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已經走過了30年不平凡的發(fā)展道路。30年間,我社出版了7000余種各類圖書,在每年出版的700多種圖書中,主要是學術出版物。其中許多是學術大家和青年才俊的精品力作以及優(yōu)秀社科普及讀物,對引領學術研究、推動學科建設、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繁榮發(fā)展新時期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依托中國社科院的學術資源優(yōu)勢,我社已經在宗教學、考古學、哲學、史學、文學等人文社科領域形成了明顯的品牌優(yōu)勢,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以及大眾社科讀物的重要出版基地,所出圖書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的學術水平。
在出版實踐中我們深刻體會到:一方面貫通歷史,把握前沿,明晰出版發(fā)展思路;另一方面要通過精品圖書的發(fā)掘與整合,彰顯我社的學術精品和學術品牌。這是引導讀者的需要,也是開拓市場的需要。
一、挖掘選題,實施學術品牌競爭戰(zhàn)略
前不久,新聞出版總署正式公布了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評選結果,在圖書獎的60種獲獎書中,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的《摩訶婆羅多》(全譯本共6卷)與《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上下卷)分獲文學與辭書類圖書獎,這兩種書體現了我社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出版特色和優(yōu)勢,也為即將到來的社慶30周年增光添彩。此次獲獎的兩部作品各有特色,都是眾多知名專家學者歷時多年,精心打造的跨世紀大型出版工程。
中國社科社于上世紀80年代啟動《摩訶婆羅多》的翻譯工作,由于涉及領域眾多,翻譯難度很大,啟動之初步履維艱,時斷時續(xù)。至1996年,這部大型史詩的翻譯被列入中國社科院重點項目,由北京大學金克木教授確定翻譯體例,梵文專家、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所研究員黃寶生先生主持,中國社科院和北京大學的一批梵文學者合作翻譯。經過17年孜孜不倦的辛勤勞動,這部500多萬字的大型史詩于2006年正式出版,而在前期參與翻譯的金克木和趙國華兩位先生已在出版之前先后辭世?!赌υX婆羅多》的翻譯工作傾注了中國一代梵文學者的心血和生命,它的出版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樹立了一座豐碑。
此次獲獎的《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史為樂主編)則是一部大型史地工具書,由國內眾多專家學者歷時20多年共同編纂完成,全書收錄辭條近8萬條,近800萬字。上世紀20年代出版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由于錯漏甚多,規(guī)模有限,讀者使用不便,歷史所學者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醞釀《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的出版工作,1982年正式啟動,其間多次反復,數易其稿,終于在2005年正式出版。該書從“八五”以來就列入了國家重點出版規(guī)劃,由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歷史地理研究室組織編寫,史為樂主編,許多專家將大半生的心血付諸該書。接到這部書的出版任務后,中國社科社認真審讀原稿,提出了修改意見,用了近十年時間,終于付梓。許多學者認為,《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體現了我國歷史地名辭典的最高水平。該書出版后,溫家寶總理還發(fā)來親筆信,稱辭典編撰者“克服困難,做了很好的工作,于讀者有益,于研究歷史也有價值?!?/p>
此次同時有兩種圖書獲得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是我社堅持走“品牌立足、名社強社發(fā)展”之路的結果。既要以出版高質量的學術圖書為己任,又要面對激烈競爭的市場求生存謀發(fā)展,既要面向市場,又要耐得住寂寞,這確是考量出版者的定力與創(chuàng)造力。
二、著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和文化環(huán)境
作為一家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哲學社會科學出版社,我們不斷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努力策劃、精心培植和挖掘哲學社會科學精品力作、傳世經典和優(yōu)秀人才,為豐富民族文化積淀,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做出貢獻。同時,著力于特色,著力于普及,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宣傳,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和優(yōu)秀中華文化的大眾化出版。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做好相關圖書出版工作。我社高度重視,精心部署,積極策劃有關圖書選題,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展現了作為一家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哲學社會科學出版社應盡的職責和風采。我們策劃和組織了20個關于研究科學發(fā)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的優(yōu)秀成果,并迅速列入出版選題?,F在,這些成果有的已經出版,有的即將出版。十七大報告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需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予以科學深入的闡釋,同時也給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提出了新的課題,對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體系、學術觀點以至科研方法的創(chuàng)新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前不久,中宣部已列出16個需要理論界深入研究的重大課題。我社將密切關注相,關的研究動態(tài),積極組織促成有關成果的出版,以幫助人民群眾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十七大精神。
我社正在組織推出“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社會科學”大型叢書,共12卷,覆蓋哲學社會科學各主要學科,各卷分別由我院和國內著名高校的學科帶頭人領銜撰寫,具有相當高的專業(yè)性、學術性和權威性。如:《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30年——歷史與邏輯》、《中國哲學研究30年》、《中國宗教學研究30年》、《中國史學研究30年》、《中國社會學研究30年》等。我社還與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合作,推出一套“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大眾化”叢書,該叢書具有相當的權威性和可讀性、普及性。
三、走內涵式發(fā)展道路,力爭占據學術出版這一細分市場
回顧建社以來的發(fā)展歷程,伴隨改革開放的腳步,我們堅持選擇“傳播學術經典,關注大眾閱讀”作為自己的出版定位,提出四個“走人”:一是要讓人文類精品走入當代人的心靈;二是讓社會科學精品走入學者書齋;三是讓經管類暢銷書走入職場;四是讓精品教材走入課堂。出版社不僅要積極應對激烈的市場化競爭,還要引導市場,創(chuàng)造讀者的閱讀需求,不僅對產品進行分類,對讀者也要進行分類引導。
在出版業(yè)面臨大發(fā)展和激勵競爭的新形勢下,需走“名社”“強社”的內涵式發(fā)展道路,牢牢占據學術出版這一細分市場,除了鞏固傳統(tǒng)優(yōu)勢學科外,今后還將加強在經濟、法律、公共管理等領域的出版力量,擴大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成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出版中心。我社各編輯室在去年下半年進行選題整理的基礎上,以認真負責和創(chuàng)新精神作好這項工作,選題整理成果將成為我們營銷宣傳的重要信息基礎,也藉此發(fā)現我社在哪些學科的成果出版上還需要加強,哪些選題還需組織和補充,以進一步明確今后工作的著力點和努力方向。
哲學社會科學作為民族國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作為其意識形態(tài)的基礎和核心,在增強國家軟實力,推動文化大繁榮、大發(fā)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責任。我社作為專業(yè)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出版社,要立足社科院,面向全國學術界、理論界和文化界,努力策劃、精心培植和挖掘哲學社會科學精品力作、傳世經典和優(yōu)秀人才,為豐富民族文化積淀,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