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07年可以說是中國網絡購物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網上購物在高房價和高通貨膨脹的背景下,得到廣大網民超呼尋常的青睞,這里面有社會經濟和民生收入的原因,而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其品種繁多、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價格相對低廉等因素決定其存在具有良好的生存空間。
[關鍵詞] 服裝 電子商務 網店 傳統(tǒng)銷售模式
2007年可以說是中國網絡購物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網上購物在高房價和高通貨膨脹的背景下,得到廣大網民超呼尋常地青睞。筆者通過對網上服裝銷售情況進行近一年的跟蹤調查分析后,對于目前我國網絡服裝銷售現狀得出以下幾點認識:
一、服裝傳統(tǒng)銷售模式局限性導致網絡服裝銷售火爆
服裝傳統(tǒng)銷售模式受制于昂貴的銷售成本、消耗消費者大量時間成本,這是消費著青睞網上購買服裝的主要原因。近兩年房地產、原材料價格的彪升導致服裝銷售環(huán)節(jié)成本不斷上漲,消費者在承受高房價、高物價的同時幾乎沒有多少能力再在日常開支中拿出更多的錢去消費很快會過時的流行時裝,而同時女裝消費的主要年齡段18歲~35歲的女性很多都是老網民,在媒介的宣傳和周圍親朋的介紹下涉足網上購物就顯得正常。再加上網上服裝與實體賣場巨大的價格差異,顯得更加有吸引力。
電子商務消費群的知識結構、消費能力、消費觀念決定他們將是電子商務發(fā)展非常重要的支撐力量。
大學生、醫(yī)生、教師、公務員、公司白領可以說是網上購物主要力量,而現階段也恰恰是這批有良好教育背景、收入穩(wěn)定、消費觀念相對開放的階層是中國社會未來中產者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生活習慣、購買能力和價值觀念都將對中國的商業(yè)戰(zhàn)略思維產生重要影響,她們對于電子商務的依賴必將促進網絡銷售的成長與快速升級。
二、網絡賣家的優(yōu)質服務,相對靈活低廉的價格,一批有良好信譽網店的出現都給網絡服裝銷售提供了很好的成長環(huán)境
不可否認,現在國內正規(guī)品牌代理和生產商都還不太重視網上銷售,重點還在傳統(tǒng)實體店面的擴張上,但恰恰歐美很多大眾服裝品牌都很重視其官網銷售渠道的建設。目前我國網絡賣家主要以散兵為主,準入門檻缺乏規(guī)范和相關配套法規(guī)限制,導致網上店鋪層次參差不齊,信譽和貨品來源無法有效確認。購物基本上考自己的經驗和火眼真睛,這也是導致很多人對網上購物比較謹慎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一批貨源穩(wěn)定,信譽良好、價格合理的個體網店正在崛起,其每月的銷售額都在5萬元以上(商家自己說的,具體無法核對)。這批網上服裝店主要是聚集了大量忠實的顧客,顧客只須把店鋪網址放在收藏夾里,隨時可以看到店家上新品的情況,往往新上的好東西在幾分鐘之內便銷售一空。
三、貨品來源
1.珠三角、長三角是賣家最集中的地方。由于地域優(yōu)勢,珠三角、長三角是實力賣家最集中的地方,他們有自己的進貨渠道,往往直接到EMO工廠拿剩余或有點瑕疵的貨品,往往數量不多,但品牌、品種包羅萬象,只要在中國加工的服裝,管理相對不夠嚴格的品牌網上幾乎都有賣。
2.中國發(fā)達的服裝加工業(yè)吸引國際上各大品牌在中國加工,他們在工廠內的剩單或工廠自己的跟單是目前網上最受歡迎的貨品之一。
網上最受買家喜歡的的著名品牌的真品、原單,不僅面料設計出眾,價錢與專柜比起來更是相當誘人。比如某著名美國修閑品牌在專柜賣到3000多的一件衣服,有進貨渠道的網絡賣家僅僅售300元。有時加工廠根據廠家下單時規(guī)定多出的總量3%左右的面、輔料,再依據圖紙和工藝流程自己加工的貨叫品牌跟單,與正貨相差無機,價錢比原單更便宜,服裝廠家用這種手段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收入,也給大量積壓的次品找到了出路,而消費者也愿意用低價買到不影響穿著的名牌服裝。
3.僑居海外的賣家商品也是中高檔消費群的重要選擇,同樣的貨物、比國內商場便宜的價格、比現有商場等實體賣家更多、更新鮮的物品都會越來越吸引更多的相應的消費群體。
由于高額的關稅,在中國大陸銷售的歐美服裝品牌對于大多消費者來說價格原遠遠超出了承受能力,這就為網上全球購賣家提供了生存的空間,同樣的品牌,同樣的衣服,從歐美或日本郵寄過來總價有時不及國內專賣店價格的50%,這對于消費者的誘惑力是相當大的。
四、相應服務的到位也為網絡服裝銷售發(fā)展提供了后勤保障
1.網上銀行。應該說銀行網上業(yè)務的拓展為電子商務的發(fā)展提供的可能,方便快捷的支付手段讓買賣雙方都省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2.支付寶。支付寶是有購物網站設置的介于買家和賣價銀行帳戶之間的一個停留站,賣家只須看到買家把錢打到支付寶上,就可以發(fā)貨,無特殊理由和賣家的確認,買家已經支付到支付寶上的錢是無法自行退回。同樣,賣家只有在買家收到貨物并滿意貨物質量同意支付后才可受到貨款。這種方式避免了很多惡意欺詐和買賣糾紛,對雙方都是一種保護。
3.物流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物流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為全國乃至全球的貨物傳遞提供了快速到達、方便收取的可能。哪怕只有一張小手帕都可以在48小時左右送到顧客手中,這種方式更加突出了網上購物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優(yōu)越性。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服裝的市場價格除自身成本以外還包含有代理商的利潤、服裝賣場(商場)提成、營業(yè)員提成等,這一層層的加價最后只有消費者買單,一旦消費者承受不了或放棄承受,可以想象結果損失最大的還是服裝企業(yè)本身,而對于代理商和賣場幾乎沒有太大影響。網上購物的迅速發(fā)展,對于傳統(tǒng)服裝銷售方式提出了很大挑戰(zhàn),少了場地成本、代理商成本以后的服裝業(yè)必將瘦身快速前行,對于國內服裝業(yè)更是一次突出重圍的契機。
參考文獻:
[1]Susan B.kaiser著, 李宏偉譯:《服裝社會心理學》.中國紡織出版社
[2]葉立誠著:《服飾美學》.中國紡織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