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新課程《品德與社會》的教學新模式,為提高教學實效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關鍵詞]品德與社會 教學方法 實效
在新課程《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打破以往“課堂為中心,書本為中心,教師為中心”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構建起“生活問題思品化,思品教學生活化”的新模式,使學生在學習內(nèi)容與生活體驗間建立一種彼此比較密切的聯(lián)系,使新學內(nèi)容較快地納入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真正達到“知情意行”的自我認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從而提高新課程《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實效。
一、營造良好氛圍,提高學習實效
民主、寬松的教學氛圍能使學生保持愉快的心境,從而思維活躍,調(diào)動起其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和諧、充滿信任的氛圍成為教學效果的重中之重。小學生最喜歡做游戲了,在課堂上多做游戲?qū)τ趯W生來說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谶@么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掌握知識,學生就不會覺得如往常般枯燥乏味,而是輕輕松松愉快的接受了。這種做游戲的快樂對于小學生來說會很快遷移為學習《品德與社會》這一門課程是快樂的,這樣對以后的教學將大有益處的。在教學《生活中的安全》時,有一個內(nèi)容是小紅獨自在家,有陌生人敲門說要查水表,小紅不知道自己該怎么做,請同學們幫助小紅。對于這一內(nèi)容我就以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自己與好朋友組成一組表演,這一下學生們的積極性一下子就高漲了起來。在接下來的表演中學生們想出了很多對付陌生人的方法,對自己、對同學們進行了深刻的教育。學生在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中以樂促教,學習效果可想而知。在對“怎么樣才算是一個好孩子?”這個問題上,學生們雖然說出了很多“該怎么做”,但在總體上回答的很亂。所以我就決定讓游戲來告訴他們,就讓學生們玩教科書上的“飛棋”游戲。一堂課下來,學生們不但可以很好的回答,而且每個學生都神采飛揚。
二、提供實踐機會,提高學習實效
《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的本身就要求學生多實踐,多參與社會活動。所以實踐是教育學生的一副良方,是有效提高學習效果的手段。我在教學時也經(jīng)常運用這一手段,以此來教育學生。在教學《我懂事》這一課時,抽象的講解讓學生昏昏欲睡,所以我干脆就讓學生們?yōu)榛丶艺{(diào)查作準備。學生們互相詢問自己準備好的問題,或是臨時增加自己要提問的問題,學生們的這一準備,使得他們興奮起來,各種問題層出不窮。接下來的下一堂課學生從家里帶來的回答就非常有意思了。又如教學《種植活動》這一課時,讓學生種植自己喜歡的植物,同一種植物種植多盆,有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有放在沒有陽光的地方,有經(jīng)常澆水的,還有不經(jīng)常澆水的。通過對比觀察,讓學生學習記錄植物成長過程的方法及不同條件下植物生長的情況,使學生懂得了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基本條件。同時,又學會了簡單的實驗方法。
三、發(fā)揮想象力,提高學習實效
想象是一種有趣的活動方式,學生對此往往樂此不疲。其原因有很多,其一就是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想象力豐富,他們往往在學到某一知識點或是看到課文中某一段文字或圖片就會展開聯(lián)想,對于這種想象,若教師利用不當就會成為學生開小差的原因,若是利用好的話就會對學習的內(nèi)容有很大的積極作用。既然如此,我在教學中就盡量多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有的放矢進行想象這種學習活動。在《居家生活講節(jié)約》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就充分運用了這一手段。教學當中我提問學生“如果我們不節(jié)約,我們的地球會變成什么樣呢?”學生開始就嘩然了,我知道這時若進行粗暴的喝止無利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我就讓學生閉上眼睛,讓學生暢游那豐富的想象中,學生那種專注的神情讓我感到無比的快樂。想象完畢后,學生那種急于想表達并紛紛舉手的情景又讓我非常的高興。學生的回答是有趣的,比如有一位學生說如果我們不節(jié)約用水,那我們?nèi)祟愒趺椿钛?,小動物也不是都要死掉了嗎?然后就緊接著說我還是節(jié)約點好啊。同學們樂了,我也聽樂了。還有一位學生說要是不節(jié)約用電,電視機還有其他電器都沒有用了,那我怎么看電視啊,那放假的時候多無聊啊,等等。當然學生的回答中還有近似荒謬的,但學生們那要節(jié)約的思想已經(jīng)在自己的想象后深深的烙印在心中了。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慶市遠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