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語言是作文最直露的臉面,最直觀的裝飾,最直接的感覺,所以在語言的運用上古人留下了一個經(jīng)典的說法:“錘煉”。筆者認為,要“錘煉”語言,就要從善用修辭,多用整句,用詞要豐富、準(zhǔn)確、生動,大膽進行想象、再現(xiàn)當(dāng)時的場景及人物的活動,使語言融入情感。
關(guān)鍵詞 作文 語言“錘煉”
我曾經(jīng)聽過一節(jié)印象很深的語文公開課,之所以印象深刻,源自于課堂上老師的一個問題:“月亮在哪里?”當(dāng)老師提出這個問題時,同學(xué)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月亮在天上。”這個答案無疑是正確的,但老師卻給了同學(xué)們另外一個回答:“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聽到這個答案人們不禁會為之一震:這個答案是多么的智慧、機智,這樣的語言是多么有趣昧、有靈性。我們同學(xué)的作文不正是需要這樣的語言嗎?
縱觀現(xiàn)在學(xué)生的作文,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從論證結(jié)構(gòu)上說,都能做到安排合理,但總是給人一種平淡得喝白開水的感覺。這是為什么呢?關(guān)鍵是語言。語言是作文最直露的臉面、最直觀的裝飾,最直接的感覺,所以在語言的運用上古人留下了一個經(jīng)典的說法:“錘煉”。那么,如何進行“錘煉”,使語言有魔力呢?我們不妨可以嘗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善用修辭,多用整句
比喻、對偶、反復(fù)、排比等修辭手法的使用,能使語言化抽象為具體,使語言具有音樂美和節(jié)奏感,便于酣暢淋漓地抒情。如下面這個例子:
當(dāng)畢答歌拉斯選擇陽光而拋棄凱撒時、當(dāng)莊周選擇掉“尾于田間”拋棄宮闕時、當(dāng)張狂的阮籍長嘯于山間、瀟灑的稽康輕撫《廣陵散》,淡泊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時——兩個重逾千斤的方塊字浮出水面:個性。沒有個性,怎么會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沒有個性,怎么會有八大仙人的“神符”;沒有個性,怎么會有“揚州八怪”“吳中四士”!
這段文字多用排比,多用整句,氣勢磅礴,一瀉千里,增強了語言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梢栽谒矔r蓄積起強大的情感力量,激起讀者的共鳴。
充分運用各種修辭,是增加文采,提高文章品位的重要手段。修辭手法運用得當(dāng),不僅使語言表達準(zhǔn)確生動,而且可化抽象為具體,化腐朽為神奇,使語言表達生動傳情,富有神韻。
二、用詞要豐富、準(zhǔn)確、生動
生動的詞語具有“繪聲繪色”的效果?!袄L聲繪色”的關(guān)鍵是從諸多方面描摹事物的形狀,神態(tài),聲音,色彩等,調(diào)動讀者的眼,耳,鼻,舌等各種器官,使讀者視之可見,聞之可覺,觸之可得,從視覺上的刺激轉(zhuǎn)化為心靈上的刺激,使之不由自主拍案叫絕。
1.還記得那個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嗎?金甲粼粼,四十萬趙軍整甲待發(fā)。這時候,趙括來了。他嬉皮笑臉地走入王宮,用極盡華麗的詞藻把秦趙之間的態(tài)勢向趙王陳述一遍。趙王只覺千軍萬馬浩浩蕩蕩,七國霸主的位子已泰然穩(wěn)坐。趙括上了戰(zhàn)場,面對秦軍只有二十萬的軍隊,他竟想不起一句兵書上的戰(zhàn)法。他撓撓額頭,抓抓腮,突然一只流矢飛來,趙括倒地,也傾倒了趙國江山。
2.不注重實際行動,只會夸夸其談或紙上談兵,最終只會在遠離成功的路上,跌進無底的深淵?!凹埳险劚钡墓适戮透嬖V我們這樣一個道理。趙括精通兵法,兵法甚至可以倒背如流,但他只注重書本,從未真正實際行動過,他的父親派他去作戰(zhàn),最終,40萬大軍全被他賠了進去,自己的人頭也落了地。
這兩段文字同是運用趙括這個例子做論據(jù),但在效果上顯然是有很大的差距。第一段文字運用了生動的詞語,從色彩(金甲粼粼),神態(tài)(嬉皮笑臉),動作(撓撓額頭,抓抓腮)等方面,調(diào)動讀者的各種感官從而達到了“繪聲繪色”的效果。
三、大膽進行想象,再現(xiàn)當(dāng)時的場景及人物的活動
如果我們能巧妙地借鑒MTV的創(chuàng)意技巧和描述語言,“抓拍”幾個特寫“鏡頭”(如碧云天,黃花地,西風(fēng)緊,北雁南飛),靈活地加以組合和張揚,就能打破傳統(tǒng)描繪的刻板和敘述的平淡,形象地刻畫出令人心蕩神馳的詩情畫面。如對“暴雨,小路,溪流,石頭”進行描述,有同學(xué)就這樣寫:“小路邊長著青草,溪流里藏著歌謠,石頭邊花朵在歡笑,暴雨后彩虹在飛飄……”這樣的描述,在詩情畫意中浸透著書卷氣息。同時,在場景和人物形象的描繪中,想象尤其重要。如:
在一個夕陽西下的傍晚,你獨自一人佇立在茫茫的大草原中,狂風(fēng)吹散了你的頭發(fā),卻吹不散你堅定的眼神。你對自己說,做人要有尊嚴,要有氣節(jié)。于是你義無反顧的這樣做了。你珍惜大漢使節(jié)的尊嚴,珍惜大漢民族的氣節(jié),你毫不思索的放棄了高官厚祿的誘惑。十九年過去了,你從未后悔過,十九年的堅守沒有浪費,你用十九年決絕的放棄與艱辛的珍惜。捍衛(wèi)了那潔凈的尊嚴和人格。
這段文字,正是以突破時空條件的想象,塑造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形象——蘇武,以及他特定的活動場所——茫茫大草原,讓一個古代英雄躍然紙上。想象,使文章具有了“形象感”,化無形為有形,便枯燥為鮮活,由陳俗推出新奇,讓文章的語言像酵母一樣發(fā)酵,膨脹。
四、使語言融入情感,讓真情在飛揚的文采中燃燒
古人云:觀山則情滿于山,看海則溢于海,一切景語皆情語。就是主張寫作時要融入情感。我們寫作也主張“我手寫我心”。語言是思想與感情的外衣,是借以抒發(fā)我們感情的工具,所以,我們無論寫任何作文,都要用心去寫,讓心與文字一起飛翔,讓真情在飛揚的文采中燃燒。像下面這些文字:
1.要相信,要等待,只是在等待的時候別停止前進的腳步。
2.小鳥是樹的花朵,它使樹變得生動起來。
3.一朵花的開放,其實就是花心的破碎啊!
4.這時,風(fēng)是最美的問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皺的情感撫摸得平平展展,似乎把人的每一縷思緒都變得那么純粹而蔥蘢了。
這些文字之所以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就是因為里面流淌著濃濃的真切情感。這些情感產(chǎn)生于作者的心靈,流露于作者的真情。
當(dāng)然,使文章有文采、意蘊無窮,不是一天就能做到的,這需要我們長時間的語言積累和文化積淀。但是,如果在寫作文時,有意識地加以訓(xùn)練,提高語言駕馭能力,就能使寫出來的文章給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