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論述了練習曲和樂曲慢練在鋼琴練習中的主要目的:練習曲慢練主要是訓練手指和手腕;樂曲慢練主要是對曲目的熟悉和理解。慢速練習的速度選擇應因彈奏者的彈奏速度深淺不同而定。
[關鍵詞]鋼琴 慢練 樂曲 練習曲
鋼琴練習,無論是練習曲還是樂曲,都有一個慢速練習的過程。這個過程的長短,并非千篇一律。鋼琴慢速練習即“慢練”這個名詞,對大多數(shù)鋼琴彈奏者來說是熟悉的。但鋼琴曲目練習為什么要有個“慢練”過程?“慢練”是練什么?這個‘慢“到底慢到什么程度?要講清這些問題,就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講清的。
“慢練”是個一般俗稱,指的是彈奏者在練習、完善一首曲子的過程中采用了慢于曲子要求的節(jié)奏速度所進行的彈奏練習。由于樂曲同練習曲的性質(zhì)并不一樣(樂曲是具有特定藝術內(nèi)容的音樂作品;練習曲是鋼琴彈奏技術訓練的素材;藝術練習曲則是這兩方面的結(jié)合),故樂曲同練習曲“慢練”之目的、作用就不盡相同。為了將“慢練”的意義講清楚,須從練習曲和樂曲兩個不同的方面著手。
一、練習曲的“慢練”
鋼琴練習曲大體上分兩類。一類是手指運動的練習(包括手指在鋼琴鍵盤上做各種種類不同,彈奏位置不同的連續(xù)彈奏,以及三度,六度等的連續(xù)彈奏)。另一類是手腕練習(包括八度,和弦彈奏)。從這兩類練習曲的數(shù)量看,前者的數(shù)量大大多于后者。這里主要討論第一類練習曲。這類練習曲通常要求彈奏者能將練習曲的每個音符彈得很清楚、結(jié)實、明亮(在高音區(qū));同時要求能將整條練習曲彈得快速、均勻、流暢。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手指就得經(jīng)過一系列系統(tǒng)的彈奏訓練,熟練掌握手指在各種情況下的觸鍵技能。這里不妨將手指觸鍵分解為“手指力度”、“手指觸鍵穩(wěn)定性”和“手指觸鍵點”三個方面。
要將練習曲的每個音符彈得清楚、結(jié)實,彈奏者的每個手指就應具備一定的“手指力度”,能給所彈的琴鍵相當?shù)闹亓?。所謂“手指力度”,實質(zhì)上是手臂、手腕、手掌所能傳遞到手指指尖的自然重量同手指下鍵速度的結(jié)合。其次是“手指觸鍵穩(wěn)定性”。手指在彈奏時,指端第一關節(jié)不能凹陷松動。因為在彈奏時只有控制,固定指端第一關節(jié),才能使力從一個方向完全作用在琴鍵上;如果指端第一關節(jié)在彈奏時出現(xiàn)凹陷松動,力的方向就會分解,傳到琴鍵上的粒度就會變小,從而鋼琴發(fā)出的聲音就不那么明亮、果斷。再次是“手指觸鍵點”。即手指觸鍵的接觸點越小,力就越集中(壓強就越大);反之就越松散(壓強就越小)。
不難看出,要把練習曲的每個音符彈得很清楚,結(jié)實,明亮,就得在彈奏時把握這三個方面。但是我們的手指并不天生具備將這三方面做得很好的本性,因此只能通過經(jīng)常性的慢速練習,才能使手指逐步具備上述特性。因為只有在慢速練習的情況下,彈奏者才能在彈奏時有足夠的時間,有意識地對每個手指有所要求,落實觸鍵的三個方面,在鋼琴上彈出飽滿的聲音。
我們手的五個手指是長短不一,粗細不同,強弱不均的。一般來說,大指,二指力量較強,獨立性較好,較易控制;而四指,五指的情況在各方面同大指,二指相反,力量較弱,獨立性較差,較難控制;當三指同大指,二指結(jié)合彈奏時,它是強指也較易控制;當三指同四指,五指結(jié)合彈奏時,它就不是強指也不那么容易控制。手指間的這些差異通常導致彈奏的聲音清晰度不一,音量上控制不均。為此,彈奏者在進行手指練習時應特別注意加強弱指的彈奏訓練,仔細辨別音質(zhì)和聲音的強弱變化,以提高弱指的觸鍵質(zhì)量。但是,在加強弱指的訓練過程中若是忽略了耐心和仔細的慢速練習,其結(jié)果將是事倍功半。所以,慢速練習也是完善弱指和訓練彈奏聲音勻稱的途徑。
下面簡單談一下第二類練習曲(即八度,和弦)的練習。八度及和弦的彈奏關鍵在于手腕運動。從彈奏的聲音看,前者要求聲音集中在彈奏八度的兩個指尖上,并突出小指音。彈奏時手腕運動需敏捷,并將手臂自然重量及時傳遞到支撐八度的指尖上。Legato八度彈奏時,可視八度為兩個聲部,突出高聲部(左手則突出低聲部),做好了三、四、五指的連貫和大指移位的連貫以及手臂自然重量的傳遞。和弦彈奏要求聲音集中整齊,突出小指音,重力傳遞不僅來自手臂,同時還會要求來自肩部、背部,使彈奏的聲音齊而“深”,齊而“厚”;彈奏和弦的手指應能支撐來自臂,肩,背的重量。
無論是八度還是和弦彈奏,手腕技術獲得也有一個慢速練習積累的過程。就八度彈奏來說,手腕自上而下動作的敏捷性以及八度觸鍵同手臂重量傳遞指尖在時間上的一致性,是需要通過慢速練習逐漸掌握有關的彈奏要點和技術的。同樣Legato八度與和弦彈奏也需要一個慢速練習的習慣過程,從而解決各種技術困難。
二、樂曲的“慢練”
樂曲慢練的目的同練習曲的情況不同。樂曲慢練的第一個任務是熟悉曲子,了解音樂,了解曲子結(jié)構(gòu)(若是奏鳴曲,它三個部分各自的起源;若是兩部或三部式,它們段落的分布情況等等)。此后,對于篇幅較長的作品,就得進行分段練習。在這個慢練過程中,彈奏者應對每個段落的音樂的各方面,如旋律,樂句,聲音變化,聲部對比,和聲效果,經(jīng)過句,音樂效果對比等,進行仔細的研究和領會,以了解作品,作曲家的音樂風格,增進音樂理解能力,豐富音樂想像力,提高音樂修養(yǎng);同時對段落中一些技術性較強的部分進行單獨練習。這個過程完成后,就可對整個樂章或整條曲子進行慢練。這時的慢練,主要是完整表現(xiàn)音樂的練習(其中包括音樂每個細節(jié)的完整表現(xiàn),整個樂章和曲子的緊湊性、邏輯性和曲子的總體控制)直到整個樂章和曲子的音樂表現(xiàn)個各方面都達到彈奏者的要求。這個慢練過程也是所練曲目的彈奏成熟過程。人們常說練好了的曲子是一定背得出的;但背得出的曲子卻不一定是練好了的,時而對它們進行些慢速練習也是非常有益的。
前面已經(jīng)談到,“慢練”只是個一般俗稱,它并沒有說明到底選擇何種速度才算“慢練”。從嚴格意義上講,不論是練習曲還是樂曲,凡練習速度低于曲目速度要求的都可稱作“慢練”??墒?,要達到練習曲或樂曲(快板或快板樂章)的要求速度絕非是件容易的事,那么究竟應該如何選定慢速練習的速度呢?慢速練習的速度選擇是因彈奏者的彈奏速度深淺不同而定。
彈奏者的彈奏程度越深,各方面有關基礎越好,他選擇的慢練速度相對越快,慢練過程也相對較短;反之,慢練速度就應較慢或很慢,慢練過程也相應較長。在一般情況下,練習曲慢練速度選擇應以能控制所練的曲子為準。所謂控制,主要有兩方面。其一,是觸鍵的控制,彈奏者在選定的練習速度下的確能有意識地照顧到每個手指的正確觸鍵,能將練習曲的每個音符在鋼琴上彈得清楚、結(jié)實。其二,是能維持曲子彈奏的連貫與完整性,即彈奏者在選定的練習速度下能不間斷地彈奏練習曲的某個片段或整條曲子。若彈奏者選擇的慢練速度不能滿足這兩個方面,那么“慢練”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大打折扣,練習效率就會降低。
樂曲慢練速度選擇也應以能控制所練的曲目為準。這個控制,主要也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彈奏者在選定的慢練速度下能照顧到音樂每個細節(jié)在彈奏表現(xiàn)上的精確性和相對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是能維持彈奏的連貫性,即彈奏者在選定的練習速度下能不間斷地彈奏曲目的某個片段或整個樂章。
綜上所述,“慢練”是鋼琴練習中經(jīng)常運用的方法。練習曲的慢練與樂曲的慢練雖均謂“慢練”,但各自的目地意義不一樣,不能混為一談。彈奏者應認清這兩者的區(qū)別和實質(zhì),以便使日常的鋼琴練習更具有針對性。
參考文獻:
[1]陶曉輝.談音樂教育系鋼琴教學的基礎性.鋼琴藝術,2002,(4).
[2]列文著.繆天瑞譯.鋼琴彈奏的基本法則.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5.
(作者單位:四川西華師范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