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學生猜測詞義能力較差問題,從實踐角度探討了在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猜測詞義的能力。
【關(guān)鍵詞】 英語 閱讀 教學 猜測詞義
一、學生存在的問題及詞匯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筆者連續(xù)擔任了好幾屆的高三英語教師,在高三的英語閱讀訓練中,筆者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在做猜測生詞或短語在閱讀材料中含義的題目時得分率較低。雖然學生在高三階段進行了大量的閱讀訓練,但很多學生仍要依賴工具書查找生詞意義,缺乏通過上下文和構(gòu)詞法知識推測詞義的能力。
如何處理閱讀時碰到生詞的問題?教師們感到十分棘手和困惑。許多教師為了追求閱讀時的“完整性”,舍棄了對詞匯的教學,只在處理閱讀材料前將有關(guān)詞匯匆匆地略講一下,而且只是涉及單詞的表層含義,忽視了詞匯在具體語境中的特定含義。語篇以詞匯為基本單位,詞匯又依托語篇產(chǎn)生特定的語境意義。有時對一個詞或一個短語的理解出現(xiàn)偏差就會導致對一個段落甚至對整篇文章理解的偏差。
二、培養(yǎng)學生猜測詞義能力的必要性
新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目標作了分級定位,比如六級目標是:能通過上下文和句子結(jié)構(gòu)猜測詞義。因此,閱讀教學既要加強對詞匯和語篇的教學,又要指導學生正確使用閱讀策略,培養(yǎng)學生利用上下文語境來推測詞義的能力。
近幾年的英語高考閱讀理解試題中增加了考查學生推測詞義和代詞指代意義的考題,且這種類型的試題在高考閱讀理解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這類題重點考查的不是學生詞匯量的多少,而是學生是否具有利用語境線索推測和判斷詞義的能力。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猜測詞義的能力很有必要。
三、提高學生猜詞能力的幾項措施
1.指導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學習生詞
課堂教學應(yīng)該為達到語言點學習活動與交際活動的融會貫通提供平臺。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學生只有在真實的語境中才能真正理解詞匯的意義,并學會和掌握它們的用法。在語篇教學中,教師有必要設(shè)置諸如“What does the word/phrase mean here?”和“What can you guess the meaning of this new word/phrase is?”等詞匯思考題,通過讓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掌握所學詞匯的基本含義,并推測作者的隱含意義。例如,教師可以提問“What information does this word‘shocked’ carry in the sentence‘Marie was deeply shocked by Pierre’s death’?”來讓學生思考shocked的語境含義。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可以獲得以下信息:The news of Pierre’s death came to Marie so unexpectedly.以及Marie loved Pierre so deeply that she could hardly accept the fact.
在語境中學習詞匯,擴充詞匯量,了解新詞,才能正確把握語篇的意義,發(fā)掘文章的內(nèi)涵。以高三第10單元課文“A Sacrifice For Love”為例,文本中有這么一句:“Della finished crying and attended to her cheeks with the powder rag.”詞匯表對attend to的解釋是“處理,照顧,關(guān)照”,但是學生仍很難理解其在此句中的確切含義。為此,教學時,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義,試著用合適的同義詞進行解釋,幫助理解。接著教師可以設(shè)計語境讓學生通過思考或討論猜測該詞組在下列句中的含義:
(1)I had to stay at home to attend to my mother because she was ill.
(2) —Where is Tom?
—Oh,he has been away to attend to some urgent event.
最后要求學生以課文為基礎(chǔ)對此詞組進行拓展性造句。
2.對學生進行猜詞策略訓練
詞義猜測已被認為是考生應(yīng)該掌握的一項閱讀技能,做這類試題時必須緊密聯(lián)系上下文來猜測,對文中的關(guān)鍵詞(包括實詞、詞組、習語以及指代關(guān)系)要多加注意。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的邏輯發(fā)展(比如因果關(guān)系等)推斷生詞的含義;也可指導學生運用句法結(jié)構(gòu)常識和構(gòu)詞法知識(前綴、后綴和詞根)來猜測生詞的含義;還可以指導學生根據(jù)所讀內(nèi)容的背景知識推測生詞的含義。學生猜出詞義后,教師再指導學生聯(lián)系原文,看其是否適合本段或本篇的整體內(nèi)容。一般來說,由that is, this is, in other words, namely, that means等過渡詞直接引出的是同義解釋; 由and, not only... but also, besides, similarly, likewise, in the same way等過渡詞引出的是相同或相似的意思;生詞前后的but, however,while, on the contrary等過渡詞引出的是轉(zhuǎn)折或?qū)α㈥P(guān)系;for example, such as, a case in point is等過渡詞引出具體例子來進一步說明或闡述;生詞前后的標點符號也暗示一定的語義關(guān)系。例如:冒號引出具體說明或例子,分號引出類似或?qū)α⒌挠^點,破折號引出同位語等。同時注意修飾生詞的同義詞、反義詞、定語從句、同位語等也有助于推測生詞在文中的具體含義。例如下面這句話:Chicken becomes rotten very quickly. It can go bad even in a refrigerator if left there for more than a week.學生通過 go bad這一近義解釋很容易推斷出rotten這個生詞的含義是“腐爛的、變質(zhì)的”。
3.鼓勵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和詞匯量
通過閱讀可以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增強其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大量廣泛的閱讀去習得詞匯是擴展詞匯的好方法。通過泛讀,學生可以接觸大量重復出現(xiàn)的、有用的詞匯,同時把生詞和已有的詞匯聯(lián)系起來,熟悉詞匯的搭配。這些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運用詞匯進行交際的能力。因此,教師應(yīng)鼓勵學生多閱讀英文報刊和英文簡寫讀物等。即使學生沒有時間細讀,他們通過瀏覽版塊或文章的標題都能學習許多詞匯。此外,許多報刊還專門開辟了詞匯學習欄目,并分類刊出,方便學習者選用,比如Real Estate(房地產(chǎn)英語):gross area (建筑面積),net area(實用面積)等。同時,教師也可以布置一些閱讀任務(wù),幫助學生在語境中思考詞匯的意義,對語義進行較深層次的信息處理,變無意學習為有意學習,從而加速詞匯習得的進程,提高詞匯習得的質(zhì)量。
總之,英語閱讀教學不但要訓練學生讀懂文章的主旨大意,教會學生依據(jù)語篇情景正確理解句子和詞匯的含義也是閱讀教學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