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的張柏森是個閑不住的人。白天到門球場打門球,健康體魄;回到家里靜下心來還要讀讀“四大名著”,不僅讀書還要作讀書筆記。他的讀書筆記很特殊,用毛筆一字一句地抄書,他的抄書筆記有《紅旗》雜志那么大,是自己裝訂的,裝訂時采用右開豎行順線裝訂。裝幀清雅考究,保持古典名著的原有風(fēng)格。
張柏森把每頁紙都用鉛筆打成小格,蠅頭小楷采用行書手抄。封皮、目錄、頁碼、注釋非常規(guī)范,跟正式出版的圖書沒有什么兩樣,不同的就是自己用毛筆抄寫而已。張柏森采用明代著名書法家文征明小楷書體,從1993年到1998年5年時間,抄寫《紅樓夢》30本、《三國演義》40本、《水滸傳》25本、《西游記》25本。抄寫“四大名著”是件巨大工程,每天抄寫5個小時,平均每天抄寫2500字,用去5大瓶墨汁,用壞毛筆100多支,抄寫總字?jǐn)?shù)多達(dá)334萬字,裝訂成120冊。摞起來足足有一人高。這是張柏森情感、毅力、心血和智慧的積淀。
“四大名著”抄寫完后,1998—1999年張柏森又抄寫了70多萬字的《史記》。接下來又抄寫了黨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的政治報(bào)告。是用2尺×4尺大幅宣紙抄寫的,宣紙就用去30多張。宣紙幅度大,極不好寫,寫上端得站起來,伸長手臂才夠得著,然后還得坐下,才能寫到下端。334萬字再加上70多萬字就是400多萬字。這是多么驚人的數(shù)字啊!手抄一遍,勝讀十遍。
張柏森手抄“四大名著”的業(yè)績,入選了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遼寧之最》一書。用自己的筆圓了自己的夢,一字一句地用400多萬字的階梯,攀登上他書法人生的巔峰。
(責(zé)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