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感本來就是一種風情,只是某些人在某種時刻渲染了有色部分;當一切還原,性感原本的美好便水落石出。我認為,說彭丹為性感明星或者紅色藝人都有偏取之嫌,“紅色性感”才是真正的個性彭丹。
彭 丹 公益紀事
中國健康扶貧工程理事會名譽會長
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工程花木蘭文化形象代言人
國際粉紅絲帶乳腺癌防治活動“健康形象大使”
世界艾滋病日大型公益活動“特別愛心大使”
中國殘疾人基金會駕車挑戰(zhàn)世界屋脊活動 “健康愛心大使”
自1996年至今,向四川省金堂縣陽光小學十四名貧困失學兒童提供無償資助
為四川省康骨醫(yī)院捐贈,成立“彭丹愛心基金”
積極參與“大地之愛——母親水窖”工程等
彭丹這10年的很多熒幕形象其實都很“革命”。主演《開著火車上北京》榮獲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主演的《黃埔軍人》獲好萊塢國際電影星光獎“最佳故事片獎”、“ 杰出電影成就獎”等;還有《張思德》、《烈火英雄》等等。但似乎觀眾最能記住她的還是“性感”。其實,性感本來就是一種風情,只是某些人在某種時刻渲染了它的有色部分;當一切還原,性感原本的美好便水落石出。我認為,說彭丹為性感明星或者紅色藝人都有偏取之嫌,“紅色性感”才是真正的個性彭丹。
在影視、舞蹈、歌唱都有成績的彭丹作為全國青聯常委,生活中陽光正義的榜樣做得很好。她獨立、堅韌、善良……,這些似乎與性感不相關的詞都在她的美國打拼經歷、演藝生活、慈善公益事業(yè)的推進中體現著。
面前的彭丹,言談率真,個子高挑,給人感覺更多的是帥氣,嫵媚藏在英氣之中。
曾經受恩于人深感慶幸
彭丹的社會角色一直很多,全國青聯常委、世界環(huán)球小姐總決賽評委會主席、世界亞裔小姐總決賽評委會副主席、世界旅游大使總決賽評委會副主席等等……這些角色給她提供了更多的推進公益慈善活動的機會。她收養(yǎng)地震孤兒、資助學生、在醫(yī)院建立專項病癥基金等等,在香港參與的公益慈善義工性質的事情更是隨時隨地,愛心奉獻,已經成為很自覺的行為。
對于公益慈善活動,彭丹覺得這是給做給自己的,尤其是女人。因為“女人做善事的時候,最能體現母性的天性,更美麗最性感”。彭丹坦言自己就是慈善的受益者。在她人生的關鍵時刻,正是他人的無私資助,才有了步步如意的以后。
8歲開始學習芭蕾舞的彭丹在15歲的時候,懷揣兩百美金考入美國名校朱利亞藝術學院。當時她不會講也不會聽英語,只會跳舞。慶幸的是她的舞蹈被美國老師認可,并告訴她“學費要兩萬美金”彭丹當時就傻眼了,她說:“不知道要兩萬美金,我只有兩百美金?!彪m然這個機會是非常非常難得,但彭丹也只能無奈。有人以為她不太在乎,其實彭丹的內心非常痛苦,到美國就是為了進修現代舞、爵士舞,能考上這所在美國非常有名望的藝術學院多么幸運,可是……
往往,人生的轉機就是因為遇到了一個人。一個星期后,系主任叫翻譯給彭丹打電話:“彭丹你來吧,我們給你全額獎學金?!笔且粋€叫羅伯的先生捐助了她的學費。柳暗花明的結果令彭丹幸福的不知所措,而幫她實現夢想的人,只是在她入學第一天的時候出現過,爾后直到彭丹畢業(yè),她都沒再見過這位恩人。但在這里的學習生活中,羅伯的影子無時不在,內心的溫暖和感激也漸漸地化成了更有力量的激勵,積累了更多的感恩善念。
那個時候是很辛苦的。雖然拿到了全額獎學金,彭丹還是要去掙生活費,端盤子、當郵遞員、賣酒、還照顧過一個80多歲的癱瘓老人,直到她去世。打工被責罵、欠房租在樓道睡了兩個星期……別人看到的是艱辛,彭丹當成是接觸美國社會的機會,即使這個過程充滿冷酷和艱辛。
彭丹在美國深造的八年期間,連續(xù)三屆榮獲“世界亞洲小姐”選美冠軍。這讓她的生活境況得到好轉,但她仍然要承受來自文化和語言的學習壓力,還要承受一天打四份工而時薪僅6美元的經濟壓力。期間《Playboy》的主編開價25萬美元請她拍攝封面,彭丹答復:“作為中國人,我無法接受;作為藝術學院的學生,我覺得它是商業(yè)而不是藝術?!笨梢詾椤八囆g”而“性感”的彭丹面臨民族原則的時候,堅決堅守,至今,她仍然用的是中國護照,她認為保持中國籍是她的驕傲為中國人的一種表達方式。
現在施惠他人是感恩
彭丹在演藝事業(yè)上算一路順利的。處女作、領銜主演的是李安導演的英語影片《落鳥》,此片榮獲第46屆柏林影展最佳藝術電影大獎?;貒髢H用三年時間,彭丹便在香港演藝圈有了一席之地。之后出演多部主旋律影視劇,被媒體稱為“紅色藝人”。
彭丹“紅色藝人”的來由不僅僅是角色特點,也和她樂善好施的行為有關。除了熱心參與公眾公益慈善活動之外,彭丹在自己能夠給予的時候,默默地給予著。她始終記得自己因為曾經受惠于別人的慈善行為而幸運過,那么在自己有能力施惠于他人的時候,她也愿意成為別人的貴人。
2001年,彭丹出車禍住進成都的一家醫(yī)院,去探病的記者們發(fā)現有很多孩子大老遠地從農村趕到醫(yī)院看她。一問才知道這些都是彭丹資助的孩子,已經資助他們好幾年了。
彭丹在四川一農村拍戲的時候,得知這里一個真實的感人的故事,說的是姐姐為了讓弟弟上學,自己放羊種地做很多事情。彭丹聽了立刻說這故事不能關感人啊啊,馬上把那個姐姐找回上學,她可以供她一直到大學畢業(yè)。誰知幫了這“姐姐”后,又發(fā)現這村子十幾個上不起學的孩子那,彭丹就一并全資助了,現在有的都快上大學了。
彭丹骨折住在四川康骨醫(yī)院。她發(fā)現很多孩子住院,哭的卻都是大人。一打聽才知道這些患上股骨頭壞死的孩子未來非常悲慘。股骨頭是人體最大的一塊骨頭,而治療這個病最好的時段是8-12歲,錯過了這個治愈期就會終生殘疾,坐一輩子輪椅。孩子年幼不知,拿不出這筆醫(yī)療費的家長心如刀絞。
得知這個真相的彭丹難以想象這些可愛的孩子將來一生坐輪椅的樣子,她覺得這個時候若有人能幫助他們度過這個難關,將是多么關鍵!于是,她把剛拿到的10萬片酬交給醫(yī)院,給家境貧困的股骨頭壞死的孩子治病,并成立了“股骨頭壞死愛心基金” ,每年都注入不定量的資金給符合條件的患者免費治療。有個十歲的孩子給彭丹的信中寫到:如果沒有彭丹阿姨,我就要一輩子在輪椅上度過……。這些樸實而感人的語言,讓彭丹感到特別溫暖,她覺得這樣真好,自己在有能力的時候實實在在地幫到了人,真的很幸福。
從事慈善活動很減壓
彭丹拍戲能吃苦,不計較,沒架子,表達觀點也快言快語。說到參與慈善公益活動的心得,她說公益不是作秀,也不一定用錢表達,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種關注,只要是發(fā)自內心的都是。參與公益慈善活動第一是為社會為他人,第二也是為自己的心態(tài)和心情。她說從事慈善事業(yè)是最好的減壓,幫別人的同時也是幫了自己。
彭丹說,其實人人都會有壓力,作為明星更是壓力大。有的人排解壓力的辦法是運動,有的是喝酒、購物、聚會,也有墮落的去吸毒減壓。她的心得卻是:做慈善是減壓的好方法。因為給予別人的時候,會有成就感;看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的境況,就會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會更加平衡和開朗,會變得豁達;看到別人的辛苦,就明白自己的幸運,明白自己得比失遠遠更多?!坝涀∷袔椭^你的人,忘記所有你幫過的人。”這是彭丹一直牢記的,她說“忘記付出”,這樣才會心態(tài)更平和,才會讓自己變得更有胸懷更有力量。
一直還堅持出演主旋律影片的彭丹最近拍的是胡玫導演的《浴血堅持》,她演一位被尊稱為“馬先生“的女政治家。 她覺得自己的成長背景雖然和主旋律的角色有點遠,但自己骨子里的心境是相通的,而且演戲重在“神似”,內心的吻合本來就不是演技所能體現的。
自以為自己感性多于理性的彭丹說自己從來都沒有野心,是那種很認真有負責感的人,“紅色”角色也給了她很多滲透式的影響,很正面很高尚?,F在她的人生信條是:第一自己要快樂;第二要努力給別人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