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至10月26日)
要聞
溫家寶接受美國《科學》雜志專訪
【本刊訊】(記者 李虎軍)10月17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志,刊登了該雜志主編布魯斯·艾伯茨對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專訪。
關于汶川大地震,溫家寶說,地震預報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因此建筑安全在預防地震災害上顯得十分重要,“我們必須按照這個地區(qū)可能發(fā)生地震的強度和烈度,來制定房屋建筑的設防規(guī)格,特別是那些公共設施,學校、醫(yī)院,要采取更為安全的措施,使家長們放心、孩子們安心”。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報告,2007年美國科學投資中的17.5%被用于基礎研究,但中國的科學投資只有約5%被用于基礎研究。
對此,溫家寶回應說,人們往往因為急功近利而容易忽視基礎科學的研究,這是應該加以避免的,“我們這些年對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但是我認為這個比例還是不夠的”。
在生物技術領域,溫家寶說,自從實行棉花轉基因工程以后,棉花不僅抗蟲能力強,產量也提高了。因此,“我力主大力發(fā)展轉基因工程,特別是最近發(fā)生的世界性糧食緊缺,更增強了我的信念”。
溫家寶撰寫的評論,也即將發(fā)表于該雜志上。八年前,江澤民就曾經接受過《科學》的專訪并撰寫評論。■
(詳見《財經網》http://www.caijing.com.cn/2008-10-17/110020983.html)
環(huán)境
中國嚴控電子垃圾進口
【本刊訊】(記者 張瑞丹)近日,國家環(huán)境保護部在其官方網站發(fā)布《進口廢物管理目錄(2009年)》征求意見稿。
此次《禁止進口目錄》詳細列舉了相關廢機電產品和設備類別,未徹底清除鉛、汞、鎘、多溴聯苯等有毒有害物質的廢棄計算機設備、家用電子電器產品,通訊設備等,以及所有廢棄游戲機、照明設備和醫(yī)療器械設備等,都在禁止之列。
由于近年來大量廢棄電子產品和設備非法進入中國,中國有關部門早在2002年就明確禁止電子垃圾進口。之前執(zhí)行的《目錄》雖也有類似規(guī)定,卻并未對劃分做出詳細說明。
(詳見《財經網》http://www.caijing.com.cn/2008-10-15/110020554.html)
健康
聯合國發(fā)布《推動中國食品安全》報告
【本刊訊】(記者 劉京京)10月22日,聯合國駐華系統(tǒng)發(fā)布了《推動中國食品安全》不定期報告,對中國如何改善食品安全系統(tǒng)提出了建議。
這些建議主要包括:協調并明確食品控制管理系統(tǒng);建立統(tǒng)一、具有權威性、高效的食品安全檢測系統(tǒng)和有效的食品安全應急系統(tǒng);改進食品溯源系統(tǒng);制定一套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訓計劃;建立覆蓋全國的食源性疾病監(jiān)控系統(tǒng)和食品污染監(jiān)測系統(tǒng)等。
報告指出,中國應該建立一部覆蓋整個食物鏈的法律,而且食品安全立法應該從命令控制模式轉變?yōu)橐灶A防風險為基礎的監(jiān)管模式。
(詳見《財經網》http://www.caijing.com.cn/2008-10-23/110022400.html)
新知
鳥類的起源
【本刊訊】(記者 徐超)中國科學家近期發(fā)現的一枚與鳥類極具親緣關系的恐龍化石,為揭開鳥類起源、飛行起源及羽毛起源之謎等均提供了新的證據。
這種新發(fā)現的恐龍被命名為 “胡氏耀龍”,該研究結果發(fā)表在10月23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上。
該論文作者之一、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張福成表示,胡氏耀龍代表了恐龍中最接近鳥類的一支。
如果鳥類起源是一座未完成的橋梁,“那胡氏耀龍就是大橋合龍前的最后幾節(jié)之一”。
鳥類的起源問題,一直是生物學界乃至整個科學界關注的重大問題之一。所以,尋找介于恐龍和鳥之間進化環(huán)節(jié)的化石,就是解答鳥類起源問題的關鍵。
此次發(fā)現的胡氏耀龍,就屬于獸腳目恐龍中的近鳥類,這一類恐龍“是最接近鳥類的一支恐龍,但還沒有飛行能力、沒有長出飛行的羽毛”。
但在骨骼形態(tài)上,胡氏耀龍的一個明顯特征是尾椎極度退化;這至少說明,胡氏耀龍向鳥類更近了一步,因為鳥類的尾椎是退化的。
(詳見《財經網》http://www.caijing.com.cn/2008-10-23/110022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