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燭·道場
站在十一層,面向汶川。
城南邊鐵道上的一列火車,最先鳴號……防空警報拉響了……
公交車,的士,貨車……所有的喇叭在同一時刻鳴響:為5·12地震中罹難者安魂!
所有的車輛停止了。馬路變成了一條七彩的花海,這是對亡靈的告慰。
所有的路人站在原地,默默哀悼!
城市在這一刻,如同凝固一般。
時間,也仿佛靜止在了這一刻。
城,靜止了;車,靜止了;人,靜止了——世界也仿佛靜止了。耳邊,只有喇叭高高低低的音調,抑揚頓挫響成一片,如同一場隆重法事中的鼓樂,奏響悲涼。
那一刻太陽很亮,很亮……我站在陽光里,心卻依然很冷,很冷。
短短的三分鐘,竟然讓人覺得是那樣地漫長,記憶遙遠。一切都又動起來——人動了起來。車動了起來。城也動了起來。
淚,這時卻在我的眼角潸然滑落……心悸動了一下,抬起頭,我發(fā)現(xiàn)太陽已經(jīng)西下。
抬手拭淚,我知道悲傷終歸是無濟于事的。從隴南老家,還不斷地傳來余震的消息……忽然想起,今晚是農(nóng)歷的四月十五。
在這個月圓之夜,我將插滿心燭,為那些亡靈們做最后一回心靈的道場:
安息吧,我苦難的兄弟姐妹!
家園·好兄弟
一對對紅,搖晃在五月地動天搖的風雨里。
一對對紅,開在羈居的伏龍坪院落。紅韻了九米齋主的心思。
家在隴南,家在千里之外。
那里,有我情牽夢縈的泥陽川!那里,有我的父母親人、同學朋友、鄉(xiāng)親鄰居……那里,抗震避災的人們大都露宿在帳篷里。
清晨的金城,忽至的一場雨,又惹動我心事幾許。前幾天母親說:你弟弟的那座房子,損壞得比我的屋子還要厲害。昨夜母親又說:你弟弟已邀約了些鄉(xiāng)鄰,要為我拾掇震塌的屋脊,
可是,余震還正在一波未平,一波待起!
我知道弟弟的心事,即使我不在家,他也要為我把“脊”豎起。
我知道弟弟的心思,即使我們流落在外,而老家空空的屋子,也不能不“挺”身而起。
我也知道弟弟的用意:他在用心守望、祈盼、等待。不善言談的弟弟,他的心思總是很縝密。他總是在默然中,用行動給兄長那顆漂泊的心以最直接的安慰。等待有天我回歸故里。
地又動了——地動時,弟弟正和老家的一幫同宗兄弟、異姓兄弟為我拾掇房子。屋脊被重新豎起,一排排整齊的瓦溝,又能遮風蔽雨。兄弟們都在自救、互救。而我卻不在現(xiàn)場!我遠在千里之外,卻不能為弟弟,為家鄉(xiāng)的兄弟姐妹幫忙出力,心中羞愧……
這對對紅,同根、并蒂……它倆多像一對好兄弟。即使是天塌地陷,我相信它倆仍是一對好兄弟。
幫我拾掇房子的弟兄們,我內(nèi)心真的好感激。即使是天塌地陷,我們,我們都是好兄弟。我知道,在災區(qū),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好兄弟!
一對又一對的對紅,盛開在紅五月。
盛開了五月如花的期冀……
廢墟上的脊梁
收拾心情,掩埋傷悲。讓苦難歸零,讓一切從頭再來。盤點棟梁,像清除創(chuàng)口一樣,在那斷裂的傷口之處重刻新卯,鋸出新的楔口。
在廢墟之上,在重新構圖的地基之上,讓十二根柱子重新站立:讓三排平行的橫梁牽引檁條。一座房屋的骨架,就豎起了家同的希望。套上一尺高、一尺多寬、一丈長的墻板,上好黃土,用球形鐵礎夯實。一板接一板,一圈疊一圈,家的雛形隨著四四方方黃土墻壁升高。
墻壁在升高。喜悅在增高。
一座房,三間屋子。在揮汗如雨的臂膀,在太陽高高的額頭,被生命重新構建,被希望重新支撐,被互助與關愛重新詮釋。
夢想在復蘇,屋子在增多,家園在重生——在山峁上,在坡中央,在水邊上……在靈秀的山山水水間與綠色的田疇間……在災后的隴南苦難深重的大地上,重寫“人”字脊梁!
椽,被鋸切割,被鑿打孔。
椽,架上高高的房梁,被竹子連縱。
三間屋子,需要七十二根長椽,結頂。
泥巴已經(jīng)踩好,青色的瓦片也待在一旁,等待竹笆編好。然后掛線,砌脊。
那屋頂上高聳的房脊,形同生命智慧的頭顱:脊板上莊重、古樸的祥云、萬福圖案,承載著安居樂業(yè)、幸福如意與生命的通泰安康。
鄉(xiāng)村沒有建筑師。鄉(xiāng)村不需要建筑師。鄉(xiāng)村許多的人都是能工巧匠。他們不懂建筑美學,他們只知道用心靈建造一座結結實實的新房。
他們懂得,只有勤勞的雙手才能創(chuàng)造生活的富足與火紅的人壽年豐景象。他們懂得事物的善,他們固執(zhí)地堅守著生命的堅韌與頑強!
他們是一些敢愛敢恨的漢子,是鄉(xiāng)土之上真正的脊梁!他們,托起了家園的夢想與輝光。
青色的瓦片,就在“人”字兩邊。青色的瓦片,是就地取材,用黃泥做成瓦筒,晾曬后一分為四,然后裝窯用火燒成的瓦當。
外凸內(nèi)凹,四四方方的瓦片,被排列、組合;被鑲嵌、對接。順屋脊至屋檐,一溜仰張,一溜俯扣;一陽一陰,陰陽相交。
青青的瓦當,這古樸的物事,累代累世追隨生命的延展,追隨鄉(xiāng)村的歷史,以不變的姿態(tài):守望家園夢想,成就家園夢想。
在廢墟之上,一座座“人”字型的新房豎起了脊梁。豎起了鄉(xiāng)村脊梁。在廢墟之上,一個個鄉(xiāng)村豎起了“人”字型脊梁,豎起了家園的脊梁。
一些敢愛敢恨的漢子,這些鄉(xiāng)土之上的脊梁!在災后的隴南苦難深重的大地上,重寫“人”字的脊梁!
夢想在復蘇,屋子在增多,家園在重生。