷考試成績(占50%),這部分以考核學生基本概念、基本計算能力為主,按傳統(tǒng)的考試方式,限時完成。通過這樣的考核方式既可以考察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又可以改變學生因為考試不及格而苦惱的現象,提高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克服恐懼感;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及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