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1%的孩子可能成為天才,卻有99%的父母都在做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夢想和努力。只有孩子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將來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發(fā)現(xiàn)孩子,培養(yǎng)孩子適合社會的心靈與體魄,并努力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本文摘自該書。
我們無權安排孩子的未來,也無權干涉別人的選擇,因為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知道自己想達到什么目標,他只有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才是幸福的。我們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瞬間的成功只是階段性的
一個在國際鋼琴大賽中獲得四項大獎的13歲女孩,在她學琴的童年時期,曾經(jīng)3年挨了400多記耳光。打她的是她父親,目的是為了她好,逼她學琴,結果是她成功了。幸好是成功了,父親也就沒有被追究是否違法,反而到處傳經(jīng)送寶(盡管他送的寶也受到不少人質(zhì)疑)。
許多教育孩子的故事都是在孩子終于獲得某個勝利時戛然而止。這個勝利通常是獲得某項比賽大獎,或者進入某個著名學府,或者得到著名人物的青睞。
這就像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灰姑娘終于嫁給了王子,成了王后。故事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但是以后呢?以后是漫長的一生!戴安娜當年嫁給查爾斯的時候,也是像灰姑娘變王后一樣輝煌,讓人羨慕。但是最后的結局呢?戴妃死了,王子又娶了老情人。
任何浪漫和美妙都擋不住時間的侵蝕,一個人的一生,要在他生命結束的那一瞬間才會正式落幕,其余時候都只不過是在行進之中,劇情的發(fā)展誰也不能預料。
家長處心積慮,孤注一擲,不惜犧牲孩子童年的歡樂而換來的所謂成功,其實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成果。也許在那一刻,閃光燈放大了它的輝煌,鮮花放大了它的美麗,仿佛這就是成功了,家長就有資格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了?!拔磥怼蓖ǔ6紩徽雇靡黄饷?,仿佛未來必然就是從勝利走向勝利。
但是且慢,世界上當初有兩個超級大國,現(xiàn)在只剩了一個,哪有什么絕對的勝利!就一個人來說,一輩子的時間可能比一個國家的壽命還長,要經(jīng)歷太多的事,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漫長人生,還是要一天一天過的。
在瞬間的成功之后,更多的是不為人知的瑣碎的人生,由你自己去過。
優(yōu)秀的孩子更要平和
從報上看到一個北大的研究生,因為壓力太大,對前途絕望,竟然離校出走,生死不明,害得他爹媽從大老遠的鄉(xiāng)下跑來,滿京城找??蓱z天下父母心啊!
普通人可能很難理解,一個北大的研究生,那么優(yōu)秀,那么優(yōu)越,在中國的13億人里,有幾個能上北大,而且是研究生?幾乎可以說是精華中的精華了!可就是這樣一個令人羨慕、令人仰望的年輕人,為什么偏偏對前途沒有信心,竟至于沮喪到離校出走?
正因為他們的優(yōu)秀,所以他們更害怕平庸,害怕讓家人和社會失望,這是所有優(yōu)秀者的共同心病。其實,許多優(yōu)秀者比常人更脆弱,他們長期生活在別人的控制之下,總是壓抑自己去符合家人或社會的要求,長此以往,會失去自己,失去生活的樂趣,一旦遇到挫折,很有可能崩潰。
人的優(yōu)秀總是相對的。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如果遍山都是老虎了,不光猴子稱不了大王,就是真正的老虎,也可能淪為普通動物。優(yōu)秀的人,總想進入更優(yōu)秀的環(huán)境,在更高的層面上與人競爭。視野廣了,看得多了,也許就看到了自己的渺小。雖身處高位,但坐標系變了,參照物變了。你高,還有比你更高的;你優(yōu)秀,還有比你更優(yōu)秀的。比來比去,反而更自卑。
人總是在與環(huán)境的相對關系中確定自己的位置,總是在比較中認識自己。所以,越優(yōu)秀的人,越要有平和的心態(tài)。這一點要從小抓起。
一味地鼓勵孩子奮斗,把考名校、出國、功成名就、出人頭地當成人生的唯一目標;一味地強調(diào)學習,忽視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一味地追求卓越,忽視人格的健全,這樣的孩子,就算成績再好,也未見得能有美好人生。
考上大學,考上名校,只是占據(jù)了有利的社會地位,獲得了優(yōu)質(zhì)的社會資源,但之后的路還是要自己走的。
人永遠要有一顆平常心。有上進心是好的,但萬事過了度就會變質(zhì)。孩子不要太爭強好勝,盡自己的努力,達到能達到的高度,就夠了。有一顆平常心,就能看到自己的長處優(yōu)勢,就會感恩和同情,就會體會到生活的美好,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的怨恨和不滿,也不會有那么多的絕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