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強調(diào)我們英語教師在教學詞匯的時候要從運用的角度出發(fā),改變過去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學生機械操練的教學模式,設(shè)計探究式的學習活動,強調(diào)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讓學生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形成語言能力,掌握語言知識,促進英語教學活動進程的交際化。這里筆者就高中階段探究式學習詞匯、培養(yǎng)交際能力談一些體會。
一、通過有情境的語篇學習詞匯,嘗試讓學生自己找出語篇中新出現(xiàn)的重點單詞和短語,要求學生運用已經(jīng)學習過的英語詞匯解釋詞語的含義,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探究的習慣。比如:筆者在教學必修3 Unit 2 Healthy Eating時,要求學生用已學的英語詞匯解釋生詞,學生積極參與,效果很好。例如:“tell lies” means “to say something that is not true”;“customer” means “a person who buys things”等等。針對文中出現(xiàn)的很多詞語,比如:curiosity, slim, amazed, lose weight, get away with等,學生都能用學過的詞匯去解釋,課堂氣氛很活躍。有的學生還說出帶有相關(guān)詞語的句子,比如 “James is not slim enough and he is trying to lose weight.”James是班里的一個學生,所以這例句就非常有趣。教師指導(dǎo)學生用簡單的英語描述詞匯的含義,既能讓學生直接理解詞義,又能增加學生的英語輸入,鍛煉思維能力。該項活動能激發(fā)學生對枯燥的單詞產(chǎn)生興趣,增進學習欲望,加強對詞匯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二、對單詞進行分類學習是開展詞匯探究式學習的有效策略,引導(dǎo)學生收集和歸納各類詞匯,不僅可以鞏固和擴大詞匯量,還可以使英語詞匯系統(tǒng)化。教師可在閱讀教學完成之后,指導(dǎo)學生按照詞義、詞性、構(gòu)詞法等各種分類標準(或自設(shè)分類標準)從篇章中找出可歸類的詞匯,每個類別要列出以前學過的詞語,也包括新單元的詞語。教師還可以指導(dǎo)學生收集跟單元話題有關(guān)的詞匯,為情景交際和話題討論做準備。新教材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讓學生收集各類題材的詞匯,比如奧運會比賽項目的詞匯;中西方食物方面的詞匯;地震方面的詞匯;描寫人物性格方面的詞匯;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在發(fā)音、拼寫和用法上有差異的詞匯等等,舉不勝舉。例如:學完必修1 Unit 3 Travel Journal后,筆者讓學生整理語篇中出現(xiàn)的地理方面的詞匯:river, lake, ocean, mountain, hill, plain, altitude, valley, glacier, rapids, waterfall, delta, meander等,要求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編成一段有趣的文字。心理學研究表明,把相關(guān)內(nèi)容集中或聯(lián)系起來學習和記憶,效果更佳,分類的過程也是學習、探究和記憶的過程,學生會覺得受益匪淺。在這種活動中,學生可借助網(wǎng)絡(luò)資源的優(yōu)勢,拓寬詞匯的探究式學習渠道。
三、探究式學習強調(diào)讓學生在聽、說、讀、寫等語言實踐中學習詞匯,教師應(yīng)創(chuàng)設(shè)多種運用詞匯的語境,開展合作學習,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詞匯。課堂中,教師應(yīng)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為詞匯教學錦上添花。還應(yīng)設(shè)計多種有趣的教學活動,為枯燥的詞匯學習增添趣味性和競爭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例如:教學中利用猜詞游戲考查學生對詞義的理解,讓學生對要猜的詞匯用已學的英語知識進行描述或解釋,這實際也是在交際中使用詞匯的過程。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這個活動很感興趣。如果學生猜不出來,還可以創(chuàng)設(shè)各種語境啟發(fā)學生思考。猜詞游戲能幫助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的生詞及鍛煉他們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還活躍了課堂氣氛,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無形中也增強了學生間的合作與默契。進行“Brain Storm”,也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活動,他們很積極參與。該活動可以激活學生思維,將所學的舊詞匯和新詞匯進行聯(lián)想,鼓勵他們主動思考,積極參與詞匯學習,將所學詞匯運用到話題討論中去。例如:用“Brain Storm”列出用來描繪人的詞匯:honest, humorous, hard?鄄working, smart, handsome, easy?鄄going, active, generous, selfish, mean等等。還可以進行探究式學習。任務(wù)1.四人討論:What qualities do you think he /she has? 任務(wù)2.選出8個詞語,描述你自己,寫成一段話。這也是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幫助學生歸納所學話題的詞匯并運用到交際中,也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
四、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多種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并提供語言支持,引導(dǎo)學生合作、探究學習,通過思考、交流、質(zhì)疑和探究等方式,加深對詞義的理解,并學會運用。以教學必修3 Unit 2 Healthy Eating為例,筆者課前讓學生收集各種食物的圖片并配上簡潔的英文說明。課堂上學生用多媒體技術(shù)展示了很多詞匯圖片和有趣的英語句子,很有意思,如:cabbage, carrot, lemon, eggplant, bean,watermelon, French fries, mushroom等。筆者又補充了一些西餐詞匯。課文學完后,學生又積累了junk food, healthy food, be rich in, lose weight, a balanced diet, cut down等詞語。增設(shè)探究性的學習任務(wù):1.要求學生按Energy?鄄giving foods, Body?鄄building foods, protective foods將食物分類;2.討論的話題為:What is the healthy living style? 又引出live alone, alcohol, smoke cigarettes, keeping a pet, sunbathing, being vegetarian, stress等很多詞語;3.寫作任務(wù):The way to keep healthy.在說和寫中通過歸納、拓展和運用等手段,達到擴大詞匯量和提高詞匯運用能力的目的,并結(jié)合生活的實際,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交際能力。
五、對詞匯的內(nèi)涵和外延進行探究式學習,比較詞匯在中西方文化中的異同,增進跨文化理解,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英語教學中,詞匯的學習比重很大,而且大量的英語單詞、短語、成語都具有和英語文化密切相關(guān)的內(nèi)涵,反映了英語民族的文化特點。對于學外語的學生來說,不僅要掌握詞語的字面意義,而且要探究詞語的涵義,這樣才能在交際中正確地使用。例如:英語中說 Paul was in blue mood是表示“這個人情緒低落”,blue在這里是“沮喪的,憂郁的”的意思??梢?,詞匯探究學習中加強語言文化因素的對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懂詞語的內(nèi)涵,就很容易望文生義,導(dǎo)致交際障礙。因而,有必要增設(shè)英語的一些慣用語、諺語和俚語的學習和比較,了解英語民族的文化特點,提高交際能力。
筆者根據(jù)教學需要,適當引入一些英語諺語、俗話,讓學生討論和思考其含義,激活他們的思維,學生很感興趣,總是說:“One more, please.” 例如:Knowledge makes humble, ignorance makes proud.(博學使人謙遜,無知使人驕傲)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等等。又如:as strong as a horse(壯得像頭牛);face the music(勇敢地面對困難);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太簡單了)等等。英語詞匯在長期使用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對英語詞匯文化意義的探究,引導(dǎo)學生在實際交際中得體地使用英語詞匯,妙語生輝,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在探究式詞匯學習中,教師不應(yīng)是單純傳授知識、孤立地講解詞語的含義和用法,而是要在教學中突出知識探究,充分發(fā)掘?qū)W生潛能,給學生留出思考、交流、質(zhì)疑的時間,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各種運用詞匯的語境,使學生在學習中加深理解、學會運用。高中的詞匯教學更重視語篇的支持,重視文化的影響,更注重在交際中表達的恰當性,因而教師應(yīng)在教學中設(shè)計多種多樣的探究式學習詞匯的活動,盡可能使學生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從而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