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最高追求通常是通過自身價值的實現(xiàn)而獲得的精神滿足與愉悅,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職業(yè)幸福感”?!敖處煹穆殬I(yè)幸福感”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感受理想的目標與理想的現(xiàn)實而獲得的精神滿足,是教師從工作理想到現(xiàn)實的最美的情感體驗。它是人的一種主觀感受。事實上,只有能夠感知職業(yè)幸福的人,才能在工作的各個層面上獲得成功。而幸福與成功,存在強烈的相互作用,事業(yè)上的成功,可以帶來幸福;而幸福本身,也必然帶來更多的成功。
我覺得,新時期的教研員有責任、有義務培養(yǎng)教師感知職業(yè)幸福的能力、喚醒他們的幸福意識。同時在和教師共同成長、共同經(jīng)歷的過程中,也增強自己的職業(yè)幸福感。如何在教研工作中通過我們的努力不斷提升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我想在這里與大家分享自己的體驗和設想。
一、在和諧的教研環(huán)境中共享職業(yè)的幸福
作為教研員,我們要尊重教師的人格、尊重教師的個性,尊重教師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
我們要真誠地關心他們,幫助他們,傾聽他們的需求,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幫助,并且努力把學科隊伍建設成一支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團結(jié)向上的團隊。在這個團隊中每一個成員都是一個支點,都有一份責任,教研員應該是這個團隊“平等中的首席”。比如今年我們學科有一位教師要代表黑龍江省參加全國教學大賽。在備課和試講時,我們組織各區(qū)優(yōu)秀教研員和教師共同研究,大家集思廣益,想出了許多好辦法,對實驗進行了改進,對教材進行了重組。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僅看中的是結(jié)果,更重要的是以活動為載體,提高學科教師團隊的凝聚力,使每個成員發(fā)揮他們最大的潛能,使團隊中的每個人因為和諧而幸福,因為幸福而熱愛,因為熱愛而投入,因為投入而成功。
作為教研員,我們對教師要公正公平。公平是決定一個人幸福指數(shù)的重要指標。對于公開課、評選骨干、學科帶頭人等教師看重的機會,我們要力求客觀公正,這樣教師們才會看到一份希望,才能堅守一份執(zhí)著。
二、在教師專業(yè)化引領的過程中提升職業(yè)的幸福感
1.與教師共享教學研究的幸福。
教研員作為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的研究者、指導者要善于捕捉教學中的共性問題,要有發(fā)現(xiàn)問題的洞察力和敏銳性,要樂于探究,樂于嘗試,成為先進教育理念和教學實踐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收獲的是成熟、是自信、是動力。在工作中我時常享受著這種研究的幸福:為解決教師的一個困惑而反復論證,為找到一個問題的理論支撐而苦苦尋覓,為驗證一個結(jié)論而親自實驗,為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而親自飼養(yǎng)、觀察……也許幸福就是這種投入、獲得之后的充實。教研員還要引領教師進行針對實際教學問題的行動研究。如我們開展了“進取杯”教學展評活動,每個區(qū)縣搭建了若干個學習型團隊,確立了研究的主題,針對課程實施和教材使用情況,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這些團隊里,感受的是激情的燃燒、思想的交鋒、智慧的啟迪,每個人享受著自己和別人的精彩,享受著科學研究的樂趣。這里沒有功利的紛爭、沒有世俗的浮躁,有的只是對學術的探討、對真理的追求和對下一次活動的期盼。作為一名年輕的教研員,我要不斷探究適應新課程的教研方式,并不斷總結(jié)、提升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在過程中享受研究的魅力。
在這里我想幫助老師提升兩個意識:一是享受課堂,二是享受學生。
要懂得享受課堂。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臺,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如果只把教學工作看做是一種簡單的重復,那必然厭倦,更談不上幸福。
要懂得享受學生。教師職業(yè)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影響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但要讓學生尊重、理解、感激你,你就必須學會理解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如果你只知道權(quán)威,那你會離幸福更遠。
2.與教師共享教學反思的幸福。
記得在一次專家講座中,有人提到要向顧伶沅學習。印象最深的是他每天晚上,不管白天工作多累,都要堅持把一天的工作與思考,學習與心得整理出來。27年來他整理了96本專業(yè)札記,是一位非常善于反思的人。反思是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行之有效的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教師將教育教學的理論知識、實踐經(jīng)驗進一步內(nèi)化,并逐步條理化、系統(tǒng)化,做到“行思并進”。教學反思就是一個對話的過程,既有自己與自己的對話,又要有自己與他人的對話,還要有實踐與理論的對話。一個教研員,要想事業(yè)上取得成績,他一定要善于反思、在反思中不斷修正、不斷完善、經(jīng)歷“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螺旋上升之路,進行系統(tǒng)的思考與分析,并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
對于小學科學課,強調(diào)更多的是探究式學習,要讓學生經(jīng)歷學習的過程。很多課堂教師只是滿足學生動手了,操作了,而缺少操作之后的交流、思考、提升。對于這種現(xiàn)象,我覺得是教師對科學課的本質(zhì)缺乏足夠的認識。我們教研員應該給教師搭設交流、切磋、研討的平臺。當我發(fā)現(xiàn)我們學科團隊中繼紅小學的金光濤老師,每天堅持寫教學反思,就把他的教學日記發(fā)到學科網(wǎng)頁上,引起了許多教師的關注,點擊量和跟帖量驟增,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教師也建立了博客,記錄自己的教學感悟。繼紅小學的科學團隊,在金老師的帶領下每天晚飯后第一件事就是坐下來,反思自己的教學并記錄下來,沒有人逼迫他們?nèi)プ鲞@件事,完全是一種自覺和熱愛。他們每年寫十幾萬字,并匯總起來出一本校本教研的集子。現(xiàn)在金老師已經(jīng)在全國科學學科小有名氣,并被聘為教科版教材課改培訓專家。他說:“在這個過程中,我很享受,享受自我的充實與豐富,享受著同行的評價,享受著讀者的共鳴?!狈此嫉幕A是實踐,反思的實質(zhì)是研究,反思的結(jié)果是創(chuàng)造。我們常反思不一定會成為名師,但我們?nèi)舨环此迹鸵欢ú荒艹蔀槊麕煟?/p>
3.與教師共享讀書學習的幸福。
在構(gòu)建學習型社會的今天,學習是每個人永恒的主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把學習放在重要的位置。讀書、學習、思考應該成為教師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朱永新先生說:“專業(yè)引領,關鍵在聆聽大師的聲音,閱讀經(jīng)典,一個人的精神發(fā)展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蔽覀儾粌H學習前瞻的教學理念,還要擁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嫻熟的專業(yè)技能,精深的專業(yè)修養(yǎng),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所以我們應該成為一個學習者、思考者、實踐者、反思者。作為教研員,我們要時刻有一種緊迫感和責任感,把學習作為提升工作水平的助推器,并且在學科內(nèi)鼓勵教師學習。近兩年,我和老師們共同學習了《科學究竟是什么》《小學科學教學概論》《人是如何學習的》等一些書籍。這些書籍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視野,也使我們的工作更加理性、務實、客觀。我們的目標是:讓學習讀書成為習慣,通過學習成為心靈豐盈、精神富有的人。
歐文說:“人類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獲得幸福?!?讓我們把每天的工作看成是一段幸福的旅程,共享旅途帶給我們的快樂與充實!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