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的出口商希望支撐全球經濟,現(xiàn)在,他們面臨的危機正威脅著自己的經濟奇跡。
不久前,投資者還將越南視為經濟發(fā)動機,甚至將其看作取代中國的出口導向力量。然而最近幾個月,在龐大的鄰居中國面前,越南的表現(xiàn)卻少了些被贊美的理由。并且讓人們感覺到,2008年亞洲經濟可能走向崩潰。
作為曾經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國家,越南經濟如今走進了舉步維艱的困境。在國際原油暴漲的背景下,越南股市今年已經下跌了55%,5月的通脹率高達25%,工人為增加工資不斷抗議,國家預算走向崩潰。
因為擔心金融不穩(wěn)給這個國家?guī)韲乐貨_擊,國際信貸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和惠譽國際調低了越南的評級。摩根士丹利警告說,四面楚歌的越南盾有進一步貶值的危險,這一危機可能會引爆與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類似的地區(qū)性瘟疫。
在亞洲,越南惟一的優(yōu)勢是煤炭儲量豐富。與亞洲其他國家相比,越南的經濟呈現(xiàn)出口導向、能源依賴和勞動力密集的特征。在能源廉價和美國消費持續(xù)增長的前提下,這一模式運行得相對較好。
不過,現(xiàn)在西方消費者支出下降,原油價格高漲和食品價格呈兩位數(shù)上升的條件下,經濟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過去,亞洲初生的中產階級被人們看作是支撐經濟發(fā)展和防止全球低迷的救星,如今,貧困正讓人們感覺絕望。
如今,越南的石油進口超過了其他商品的出口收入,國際貿易赤字明顯增加。越南的領導人已經沒有能力通過調低利率、收緊貨幣供應、調節(jié)緊盯美元的匯率來化解通貨膨脹了。
針對越南政府發(fā)布稻米出口禁令和物價調節(jié)的措施,亞洲開發(fā)銀行馬尼拉資深經濟學家William James發(fā)表評論說:“他們開始恐慌了,越南事實上已經成為(亞洲)通貨膨脹的引爆點?!?/p>
從首爾到雅加達,再到伊斯蘭堡,這些政府正重復著相同的錯誤。最近10年來,面對通貨膨脹的沖擊,這些國家仍然采取了被證明是十分激進的貨幣固定政策,同時對價格限制政策十分迷信。他們認為,價格上漲的洪流只是暫時的,通過價格控制就能夠避免物價問題,而這個邏輯恰好存在重大缺陷。
由于西方消費下滑,貿易環(huán)境惡化,經濟環(huán)境已經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駐新加坡的巴克萊(Barclays)經濟學家Sailesh Jha表示,問題在于,通貨膨脹的壓力比過去20年更強大了。大環(huán)境在持續(xù)惡化,不會馬上穩(wěn)定下來,甚至進入2009年后還有加速惡化的可能。“亞洲的銀行家們面對通貨膨脹如坐針氈,他們犯下了美國人上世紀70年代同樣的錯誤?!盨ailesh說。
這個歷史性錯誤為現(xiàn)代經濟學增加了一個新的詞匯——滯脹,意味著低增長與高物價同行。目前,亞洲經濟數(shù)據(jù)已經顯示了滯脹的明顯特征。
比如,曾被稱為工業(yè)化發(fā)動機的韓國就曾面臨滯脹局面:官方公布的通脹率4.9%,而居民收入增長只有1.3%。在增長緩慢的表現(xiàn)中,泰國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增長了三倍,印度尼西亞也增加了2倍。中國和印度的通脹率正向10%奔進,他們現(xiàn)在不得不調整增長預期——中國從11.9%調低到9%,印度從10%調低到8%。
越南的鄰國目前似乎暫時沒有危險。不過,經濟學家們認為,亞洲國家的官方數(shù)據(jù)明顯低估了通貨膨脹的壓力,高估了經濟增長水平。這使社會得出一個錯誤印象:亞洲維持高增長的同時,物價也保持穩(wěn)定。印度儲備銀行前副行長S.S.Tarapore表示,印度所使用的指數(shù)“大大低估了通貨膨脹的程度”。
這是一種危險的幻覺。歷史證明,當通貨膨脹來臨之時,政府歪曲通脹水平最終將自食苦果。對那些增長迅速的國家來說,如果通脹問題不能迅速處理,物價上漲會推高工資增長需求,然后反過來推動總體物價上漲。
中央銀行應該早些動手,通過調高利率收緊銀根。不過,2008年,隨著亞洲銀行貸款急劇增高,亞洲的真實利率水平仍然很低,對經濟來說,這種利率水平甚至是消極的。穆迪評級分析師Daniel Melser認為,亞洲銀行政策制訂的重點落在了“滿足出口”上。
盡管亞洲為出口經濟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出口帶來的繁榮正在消退。當中國在2008年第一季度出口增長到3060億美元時,和其他亞洲國家一樣,其背景是建立在美元迅速貶值的基礎上。由于有歐盟和日本的支持,中國出口在2008年第一季度增長了4%,不再具備支持全球增長的動力。
如今,石油價格已經超過每桶130美元,實物貿易正沖擊著亞洲的進口。雷曼兄弟分析認為,中國的貿易順差在今年第一季度已經達到頂峰。由于食品和燃料價格高企,除中國和日本外,輸入型通脹已經在政府補貼的巨大壓力下,制造出更為嚴重的貿易赤字。2008年,越南在進口上花費了380億美元,比2007年所有支出都要大,使貿易赤字擴大了三倍。
一旦補貼減少,全世界都會感受到普通商品物價上漲的痛苦。這些在帶動全球經濟增長方面被寄予厚望的高速發(fā)展的經濟體,反過來也可能拖全球經濟的后腿。
亞洲開發(fā)銀行(ADB)的James分析,如果糧食價格和油價不能快速回落,對包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在內的很多亞洲國家的增長預期將下降到4%-5%。James認為:“答案是,這些政府需要接受經濟放緩和通貨膨脹的事實?!边@會對出口造成傷害,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
菲律賓經濟計量部前部長梅達拉(Felipe Medalla)表示:“與失業(yè)相比,通貨膨脹更容易帶來社會混亂。當物價居高不下時,人們會譴責政府,而當他們失去工作的時候,他們只會抱怨老板?!比绻麥浽趤喼奚?,不滿將繼續(xù)蔓延。
作者:George Wehrfritz
出處:《新聞周刊》2008年6月16日
編譯:楊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