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間,那些“老老外”們來華,他們以其特殊的身份,走進了神秘的紫禁城,他們教皇帝西方的科學(xué)文化知識,用西藥為皇帝治病……他們時時進入康熙皇帝內(nèi)廷,和皇帝形成了亦師亦友的關(guān)系。他們在日常的書信、日記、給自己國家皇帝的奏折中記下了康熙皇帝的種種大事小事?!独侠贤庋壑械目滴醮蟮邸窞槲覀?nèi)媪私庹鎸嶕r活的康熙大帝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本文摘自該書。
就像所有滿洲人一樣,順治皇帝極其恐懼痘癥,因為成人得了這種病也是可能致命的。在皇宮中特別設(shè)有奉祀痘神娘娘的廟壇。或許正是因為他對于這種病癥的過于恐懼,使得他竟然真的患上了這種病。
這個消息傳出宮外之后,湯若望立刻趕赴皇宮,流著眼淚,請求允許他覲見皇帝。正臥病在床的皇帝得知他的到來,令人傳達說,湯若望的忠誠使他很感動,如果他覺得身體好一些時,他一定會召瑪法(順治稱湯若望為“瑪法”,即滿語爺爺之意?!g者著)進宮的。湯若望又請內(nèi)臣轉(zhuǎn)奏說,上帝永遠保佑皇帝陛下,現(xiàn)在的情況危急到了令他非常著急擔(dān)心的地步,他請求皇帝,至少把他帶來的福書親自閱讀一遍,那上面說的是人死后的情形和天國的永生。當皇帝讀了福書后,發(fā)出深沉的感嘆,他說他也知道,湯若望是真誠地關(guān)心和忠誠于他的,但是由于他犯下許多罪過,所以他覺得他沒有資格去見上帝;如果他恢復(fù)了健康,他一定要信奉湯若望的宗教,可是現(xiàn)在他的病是不允許他來做這件事情了。
當時,還沒有冊封皇太子,皇太后催促皇帝盡早確定此事。對于皇太子的人選,皇帝想到了一位從兄弟,但是皇太后和親王們都認為應(yīng)該從皇子中挑選繼承人。于是,皇帝派人去征求湯若望的意見。湯若望完全同意皇太后那邊的意見,認為皇太后所選擇的那位皇子是最合適的繼位人。這樣,皇帝最終在湯若望的勸促下,舍棄了一位年齡較長的皇子,而冊封了這位庶出的、年齡不滿7歲的皇子為皇太子。之所以選擇這位年齡幼小的皇子,是因為他在髫齡時已經(jīng)出過天花,因此一生再也不會受到這種病癥的傷害,而那位年齡較長的皇子還沒有出過天花,這種恐怖的病癥隨時可能侵擾他。出于這個理由被選中的皇太子,是后來中國最偉大的君王康熙皇帝。冊封皇太子的同時,4位地位尊貴的滿族大臣被封為攝政大臣,被賜予“輔政大臣”的名號,他們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
順治皇帝在病倒3天之后,便于1661年2月5日到6日的夜間駕崩,享壽還未滿23歲。
而后,舉行了新皇帝登基儀式,文武百官都在大殿中,宣誓為新皇帝克盡忠誠,湯若望也和其他官員一樣,必須做這種宣誓。但他首先當著所有官員的面,大聲表明天主教的真信仰,然后以天主的名義,參加宣誓典禮。他的舉動,給新皇帝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他們請這位傳教士為新皇帝做禱告,并諭令他的教友們也這樣做。
4位攝政大臣在開始上任履行職守時,就表現(xiàn)出一種優(yōu)良的姿態(tài)。宮中的5000名太監(jiān),竟有4000名立時被革職,驅(qū)逐出宮,只留下1000名左右做些下等役務(wù)。此外還頒布了新的律令,禁止任何太監(jiān)干政。那批僧侶們也不得不引退,先皇的后宮也被解散。
在短短一段時間內(nèi),出于職務(wù)上的需要,湯若望拜訪了這4位攝政大臣。雖然這4人中有一位——即蘇克薩哈——是天主教的敵對者,但是他們還是以極其親切和藹的態(tài)度接待了他,他們讓他坐在身旁,向他敬茶,并且請他以后仍然擔(dān)當皇帝的顧問一職。至此,湯若望又被尊為太傅,并屢次得到這4位攝政大臣的尊重和表彰。
湯若望之所以獲得這樣的榮譽,其中有一個原因是他發(fā)明了一種先進的技術(shù)。很多年以前,在北京城外各地曾發(fā)現(xiàn)了5口大鑄鐘,這些鑄鐘都有200余年的歷史,重量驚人。在攝政剛開始的那段時期,要把這5口大鐘里最美最大的兩口懸掛到一座很高的鐘樓上去,為此,湯若望特意設(shè)計了一種特殊的起重機器。這5口大鐘里面最精美的那個,內(nèi)外鑄有長達萬余字的銘文,上面另有種種彩飾,據(jù)說它的重量達12萬斤,當人們看到,這樣一口巨鐘竟然被湯若望制造的機器毫不費力引舉到高樓上,不禁驚奇萬分。不過這座鐘樓4個月后不幸被焚毀,大鐘也隨之受損。但兩年之后,也就是在1663年,這座鐘樓又被修復(fù),于是湯若望又把另一口鑄鐘弄到了高高的鐘樓上,懸掛了起來。這口鐘雖然做工上略為遜色,但是卻比前一口鐘還要大,按照南懷仁的說法,相比德國艾府城(Erturt)的那口世人公認為最大的鐘,這些鐘都更為巨大。
先皇的母后,即此時的太皇太后實際上掌控著朝廷大政,她對湯若望仍時時懷有善意好感。她尊稱他為“義父”,經(jīng)常給予他豐厚的賞賜,作為一種特別恩惠的表示,她常把她的御宴上的食物分賜給湯若望。這樣,直到1664年,湯若望在朝中的地位一直沒有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