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學(xué)意象的營造是表現(xiàn)作家審美理想的手段之一,月亮原本是客觀景物。古今中外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卻對它賦予了豐富的思想感情,營造出詩情畫意的抒情效果?!对卵纼骸肥抢仙嵋黄獌?yōu)秀的短篇小說,這部作品既具有一般小說的特點,如人物形象鮮明,情節(jié)動人:又采用散文詩的表現(xiàn)手法,如詩的意境,形象的象征意義等,因此,它有著很強(qiáng)的藝術(shù)魅力。
[關(guān)鍵詞] 《月牙兒》意象 營造
中西文論中,都有意象一詞,并在文藝學(xué)、心理學(xué)、語言學(xué)等學(xué)科中有著廣泛的用途,而文學(xué)藝術(shù)追求的是那種最能體現(xiàn)作家藝術(shù)家審美理想的高級意象。文學(xué)意象的營造可以說是表現(xiàn)作家審美理想的手段之一。文學(xué)家追求的審美意象是“一種理性觀念的最完滿的感性形象顯現(xiàn),一種暗示超感性境界的示意圖,是一種借助于想象、追蹤理性的最高理想境地的意象”月亮原本是客觀景物,古今中外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卻對它賦予了豐富的思想感情,營造出詩情畫意的抒情效果。可以說,自古以來,中國文人心中有一個月亮情結(jié)。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意境雄渾闊大,是千古佳句。在蘇軾的名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中,月亮的陰晴圓缺更是和人的悲歡的情感那樣貼切的融合在一起。在月光世界里,一切的煩惱郁悶,一切的歡欣愉快,一切的人世憂患,一切的生離死別,仿佛是被月亮無端的招惹出來的。而人們種種縹緲幽約的心境,不但能夠假月相證,而且能在溫婉宜人的月光世界中得到響應(yīng)。月在天上行,心亦為之動,月隨心動。淡淡月光世界反映出作家的審美境界和意趣。
老舍是著名的市民文學(xué)大家。他的作品總是飽蘊著對底層人民悲慘生活的深深同情?!对卵纼骸肥抢仙嵋黄獌?yōu)秀的短篇小說,作品運用散文詩的抒情語言勾勒描寫了母女兩代人為生活所迫先后淪為暗娼的悲劇,沉痛地控訴了舊中國社會制度的無比黑暗和吃人罪惡,正如小說主人公在獄中所說的那樣:“獄里是個好地方,它使人堅信人類的沒有起色,在我作夢的時候都見不到這樣丑惡的玩藝。自從我一進(jìn)來,我就不再想出來,在我的經(jīng)驗中,世界比這兒并強(qiáng)不了許多,我不愿死,假若從這兒出去而能有個較好的地方:事實上即不這樣,死在哪兒不一樣呢?!敝魅斯緛硎且粋€善良、純潔的少女,幼年喪父,跟隨再嫁的母親一度過上了較好的生活,繼父待她很和氣,還讓她上學(xué),但后來繼父失蹤,母親為生命所迫而淪為暗娼、自尊、倔強(qiáng)的性格使她不愿再經(jīng)歷母親的痛苦而希圖通過個人奮斗來擺脫這種“賣身”的命運,小學(xué)畢業(yè)后,她即離開母親,獨自在那險惡的社會中艱難地掙扎,她曾做過母校的書記員,她曾受過校長侄子的誘騙和侮辱,她也曾做過小飯館的二號女招待,然而處處碰壁,處處受到屈辱,她個人的拼命掙扎和奮斗始終抵抗不了整個社會對她的摧殘,在她餓得連飯都吃不上的時候,所謂“良心”、“自尊”、“道德”一律變成了空話,她“不再為誰負(fù)著什么道德責(zé)任”,她不得不重蹈了母親的覆轍,最后的結(jié)局是進(jìn)了監(jiān)獄。小說告訴我們她重蹈母親的覆轍一點也不是她自己的過錯,窮人的悲苦無告完全是罪惡的社會制度形成的,小說以“帶著點寒氣的一勾淺金”的月牙兒和在茫茫夜色中苦苦尋找生路的主人公相映相襯,構(gòu)成了這個悲劇故事的情與景,作者用月牙兒象征女主人公那“只能亮那么一會兒而黑暗是無限”的生命,在布滿陷阱的人生途程上月牙兒始終是女主人公命運的烘托者和說明者。
比如文章開始一段:“是的,我又看見月牙兒,帶著點寒氣的一鉤兒淺金,多少次了,我看見跟現(xiàn)在這個月牙兒一樣的月牙兒;多少次了,它帶著種種不同的感情,種種不同的景物,當(dāng)我坐定了看它,它一次一次的在我記憶中的碧云上斜掛著,它喚醒了我的記憶,象一陣晚風(fēng)吹破一朵欲睡的花。”這一段寫主人公在監(jiān)獄中看見月牙的感受,從而引發(fā)了下面痛苦的回憶,主人公從“七歲喪父”回憶起,說那時候是“那第一次,帶著寒氣的月牙兒確是帶著寒氣,它第一次在我的云中是酸苦,它那一點點微弱的淺金光兒照著我的淚?!苯又撬湍赣H給父親上墳,“又看見了月牙兒,四外漆黑,沒有聲音,只有月牙兒放出一道冷光。”生活貧困而不得不去當(dāng)東西時,“又是月牙兒照著我的眼淚”。母親再嫁時,“天上又掛著月牙”,然而繼父很和氣,她在“三四年里似乎沒再看見月牙”,繼父失蹤后,母親淪為暗娼,“我心中的苦處假若可以用個形狀比喻起來,必是個月牙兒形的,它無倚無靠地在灰藍(lán)的天上掛著,光兒微弱,不大會兒便被黑暗包住?!彼龥Q心離開母親自己到社會上謀生,心中充滿憧憬時,她看到的“那個月牙清亮而溫柔,把一些軟光兒輕輕送到柳枝上,院中有點小風(fēng),帶著南邊的花香,把柳條的影子吹到墻角有光的地方來,又吹到無光的地方去;光不強(qiáng),影兒不重,風(fēng)微微地吹,都是溫柔,什么都有點睡意,可又要輕軟地活動著,月牙下邊,柳梢上面,有一對星兒好象微笑的仙女的眼,逗著那歪歪的月牙和那輕擺的柳枝,墻那邊有棵什么樹,開滿了白花,月的微光,把這團(tuán)雪照成一半兒白亮,一半兒略帶點灰影,顯出難以想到的純凈,這個月牙兒是希望的開始,我心里說?!叭欢谀莻€社會地里,一個弱女子想憑自己的勞動掙飯吃是不可能的?!闭缰魅斯f“一點云便能把月牙遮住,我的將來是黑暗?!鄙畹目嚯y磨沒了希望,她終于為生活所迫,走向了墮落的深淵,結(jié)尾筆觸又回到獄中,在獄中看月牙兒,與開頭首尾呼應(yīng),通篇貫穿一體。
作品中的月牙兒有多種含義,作為客觀景物,它的孤寂,清寒,陰冷,反照出人物的處境和命運,有時也作為美、純凈和希望的象征,月牙兒始終伴隨著人物,因此它是人物命運的見證,又是連結(jié)女兒和母親思想感情的紐帶,作為人物心理情緒的線索,它的忽隱忽現(xiàn),忽明忽暗有效地渲染了氣氛,深化了小說的悲劇情調(diào),總之,月牙兒起到了強(qiáng)化意境的作用,它貫穿全篇,回旋著哀傷凄涼的音調(diào),構(gòu)成了全篇結(jié)構(gòu)的和諧和完整。
《月牙兒》這部作品既具有一般小說的特點,如人物形象鮮明,情節(jié)動人:又采用散文詩的表現(xiàn)手法,如詩的意境,形象的象征意義等,因此,它有著很強(qiáng)的藝術(sh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