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應該體現(xiàn)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素描教學的整體觀察方法訓練與學生的辨證思維培養(yǎng)有著極其密切的聯(lián)系,具備辨證思維能力對于一個人素質的全面提高起關鍵作用。在培養(yǎng)學生掌握一些技能的同時,提高其綜合素質,才能使學生適應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需要。
[關鍵詞]素描 整體觀察 辨證思維 素質提高
現(xiàn)在學習美術的學生特別多。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中學里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參加了各種規(guī)模和水平的美術培訓班,準備報考美術院校。這么多熱衷學美術的學生潛意識中希望將來能成為美術專門人才或職業(yè)畫家,家長對自己的子女也是這種想法。但是,作為教師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社會其實并不需要太多的人干美術這一行,成為能養(yǎng)活自己的職業(yè)畫家更是困難。今天瞬息萬變的生活現(xiàn)實告訴我們,社會需要的人才應該是綜合素質較高,有一項專門的技術技巧能夠獨立支撐生活,也就是對社會有用的人,社會需要的人。做教師的應該明白,學習美術,對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說,可能就像學習掌握做工種田的一技之長一樣,以便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夠生存。但是,社會的復雜性與激烈的競爭要求一個人不僅要有一技之長,而且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這樣才能在更廣泛的范圍內(nèi)有所選擇,拓展生存空間。所以,作為老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技能技巧的訓練和綜合素質培養(yǎng)應該同時兼顧,不能偏廢。
一個人素質的高低與其是否具備辨證思維能力有密切關聯(lián)。培養(yǎng)學生的辨證思維能力可以在教學的各個方面進行,這里強調(diào)指出的是素描教學與此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素描是無可替代的課程,它是“大美術”概念下必須進行的最基礎的訓練,整體觀察方法是素描訓練中學生最難掌握,但卻是最根本的、提高素描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要求學生在刻畫物象的時候,要有大局觀,始終用“整體—局部—整體”的分析比較方法,對物象作上下左右前后等全方位的觀察,分清主要與次要之間的關系,不要被物象表面或偶然的某些細節(jié)所迷惑,排除局部細節(jié)對整體的干擾。不但要注意觀察表面,還要通過表面理解其內(nèi)部結構,也就是把感性印象上升到理性認識。通過對物象反復的、全方位觀察分析,把握住整體與局部的多種關系,進而發(fā)現(xiàn)與認識到物象的變化越多,越復雜,就越要善于對其進行歸納、取舍與整理,從而達到正確表現(xiàn)物象的目的。這一系列的概念和觀點所要求的與辨證思維原理極其相似。辨證思維簡要說就是要求人們在不斷變化的各式各樣復雜事物的運動中,擁有大局觀,探尋其規(guī)律,抓住本質,辯明是非,不斷地糾正錯誤,從而達到完善自我的目的。做為教師,在給學生講授素描的時候,如果有意識地把整體觀察方法與培養(yǎng)學生的辨證思維能力適時恰當?shù)芈?lián)系起來,不僅會促進學生對這一方法的掌握,還會使學生對其自身的基本素質,包括對學習、生活都會有所認識和理解。
然而現(xiàn)在有部分教師片面強調(diào)了“術”的訓練,讓學生在素描課中只是機誡地描摹物象,把畫“好”一張石膏像作為目的,就事論事地輔導學生如何畫好這一片胡子,那一只眼睛,忽略了技法課中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包括正確的觀察認識方法和思考方式的訓練和培養(yǎng)。其實,這些被忽略的恰恰是應該引起重視的,它比畫一張完整的石膏像重要的多。說起來這些似乎很抽象,如果老師注意了這方面的問題,它是可以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實施的。如在素描教學的初期,學生往往習慣于孤立地盯著物象的某一局部,忽視了它與其它部分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有時候已經(jīng)把這一部分刻畫的比較“細”了,而周圍卻還是空白,退遠處整體地一看,這個“細”其實并不準確。老師這時候應該適時地提醒學生,這種看一點畫一點的方法類似于人們常說的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缺乏整體觀念。同時告訴學生,局部的刻畫是為了整體的充實,而不是對整體的破壞,各個部分的相互協(xié)調(diào)和有機聯(lián)系才能組成完整的形象。還可以再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學生的理解。如播放一些音樂會的錄象,并給學生講解,龐大的交響樂隊演奏的或激昂、或委婉等和諧優(yōu)美的樂章,令我們心曠神怡,其實音樂家們這時候彈奏的并不是同一種音符。人們聽起來和諧,是因為各種樂器奏響音符的高低強弱都在樂隊指揮的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之中,同時每一位演奏家的整體觀念也得以充分展示。
交響樂于我們學習素描是有很多借鑒的。在教學過程中常舉一些例子,會加深學生對素描最基礎要求的認識和理解,不至于感覺空泛枯燥的理論難以理解,既培養(yǎng)了興趣,又防止了學生對抽象理論的抵觸情緒,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我們一再強調(diào)素描的整體觀,并不是要求學生“全面透徹”地把握自然,而是要求其透過表象去認識理解物象的內(nèi)在結構及存在的合理性和規(guī)律,培養(yǎng)正確的思考方法,并抓住其本質特征,從而正確地表現(xiàn)物象。這些理論實施在具體的教學中,就是要求學生對物象復雜的外表進行概括,減掉一切與本質特征無關的細節(jié),并明確告訴學生,這就是一個去偽存真的過程,也是辨證思維的體現(xiàn)。通過大量的作業(yè)練習和作業(yè)難度的逐步提高,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把整體觀察與辨證思維聯(lián)系起來,并在腦海中形成明晰的概念,逐漸使其能夠自己分析研究所描繪的物象,包括身邊的學習和生活。把抽象的理論融會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并不容易,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方法。
舉個簡單例子,讓學生畫一組靜物,其中有花瓶,襯布等。在著手畫之前,老師應明確告訴學生,花瓶和襯布上美觀華麗的裝飾圖案盡管很吸引人,但卻是對大家的一種迷惑。這些漂亮的外表并不是瓶和布的實質所在,必須透過表面去認識實實在在的花瓶和襯布,也就是讓學生首先感知的是“瓶”和“布”的存在,在此基礎上,才允許注意附著在外表的裝飾圖案。這些圖案紋樣只是象生活中量的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似的質的變化,要正確表現(xiàn)物象必須認清其本質。還比如在素描學習的初期,學生經(jīng)常畫的石膏幾何體,至于為什么要畫這些東西,大部分學生很少仔細想一想,甚至不知道為什么。針對這種情況,老師適時告訴學生,之所以畫石膏幾何體,就是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比此更簡單、更本質的東西了。它沒有擾亂視線的外表,赤裸裸地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讓我們直接看到它的本來面目,有利于觀察和表現(xiàn)。老師結合素描教學特點,用條理準確、生動、形象的方法,使學生認識理解所描繪物象的實質。用恰當生動的事例,再通過具體的教學,激發(fā)學生的思考,使其認識正確的思考方法的重要性,并逐漸養(yǎng)成辨證思維習慣。
有經(jīng)驗的教師知道,學生在素描訓練中從簡單到復雜并達到一定水平,必須通過大量的作業(yè)練習,只有一定量的積累,才可能產(chǎn)生質的飛躍。學生從最初畫石膏幾何體,直至過渡到畫石膏像及真人像,這個過程也是一個量與質的積累和變化的過程,把整體觀察方法訓練與正確的辨證思維方式培養(yǎng)相聯(lián)系并貫穿始終,不但能使學生盡快掌握和提高素描技巧,還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老師應充分認識到,素描教學不應成為單純的技巧訓練,而應該在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方面有獨特的視角和方法,為了使學生成為一個有知識、有能力、人格健全的人,能適應競爭日愈激烈的社會,讓我們在素描課的教學中一點一滴做起吧。
參考文獻:
[1]曾日文.素描教材.河北美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