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像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里,每3對夫婦就有一對可能離婚。現代生活方式向中國人傳統(tǒng)的婚姻觀念發(fā)起了挑戰(zhàn)。位于故宮附近的中山公園內成為一個大婚介所,每個周末這里聚集著幾百名老人,他們拿著照片,舉著的牌子上寫著自己子女的個人信息。
王大爺夫婦將一張寫有兒子信息的宣傳單攤在地上:男,29歲,身高174cm,外企工作。希望尋找24-27歲,脾氣好,大學本科學歷的女士。他們解釋說兒子太忙了,根本沒時間來操心終身大事。
一位姓趙的老人第一次到中山公園,為此他還找了一位幫手。他說自己想找一個漂亮的兒媳婦,最好是屬雞的。在場的許多老人都說:“兒女的工作壓力太大,父母得再次為兒女操辦終身大事?!?/p>
前不久發(fā)生的地震讓所有中國人感到震驚。很多人紛紛捐款,來自天津的一位鋼鐵企業(yè)老板為此特意準備了1億元。這次地震發(fā)生之后,中國的新聞媒體對此次災難進行了詳細的報道,讓老百姓了解了很多第一手信息。
《中國經濟時報》主編王克勤說:“新聞調查在國內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人們對新聞輿論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視?!彼€笑著把自己比作是當年揭發(fā)水門事件的美國記者鮑伯·伍德沃德。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尋找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他們在接納了麥當勞和宜家的同時,也面臨著日益嚴峻的考驗。經濟飛速發(fā)展的中國正在經歷著一場傳統(tǒng)和現代的沖擊。
德國《焦點》雜志
第23期編譯:佟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