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著名作家喬治·奧威爾在其政治寓言《動物莊園》中說,動物莊園里的法律是:“所有動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加平等?!?/p>
一般來說,大凡名人或權貴,似乎都比普通人“更加平等”,一如已故院士王選所說的那樣,名人做的一點錯事,寫起來叫名人軼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強詞奪理叫做雄辯,凡人則叫狡辯;名人跟人握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只能叫做巴結別人了……
不過,作為真正的名人,愛因斯坦卻沒有比別人“更加平等”。有一則流傳甚廣的故事,恰好說明了這一點。
據說,曾有一位默默無聞的學生請愛因斯坦為他寫一封推薦信,在滿足了他的要求后,他又像我們現在的“粉絲”通常做的那樣,向愛因斯坦索要簽名照片。愛國斯坦再次滿足了他的要求,隨后說:“不過,你得答應也送我一張有你簽名的照片,這樣才平等!”
這句話,改變了這位學生的一生。后來他發(fā)憤學習,終于成為一位飲譽物理學界的著名科學家。他,就是寫出《物理學的進化》(和愛因斯坦合著)的英費爾德。多年后,英費爾德回憶起這件事,仍淚流滿面,“他的話使我感到平等并給了我自信,成了我前進的強大動力?!?/p>
愛因斯坦一生都反對個人崇拜,在他面前,不論是美國總統(tǒng)還是像英費爾德那樣的“無名小卒”,他都一視同仁。
愛因斯坦無疑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但作為一個人,愛因斯坦甚至比他作為科學家更偉大,更值得人們崇敬。
在平等問題上,與愛因斯坦酷似的,還有列夫·托爾斯泰。
一次,托爾斯泰在站臺停留,剛好有一列客車停在那里。列車啟動時,他聽到一位太太探出車窗焦急地沖他喊:“老頭兒,快去盥洗間把我的手提包拿來!”托爾斯泰幫她做完了這件事。作為酬謝,那位太太給了托爾斯泰一枚五戈比的銅錢。
這時,一位旅客認出了托爾斯泰,她提醒那位太太,這個“老頭兒”就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列夫·托爾斯泰。那位太太驚叫道:“天呀!您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維奇?看在上帝的分上,原諒我吧,請把那枚銅錢還給我!”托爾斯泰笑著說:“這五戈比是我掙來的,所以我收下了?!?/p>
托爾斯泰的舉動儼然一個可愛的孩子,而隱藏其后的則是一種極可貴的平等心態(tài)。他畢生都在追求這種“人類普遍的平等”,甚至在探討人與上帝的關系時指出“對人人平等的確認必然是任何宗教的基本特征。”
托爾斯泰無法容忍自己過著優(yōu)裕生活,而身邊還有那么多人生活在貧窮與苦難當中。在他生命的最后兩年,他難過地懺悔道:“我越來越抑郁,幾乎感到絕望,因為自己過著窮奢極欲的悠閑生活,而周圍的老百姓在緊張地勞動,卻連最起碼的溫飽也得不到……”
對于托爾斯泰來說,這樣的“平等”無疑是一種恥辱。因此,從祖輩那兒繼承來的貴族莊園就成了他自我折磨的精神牢籠,于是他不顧82歲高齡,在一個風雪之夜毅然放棄所有財產離家出走,最后客死在一座小火車站內。彌留之際,他留下了這樣的遺囑:“要像埋葬叫花子那樣,用最便宜的棺材為我做一個最便宜的墳墓!”
正如愛因斯坦那樣,托爾斯泰之所以能在全世界范圍內贏得如此崇高的聲譽,并不僅僅因為他是一位偉大的作家,而是因為他有一顆像海洋那樣廣闊的平等、博愛之心。他,無愧于“19世紀世界的良心”之譽。
人生而平等,沒有人比你更高貴,也沒有人比你更卑微,就像你不比別人高貴,也不比別人卑微一樣。
選自《中學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