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特別令我難忘,因為我是在“五岳獨尊”的泰山之巔度過的。
(開門見山,點明主旨。)
早上六點五十分,我們坐上了開往泰安的汽車,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跑得飛快,穿隧道,越山谷,跨田野……我還沒有欣賞夠一路的美景,就來到了泰安??纯幢恚瑒倓偘它c半,真是風馳電掣、一日千里呀!
(此段為略寫,語言簡練,特別是“穿”“越”“跨”等詞用得準確、傳神。)
我們從紅門開始爬山。山路是用石塊砌成的,臺階一級連著一級,沒有盡頭,不知何時才能登上山頂。
路旁有許多高大的松柏,讓人數(shù)不勝數(shù)。比如秦始皇賜名的“五大夫松”已經(jīng)有兩千多年了,“洞柏”“望人松”“對松山”等與松柏有關(guān)的景觀更是不勝枚舉,令人流連忘返。還有更多說不清年紀、叫不上名字的松柏,默默地站在路邊,不知迎來送走了多少游客,這些松柏構(gòu)成了泰山特有的風景。路旁還有許多古槐,有一棵國槐橫躺在山路上,據(jù)說是1300多年前唐朝開國大將程咬金種下的。
路旁還有許多石碑和石刻。石碑靜靜地立在樹下,上面的字跡斑駁不清,不知歷經(jīng)了多少歲月。石刻大都留在路旁的峭壁和巨石上,蒼勁有力,氣勢雄偉,吸引著游人駐足觀看,我在旁邊留下了許多照片。路旁的山谷中還有潺潺的小溪,我捧來溪水洗臉漱口,感覺特別清涼。
(登山意在觀景。小作者把對泰山自然風光和文化景觀的描寫滲透在登山的過程中,使人感到親切自然。在娓娓道來的過程中,表現(xiàn)了泰山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和優(yōu)美的風光。)
我們邊走邊看,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十八盤”腳下,遠遠望去,它就像搭在山上的天梯。天梯的盡頭是“南天門”,我使勁仰起頭才能看清它的模樣。它高高在上,好像在說:“小朋友,你能爬上來嗎?”面對挑戰(zhàn),我鼓足了勇氣,心想,在困難面前,不能退縮,只要不斷努力,再高的山也能爬上去。
我們把十八盤分成了許多小目標,登上一個目標,就休息一會兒,吃點東西喝點水,補充好了體力再向下一個目標前進。這樣,目標越來越少,我們越來越高,終于登上了南天門?;厥走b望,十八盤已經(jīng)被我甩在身后,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和興奮。山上的風可真大,一下子吹散了登山的艱辛和勞累。
(此處描寫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我”和“十八盤”正在展開一場“較量”,把登山看作比賽,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重點表現(xiàn)了登山過程中的感受和想法,展示了小作者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天快黑了,我們在山頂?shù)馁e館住下,租好了看日出的棉大衣。我期待著這個時刻快點來到。
早晨四點,爸爸把我從睡夢中推醒。我一翻身就起來了,因為我知道太陽是不會等人的,我可不想錯過看日出。要是在平時,我可沒這么利索,總得在床上磨蹭一段時間再起。
(真實親切,童言無忌,讓人感到童心世界的純真和美好。)
我們選好了看日出的位置,聚精會神地望著東方,盼望著太陽早點升起??墒?,等了好久,也不見太陽出來,只看到天邊的云霞染上了淺淺的紅色,我有些失望了。突然,爸爸大聲喊道:“太陽,太陽,太陽出來了!”順著爸爸手指的方向,我果然看見了太陽,不過它剛露出頭頂。我們都在為它加油,太陽慢慢上升,越來越大,變成了圓球,不過威力并不大,像一盞橘紅色的燈。爸爸抓住這個機會給我留影,這是令我最難忘的時刻。
(所見所感交織滲透,流暢自然,真實再現(xiàn)了日出的景象和內(nèi)心的感受。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看完日出,我們又來到玉皇頂,這是泰山的極頂。清晨的山風特別冷、特別大,我裹緊了大衣還是覺得冷,有幾陣山風吹來的時候,都有些站不住了。我們還來到了碧霞祠,這是泰山奶奶住的地方。
吃過早飯,我們兵分兩路開始下山。爸爸步行到中天門,媽媽和我坐索道。我好像來到了天上,山下的景物一清二楚,真是“一覽眾山小”。我們在中天門集合,擠了好久,才坐上了下山的汽車。
(此處為略寫,簡潔明了,一氣呵成。)
這個五一,我過得很快樂,也很難忘。我知道,再高的山,只要努力,就能登上去。在泰山面前,我確實很渺小,登山之前,它高高在上,我需要仰視它,等我登上山頂,不光周圍的小山,就連泰山也要仰視我了,這真是“山高人為峰”??!
(文以境界為最上,文章不是無情物,不能無病呻吟,文章是來表達思想和感受的。此段點明了登山的樂趣和意義,具有總結(jié)全文,點明中心的作用。)
(指導(dǎo)教師孟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